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科普:為什麼立秋在夏天立春在冬天?

作者:由 上下而求索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9-05

每年,在討論天氣的話題下都有人問,為啥立秋在夏季、立春(及與之匹配的春節)在冬季?所以我決定在閒餘寫下。

科普:為什麼立秋在夏天立春在冬天?

1。四立點與等分天文季節

節氣是將天文週期按黃經等分的結果,每個季節的六個節氣對應約三個月(天文夏季長於天文冬季是因為日地距離不均等),“立”是開始、向…過渡,二分二至點及“中秋”、“仲夏”才是指中間。

天文季節的含義是什麼?北半球晝長最長、北迴歸線以北太陽最高的三個月是天文夏季;晝長最短、北極圈以南太陽最低的三個月是天文冬季;春秋為過渡。

按農曆計,十二個農曆月的四個季度正好對應春夏秋冬。曆法規則是:如果中氣(即當代公曆下半月的那十二個節氣)落在農曆月月末,就會閏月,以保證農曆能不過多偏離天文。所以說,中國農曆事實上是一種陰陽曆。春節按此規則落在立春前後,同理中秋落在秋分前後。

2。等分氣象季節

熱量的累計和消耗會導致氣溫的極值滯後,正如晴天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地方真太陽時13-17時居多,而不是12時。在北迴歸線到極圈之間的大部分地區氣象相位比天文相位晚20-50天不等,因此(北半球)氣象學上把12、1、2月作為冬季;3、4、5月作為春季;6、7、8月作為夏季;9、10、11月作為秋季。

3。等分歐美季節

把天文季節推遲一個半月,即夏至才是夏季的開始,秋分才是秋季的開始,以此類推。有些採用此體系的國家(如日本)直接按月份取,第一季度是冬季、第二季度是春季、第三季度是夏季、第四季度是秋季,由於最早提出這種季節劃分的西歐海洋性強,比大陸性氣候換季更晚,經常3月還很涼,所以也算是與當地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Spring Festival這個意譯尷尬就尷尬在,按西方的理解不應該是Winter Festival(冬節)嗎?

4。其他季節劃分

熱帶地區、亞熱帶海島、涼夏型地中海氣候區,通常按乾溼季節劃分,因為最熱月和最冷月均溫相差不到10℃。

5。氣象換季劃分(國內)

氣象換季劃分考慮到了各個地區的差異性。

換季劃分最早的作用是物候意義上的,也就是考慮了植物的生長。目前國內換季劃分是按照冬季日均溫(2,8,14,20時均溫)低於10度,夏季日均溫高於22度,而中東部四季分明地區,按此標準,基本都是冬夏之和遠長於春秋之和。

再配合天文和氣象季節的差異,北方立春時冷,南方立秋時熱,就不奇怪了。

6。中國古代的氣象表述

大寒小寒、大暑小暑處暑、三九、三伏,都描述的是氣象而不是天文。所以說古人其實已經總結出了中原地區氣象季節比天文季節晚一個月左右的規律。

少年時看中國氣象頻道的科普,提到在黃河以北地區有這樣的諺語: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在溫暖期顯然做不到“冰上走”,這裡可能有誇張的修辭,用來形容寒冷。三九四九對應公曆的1月8日-1月25日,也就是大小寒期間。

三伏的起止點和天干有關,每年不固定,大致在7月中旬到處暑之間。

7。當人們提到春夏秋冬,實際指什麼?

當我們提到節氣的四立點或者二分二至,都是指天文季節的開始或者中點。

春節、中秋則是用誤差正負半個月的月相來擬合天文春季的開始/天文秋季的中間點。

當我們提到"華南的冬天"/"青藏高原的夏天",是在泛指一年中最冷、最熱的那段時間

,仍然是1月前後和7月前後。

當燕山以南、南嶺以北的黃河、長江流域低海拔居民提到春夏秋冬,更接近於氣象換季劃分。

比方說9月,河北已經進入了最舒適的初秋時節;湖南人還有時要吹風扇,部分年份還要開空調,要到10月中下旬才進入最舒適的時間段。

當一些心思敏感、喜歡分享內心感受的微博使用者(年輕女性居多)提到入夏/入冬,僅僅是吐槽突然變熱/變冷而已。

標簽: 天文  季節  氣象  換季  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