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曹禺的《北京人》和他以往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作者:由 唐小藏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5-12-18

謝謝邀請,之前剛把曹禺的五部劇作看了一遍,所以就簡略的說一點個人意見吧。

曹禺一生創作中,最有價值的是五部話劇:《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其中《家》改編自巴金先生同名小說,流傳度較低,但其實很精彩。另外四部則通常被稱為曹禺的四大名劇,而這四部中的前三部,又被統稱為生命三部曲。具體一點說,《雷雨》是對冥冥中的不可知的命運的悲哀,《日出》是對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社會的控訴,《原野》是對人的情慾糾纏和復仇的追問,其中都有的,是對人的生命、存在的思索。在看生命三部曲時,你經常會強烈的感受到作家本身的生命感覺在湧動,是一種充滿個人激情的寫作狀態。而在《北京人》裡,你會發現作家剋制了許多,絕少直抒胸臆式的表達,而是冷靜的只從人物本身塑造上著手,讓作品自己說話。這一點,從曹禺的幾篇序和後記中也可以看到。曹禺自己在經歷了前幾部劇作的練習後,開始厭倦了常規的強烈戲劇衝突的作法,轉而追求更為平淡但更加真實、貼近一般人生活的創作,這也是他對話劇的追求——契訶夫式的平淡雋永,《北京人》就是這種自覺追求下的產物。

另外一點,從題材上說,也是一個突破。《雷雨》《日出》《原野》所寫的,都是一些傳奇故事,這裡的傳奇指的是相對一般的人們來說,他們很難碰到這些事。而《北京人》則迴歸到普通人的家長裡短,所寫的事,也是常見的家庭矛盾。我並不喜歡區分什麼通俗作品和藝術作品,是好的作品,才能有存在的價值,而無論他的名頭是什麼。但一般來說,通俗作品所處理的題材,通常具有上文所說的傳奇性,要講一些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同的事情才能吸引人;而藝術作品則根本不迴避凡俗生活,相反,正是在人人習以為常,乃至視而不見的日常瑣事中,提煉出生命的重大主題。

順便說點題外話,曹禺23歲寫出《雷雨》,32歲寫出《家》,十年之內,五部話劇,都是經典。而之後直到他86歲逝世,54年之內,再沒有寫出任何有價值的文字。這才是我在看曹禺話劇時感到最痛心的事情——我們的國家對你的才華做了什麼?

這就是我暫時能想到的了,希望能對你有些幫助,請多多指教~

標簽: 曹禺  雷雨  話劇  生命  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