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道德經》: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作者:由 諶小平解讀道德經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7-19

解讀《道德經》61

《道德經》: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柔弱勝剛強

〈原文〉

大國者下流,

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註釋〉

下流:水流的末端。

牝:雌性。形容柔靜。

交:匯聚。

靜:寂靜,虛靜。

牡:雄性。形容剛強。

為下:處在卑微低下的位置。

或:或許,有的。

兼畜:兼併畜養。

入事:侍奉,依附。

宜:應當。

〈譯文〉

大國應當像江河水流的末端,謙卑處下,成為天下匯聚之地,甘做天下柔弱虛靜的雌性。

雌性總是憑藉自己的柔弱虛靜戰勝雄性,憑藉柔弱虛靜謙卑處下。

所以大國以謙卑處下的態度對待小國,就會得到小國的歸附;小國以謙卑處下的態度對待大國,就能歸附大國。所以有的謙卑處下得到歸附,有的謙卑處下得以歸附。大國不過是想要兼併小國,小國不過是想要依附大國。大國小國都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大國更應當謙卑處下。

〈解讀〉

本章主要是用大國與小國之間的外交關係舉例,闡述立身天下處世行事做到謙卑處下的重要意義。

處下,處在天下的最低位置,處眾人之所惡。謙卑處下就是守雌,就是柔弱虛靜,就是明道,與道合一。

謙卑處下,是一個人立身天下處世行事的重要德行。大國、小國為下,都是謙卑處下之德的反映。大國應當謙卑處下,小國也應當如此,任何一個組織,團體,個人,都應當具備謙卑處下的品質德性。大到國與國的關係,小到鄰里家庭關係,同事朋友關係,如果能以謙卑處下的態度相處,自然能夠和諧圓通,包容慈愛,榮辱與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能謙卑處下立身天下,就能吸引天下的信任與支援。背道而馳,就會被天下拋棄,失去信任與支援。

不能謙卑處下,是因為執著於自我,心中的小我膨脹,驕傲自大。破除了自我,做到謙卑處下,才是真正的強大。

“大者宜為下”。相對於小國,大國更為強盛,有更多的優勢,因此更容易驕傲自大,唯我獨尊,傲視弱小,甚至霸凌,這樣必定遭到小國的敵意和防備,得不到小國的信任和擁護。

如同江河的上流,一旦沒有了百川的注入,就會枯竭。物壯則老,大國應當放下自我心態,謙卑處下對待小國,才能匯聚天下英才,吸納天下資源,繁榮昌盛,長久不衰。

立身天地處世行事,就要像大海一樣,居處天下的最低處,心胸寬闊,謙卑處下,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海納百川,包容一切,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才能像大海那樣,氣勢磅礴,自身能量永不枯竭。

社會上,大家明明都喜歡那些為人謙虛低調的人,討厭那些驕傲自大的人,可是,偏偏自己總是驕傲自大,這就是人性。人性的弱點是背道而馳。

《道德經》的主旨,就是要指引人們克服人性的弱點,迴歸正道,遵道而行。為了闡述這個主旨,例舉了一些有關治國,用兵,外交,養生等等事例,以事例剖析人性。不能因為舉了例子,就認為《道德經》的主題是研究治國,用兵,管理,養生,有的還認為是領導者法則等等,這樣就偏離了中心主題,誤讀錯讀了《道德經》,把《道德經》變細變小了,影響到中心主題的把握,不利於明白和掌握《道德經》揭示的天地大智慧。

《道德經》是關於人性的科學著作,中心思想是從道,生命的總源頭開始研究人性,指引人們尊道貴德,克服人性的弱點,迴歸人性本真,明白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創造輝煌的人生。

所以,修身為道,就是要尊道貴德,破除自我,謙卑處下,持守柔弱,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所揭示的天地大智慧就是:無為而無不為,是人生存在的真正意義和最大價值,是創造輝煌人生的唯一途徑和方法。

歷史事實無一不在證明這點。

《道德經》: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海納百川,能容難容之事

(注: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標簽: 處下  謙卑  小國  大國  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