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作者:由 茶藝師楊楊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3-06

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有眼不識泰山

從前有位外地的讀書人,走到泰山山腳下,望著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便大聲念道:“秦川”。

一位農夫聽到了,趕緊向他糾正說:“先生,這兒是泰山。”

讀書人回頭瞧瞧農夫,再往山頭上瞧瞧,便說:“明明寫的是秦川嘛!”

兩人互不相讓,於是打賭到附近找位老師來裁判。

老師看看農夫,又看看盛氣凌人的外地讀書人,慢條斯理地說:“是秦川!”

讀書人樂壞了,得意洋洋的拿著錢走了。

這農夫楞住了,問老師:“我雖沒讀什麼書,咱泰山人,什麼時候變成秦川人了啊?”

“老鄉!沒關係!就這二十錢,讓他一輩子不識泰山。你看是誰贏誰輸啊?”

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那位讀書人因為離泰山太近,仰視“泰山”二字的時候,下面筆畫被遮住了,但是經過這曲折變化的結果,卻使人無不警醒,

原來一個人氣勢太盛不夠謙虛,就會像那讀書人一樣,不明不白的被矇蔽真理,而一輩子永遠不識泰山。

《易經》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兇有吉,唯獨第十五卦,謙卦,沒有兇,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

在《易經·謙卦》言: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卑以自牧”就是以謙卑自守,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大吉。謙卑就是對萬事萬物懷一顆敬畏之心,這份敬畏是源自於敬重。

“謙者,德之柄也。”因為謙虛才能執德,驕傲則必失德。謙卦教導人謙虛,唯有謙虛才能受到尊崇,而光明其德。

人的德行越高,心量也會越來越大,人也就越來越高貴。

如果處處只是看到對方缺點,那隻會自找煩惱,就像那位高傲的讀書人,永遠不識泰山。

相反如果能處處容忍謙讓,只看別人身上的長處,看自己的短處,謙卑一些再謙卑一些,這樣不管做人還是做事,則都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關懷,自己更容易成功。

天地一指 萬物一馬

在老子看來,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穀之王”,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下游,從而水往低處流,最終匯流成江。

而一個人是否能在社會中相處得更得人心,就在於他是否能如江海這般甘於居下。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不要瞧不起身邊的小人物,小人物也能給你很大的助益。

其實,人與人的交往,平等的對話是前提與關鍵。

有時放下所謂的優越,蹲下身子,平衡與對方交往的語境與氛圍,或許,那個最不起眼的人,可能就是你人生中最需要的人。

好的關係,一切都是平等的。

莊子言:“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天地萬物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就好像馬的頭、腳和毛等總和起來,才叫一匹馬。少了任何一樣東西,都不是完整的馬。

世間的人,雖然個體不同,但都是生命的一分子,就像馬身上的毫毛一樣,每一根都是平等的。

人與人之間,本質上並無區別。

任何人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我們沒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審視別人,也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傷害別人的自尊。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學會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佛家有云:“恭敬心是功德,恭敬一切眾生,不論對錯、親遠、窮富。”

子貢曾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怎麼樣?

孔子說:“挺好,不過,不如貧而樂,富而好禮。”

成功後的李嘉誠依然保持著謙遜的態度,擁有顯赫的地位卻沒有頤指氣使、不可一世,依然保持著低調、平和的心態,不論對什麼人,總是態度和善。

一次,一位內地企業家慕名前去拜見李嘉誠,向他“取經”。李嘉誠和兒子熱情地接見了他。

令他感慨的是,李嘉誠的兒子說著說著,無意識的就講起了白話,考慮到內地朋友可能聽不太懂,李嘉誠好幾次要求兒子改講普通話。

會談結束之後,李嘉誠還特意從辦公室出來,送他到電梯口。

最讓他驚歎的是,李嘉誠不是送到即走,而是畢恭畢敬地鞠躬,直到電梯門合上。這一迎一送,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兩個細節,卻彰顯了李嘉誠做人、做事的謙卑和細緻。

這種謙卑心態,發生在這樣成功的人身上,讓我們知道了成功的李嘉誠竟然保持著一顆謙卑的心;而正是這種謙卑,不僅成就了李嘉誠的事業,而且使他走向事業成功的同時,也讓他的人格走向偉大。

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人有弱德之美,自從容

浮躁的時代,我們始終不肯示弱,名與利驅使著我們一直往前走。

為獲得眾人的仰慕,很多人在清除一個又一個的障礙,用狼性思維,在與市場競爭對手的拼殺中,機關用盡,勾心鬥角,置對方於死地,強硬的展現著自己的“榮耀”。

我們都在用各自的姿態演繹人生,炫耀自己的光彩。此時如果說“不爭”,反而在眾人眼中成了懦弱無能的標誌。

然而還有一種生命,他們不求他人知曉,安安靜靜做著自己的事情,用謙卑躲開眾人的目光,用不爭完成自己的使命,用柔弱展現別樣的美麗。

《道德經》言: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柔弱中堅守自己的內心,不張揚,謙卑,是宇宙中不滅的靈光。

柔弱不是逆來順受,安於現狀,而是更為蓬勃向上的力量,它體現的是一種堅忍,是一種用水一般的柔和心態應對萬事萬物,水是柔弱的,又是無堅不摧的。

用柔弱的方式應對剛強,這不是無能,而是智慧。

智慧不是知識,智慧的產生需要寧靜的內心和對人生社會的洞察。

“柔弱”者因不爭,所以能用超然的心態和廣闊的視野,看待社會與人生,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標簽: 謙卑  李嘉誠  柔弱  讀書人  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