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瑜伽與中醫 - 瑜伽如何補心陽

作者:由 之舒學瑜伽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3-18

前面和大家分享了心氣不足的療愈方法,今天我們瞭解一下心陽虛是怎麼回事!

​ 心氣虛和心陽虛

瑜伽與中醫 - 瑜伽如何補心陽

​心氣虛,顯然是指心氣不足的表現,通常有心悸、體倦乏力、氣短、自汗、面白無華、脈細弱。比如心悸,當心氣不足時,很容易受到他人負面情緒所影響出現心裡通通地跳動。

佛學上說,這是因為起心動念了,如果我們內在能量比較強大的話,這些負面情緒就只會從我們頭腦一劃而過,如果我們能量不足,負面情緒就容易干擾我們自身的能量,出現心悸。所以,我覺得瑜伽練習最重要的調能量,比如我這樣陰效能量較多的體質,比較適合透過串聯的練習啟用自己的陽效能量。

​提升陽效能量就扯到了心陽,我們每個臟腑都分陰陽、氣血。在心臟的表現就是心陰、心陽、心氣、心血。

​其中心陽虛的表現是,心胸憋悶、舌質紫暗,形寒肢冷。

簡單來理解,陰指寒冷的能量,陽指溫暖的、熱的能量。心陽虛就是指心臟缺少溫暖的能量,出現心血凝結而執行不暢,即心行血功能受阻。

手太陽小腸經

瑜伽與中醫 - 瑜伽如何補心陽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從小指外側末端開始,沿手內側,向上到腕部,出尺骨小頭部,直上沿尺骨下邊出於肘內側,向上沿大臂後側內緣,出肩關節部,繞肩胛,交會於肩上,進入鎖骨上窩,絡於心,沿食管,透過膈肌,到胃,屬於小腸。

它的支脈:從鎖骨上行沿頸旁,上行面頰,到外眼角,彎向後進入耳中。

它的另一支脈:從面頰部分出,上行鸛骨,靠鼻旁到內眼角,接足太陽膀胱經。

此外,小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下巨虛脈氣相通。

總的來說,小腸經與膀胱經、膽經、任脈、督脈、胃經都有聯絡。

本經的病症主要表現在,喉嚨痛、頷下腫不能回顧,肩部痛得像牽引,大臂痛得像折斷。

另外,小腸經的腧穴主治“液”有關的病症:耳聾、眼睛昏黃,面頰腫,頸部、頷下、肩胛、大臂、小臂的後側內緣痛。

小腸受盛胃腑腐熟下傳的水谷,經進一步消化和泌別清濁,其精華部分由脾轉輸營養於全身,糟粕下行於大腸,水液歸於膀胱,因此小腸可產生水液,故本經主液所生病症。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體表的穴位。

手太陽經筋

瑜伽與中醫 - 瑜伽如何補心陽

手太陽小腸經筋

​手太陽經筋,主要分佈在小手指、大小臂後側內緣、肩胛骨、頸部外側、耳朵一週、側臉。

其病症:該經筋分佈的地方疼痛,耳中鳴響且痛,疼痛牽引頷部,眼睛閉合一會兒才能看清物景。

瑜伽如何補心陽

中醫經絡學上,一髒對應一腑,髒的經脈為陰脈、腑的經脈為陽脈,這一髒一腑形成表裡關係。手太陽小腸經和上一篇講的手少陰心經互為表裡,心經為陰經,小腸經為陽經。小腸經除了吸收飲食水谷的陽氣,還與膀胱經、膽經、胃經、督脈四個陽經聯絡以獲得陽氣。而小腸經絡於心,可直接給心臟補充陽氣。

在經絡上,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在經絡、經脈、或者經別上均與心有直接或間接的絡屬關係。這些經絡的陽氣充足,並且脈絡通暢,對於補心陽都有很好的作用。

瑜伽如何補心陽呢?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操作與心互為表裡的小腸經,下面我們舉個例子:

​阿湯第一序列坐立體式的後半部分,因為最近都在學阿湯,就以這個為例吧!而且阿湯確實是很補陽氣!

瑜伽與中醫 - 瑜伽如何補心陽

​• 腿交叉雙臂支撐式、龜式,雙腿壓在大臂外側以及腋窩附近,按摩小腸經。

• 臥龜式,“反手互拉”啟用手臂的小腸經。為了拮抗雙腿的壓力,肩膀需要有個外旋的力,激活了肩胛區域的小腸經。

• 胎兒式A、B,伸展手臂後側和肩胛區域的小腸經。

• 公雞式,伸展肩胛區域的小腸經,啟用手臂後側的小腸經。

• 束角式,伸展手臂後側的小腸經。

• 坐角式、坐角式平衡、雙角犁式,“手抓腳外側”伸展手臂後側的小腸經。

• 手拉大腳趾系列,“手抓大腳指或者腳外側”啟用手臂後側的小腸經,而“屈肘抬臂向上”時伸展手臂後側的小腸經。

• 橋式,“雙手臂互抱”,伸展小腸經。

總之,屈肘類的體式可以伸展大小臂後側的小腸經,手臂上舉的練習伸展腋下的小腸經,手臂支撐類體式“上背部的展開”也伸展了小腸經、手臂的用力也激活了小腸經。同時,抬頭和低頭運動對於頸部兩側的小腸經也有疏通作用。

這部分體式大多伸展了小腸經,但習練時我們需要在伸展的同時也有收緊的力,解剖學上叫做離心收縮,只有這樣才會鎖住經脈的氣血而不溢位脈外。不過,需要注意收緊時不能過緊,七八成功力就足夠了,否則就會阻斷經脈的氣血流通。

阿斯湯伽瑜伽有個特點,就是在體式與體式之間透過Vinyasa串聯的方式連線,這樣氣血的流通不會由於身體變冷而受阻,小腸經的陽氣可以順利流入心中,補充心陽。

總之,“動昇陽,靜升陰”,只要動起來就可以提升身體的陽氣,各臟腑的陽氣也得到提升,包括心陽。但是,運動有技巧,有時不恰當的運動反而會阻塞經脈,氣血無法執行到心臟,更談不上補心陽了!所以,跟隨有經驗的老師學習還是有必要的。

流動與串聯都可以很好地提升陽氣,不過陽氣由陰血所化生,陽氣的提升意味著陰血的虧損。常常發現,當氣足了就容易血虧,而血足了就容易氣虛。最終,我們還是要平衡陽氣與陰血,即平衡陰和陽、氣和血,所以動與靜結合是必要的。比如,久坐一族需要動起來,而體力勞動者則需要靜下來。選擇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謝謝支援!

Namaste!

姚彥平

標簽: 小腸  陽氣  後側  伸展  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