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作者:由 地道風物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5-24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初夏的

北方

,水果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而在

南方

,金黃誘人的枇杷,已經爬滿山坡,千顆萬顆壓枝低。

枇杷一熟,南方人的夏天就到了!

北方人對枇杷的印象,僅限於“

川貝枇杷膏

”,卻不知,只需要

枇杷葉

,藥就熬成了!枇杷果的美味,則是

南方人的專屬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北方的樹才開花,南方的枇杷已掛滿枝椏。攝影/小鴨肝

在南方,從冬末初春開始

,枇杷花便迫不及待地綻放了。不久,青綠的

枇杷果

密密麻麻地掛滿枝頭。

3月

福建、兩廣、雲南等地

的枇杷率先上市;

4月

以後,

四川

的枇杷加入;

5月中旬

左右,

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等地

的枇杷也熱鬧起來。

奔赴產區採摘的

南方人

,常被早高峰般的擁堵困擾。而識貨的

北方吃貨

,也“應時而動”,打著旅遊的旗號,只為品嚐這屬於

初夏的味道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凜冽的清甜,是屬於南方的初夏味道。攝影/小鴨肝

在南方,枇杷已有

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

。枇杷早已融入南方人的

日常生活

文化

裡,

每到初夏時節

,枇杷都是

存在感最強

的一種水果。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枇杷,名副其實的南方水果。製圖/孫璐

江南:無可取代的入夏第一果

“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從立夏到小滿,不過半月時光,江南人的朋友圈,就被

枇杷的顏值

刷屏了。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小滿時節,南方人朋友圈最佳配圖。圖/視覺中國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以來就被成為“魚米之鄉”的江南,也是

最適宜

枇杷生長的溫柔鄉。正所謂,

中國枇杷看江南,江南枇杷看蘇杭!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蘇州東山,漫山遍野皆是枇杷。圖/視覺中國

江南人有多愛枇杷?但凡有院子的人家,總愛

種上一株枇杷樹

。枇杷樹不像桂花樹,

無需悉心栽培,依著自然節令緩慢生長

。這樣長大的枇杷果,自然也是

小小的

。但是,枇杷果依然

飽滿金黃,有著濃郁的果香

。枇杷樹

不急不徐

、枇杷果

軟糯可人

,像極了江南人的性格。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一枝枇杷出牆來。攝影/APPLE

但為了這一口鮮甜,江南人性格中的另一面,也顯露無疑。為了搶吃

枇杷中的愛馬仕——蘇州東山白玉

,江南人不惜花費上百塊的快遞費。吃貨的心情,理解一下。

蘇州枇杷:

白玉青種,在白磚青瓦之間

清朝人沈朝初在《憶江南》裡寫道:“蘇州好,沙上枇杷黃。籠罩青絲堆蜜蠟,皮含紫核結丁香。甘液勝瓊漿。”

說江南,只提蘇州;而說到蘇州,又只提枇杷。

蘇州的枇杷,無論

白玉

白沙

還是

青種

,都能

代表

江南的美,

成為“憶江南”的符號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憶江南,想蘇州,不過是饞枇杷了。攝影/APPLE

位於太湖東南部、蘇州市西南邊的

洞庭山

,自古以來便因

枇杷聞名

。而

東山

西山

,各有不同的出產。

東山白玉

,只聽名字,就充滿

詩意

,讓人不禁聯想到

江南美女

的小家碧玉。白玉枇杷色澤淡雅,輕盈的果皮上掛著一層白霜,長著細細的絨毛。

剝開這層淺淺的黃,露出潔白的果瓤,帶來清新的甜香,最是令人垂涎嚮往。

幾顆水潤清甜的白玉下肚,

初夏的燥熱便走開了。

#FormatImgID_17##FormatImgID_18#

白玉、白沙,像一對來自東山的

雙胞胎姐妹

,常令外地人傻傻分不清楚。

白沙的顏值稍遜一丟丟,但是甜度更勝一籌

,兩者難分高下,令人難以取捨。

大約一週以後,

西山的青種

也趕來了。西山的枇杷在成熟後,果實與枝莖相連的地方還

泛著青綠色

,由此被稱作青種枇杷。與東山枇杷相比,西山青種的果實

個頭偏大

,在清甜之上又增加了

酸酸的

口感。酸甜相間的青種枇杷,更符合小年輕的口味。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枇杷豐收了!這種圓圓的枇杷,一看便是蘇州的。攝影/於祥

東山和西山是蘇州人的寶藏。以前,蘇州人愛開玩笑,說

每一個蘇州人,都有一個東山或西山的親戚

,他會突然出現,為你帶來新鮮的瓜果。這個親戚,便被戲稱為

姑蘇版的“聖誕老人”

。“小滿枇杷半坡黃”,夏初時節,在蘇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枇杷,便是這個聖誕老人給蘇州最好的禮物了。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姑蘇版的聖誕老人出發啦,你有一份枇杷待查收。攝影/於祥

蘇州枇杷,大多生長在古村落間,有一番

悠遠的意境

。枇杷上市期間,蘇州人更願意親自去洞庭山周邊採摘。在蘇州,

枇杷採摘

已經成為最時髦的旅遊。在山谷林間,吃一口自己

剛剛摘下的枇杷

,點一份

清淡爽口的涼麵

,再來一盤

苦菜

。蘇州人的夏天,就是這麼的

古樸愜意。

杭州枇杷:甜在心底的鄉愁

杭州北部的塘棲鎮,

塘岸近水,臨水而棲

。昔日,塘棲是“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如今,塘棲以

軟條白沙枇杷

聞名江南。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塘棲古鎮,既是名副其實的水鄉,也是枇杷之鄉。圖/視覺中國

杭州軟條白沙的果實是

長圓形

的,由於光照更為充足,有些外皮上帶有

芝麻大小的斑點

。外地人吃杭州的軟條白沙,通常都認準了斑點,覺得這是正宗的保證。然而,杭州人更喜歡挑沒有斑點的果子吃。

無它,因為沒有斑點的果子

更好剝皮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剛剛採摘的塘棲枇杷。圖/圖蟲·創意

軟條白沙是枇杷中

含糖量最高

的一種,杭州人送外號“

軟刁

”,被譽為“枇杷中的極品”。近代漫畫大師、浙江籍的吃貨

豐子愷

,就是軟條白沙的忠實粉絲。

每年這個時候,叫上幾個朋友,一起到塘棲的農家摘枇杷,不知不覺成了

杭州人迎接夏天的儀式

。吃飽之餘,每個人還要捎走兩筐。多年之後,這種平常的經歷,成為開啟過去記憶的開關,也為

杭州人的鄉愁

中增添了

絲絲甜意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在塘棲古鎮的街頭,隨處可見的枇杷總是惹人駐足。攝影/無常

早在

唐代

,塘棲枇杷便被列為貢品。

明代李時珍

在《本草綱目》中記述:“塘棲產枇杷勝於他處。”

乾隆

南巡時,為品嚐枇杷特意在塘棲停留。可惜未逢枇杷產季,廚師只好用枇杷花粉、糯米粉和南瓜做原料,裹入豆沙餡,揉成枇杷的形狀,由此發明“賽枇杷”。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枇杷露,長久地保留了枇杷的美味。攝影/歐陽弘略

在塘棲,一家叫

王元興

的老字號,最擅長製作

枇杷宴

枇杷醬搭配清甜的白蘆筍

枇杷土燜肉

,是枇杷佳餚的代表。杭州人喜甜,枇杷果肉的酸甜代替白糖調味,肉的油膩盡除,枇杷便為燜肉注入了靈魂,也讓這道枇杷土燜肉成為每個塘棲人小時候的味道。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在杭州,最簡單的枇杷湯看上去都這麼高大上。圖/視覺中國

枇杷花

還可以炒菜,

枇杷花蝦仁

與龍井蝦仁一樣,屬於不可復刻的杭州特色。

枇杷葉

也是清熱利肺的良藥。

《甄嬛傳》

裡,大橘傷風咳嗽、頭疼腦熱的時候,來自江南的安陵容就是用枇杷葉煮湯給大橘喝。說到療效,想必是極好的。

良藥不必苦口,甜甜的枇杷便是例外。

華南:日啖枇杷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世人皆知蘇軾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卻忘記了這首詩的前兩句“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這裡的“盧橘”就是枇杷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福建多山地丘陵,最宜枇杷生長。攝影/歐陽弘略

優越的氣溫和降水條件,讓

華南地區

成為

水果的天堂

。即便如此,

“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枇杷

,也

絲毫不遜色

於荔枝、芒果等熱帶水果。

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枇杷的重要產區。枇杷一路南下,

臺灣中部地區

也有枇杷的足跡。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在華南,這樣的枇杷豐收場景,到處可見。圖/視覺中國

其中,

福建枇杷

最是有名。“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面積佔到福建總面積的80%,山海之間的福建,有著枇杷最適宜的生長環境,

莆田、雲霄、福清、連江

……哪個不是名聲在外的枇杷產地?

說到“

多項全能

”,還得數福建

莆田的枇杷

在莆田,枇杷的

產量

全國之最

。高峰時期,莆田枇杷佔據

福建全省

枇杷產量的

半壁江山

全國1/3的枇杷出自莆田!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在莆田,枇杷樹漫山遍野。圖/圖蟲·創意

莆田枇杷以“

”聞名。普通枇杷的重量在

50g

左右,而莆田人最愛的“解放鍾”,個頭兒幾乎要趕上蘋果,曾創下

172克

的世界紀錄。

莆田人的

愛國精神都在枇杷裡

。“

解放鍾

”是莆田人栽培的品種,恰逢1949年莆田解放時開始結果,由此得名。在1954年舉行的

國際農業博覽會

上,“解放鍾”一舉拿下

金獎

,成為全國人民的驕傲。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如果說“解放鍾”是王者,那麼圖中的“白梨”,便是莆田枇杷中的貴族。攝影/蔡昊

枇杷原產於我國,這個事實也是由莆田人在國際上正名的。上世紀,國際上把枇杷稱作“日本山楂”,

枇杷險些被認為成日本的水果

。1999年,一位莆田籍教授發表論文,終令日本在2006年承認,

枇杷屬於中國!

福建人最懂得照料枇杷。山地晝夜溫差大,閩南的陽光又過於灼熱,為了防止枇杷在生長過程中裂開,保持枇杷的面板光滑,福建人不厭其煩地給每個枇杷套上

鋁箔袋

,因此造就了

“瑞雪”滿山

的景觀,成為福建

春季

獨特的一抹亮麗。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在福建,每一顆枇杷都像是被保護得很好的孩子。攝影/見書

“四月枇杷滿街黃。”華南地區氣溫比江南略高,每年

從3月底到5月

,華南地區都可見枇杷的身影。長時間的相處中,枇杷也被吃出了

更多的花樣

枇杷露

枇杷罐頭

,屬於

最平常的吃法

。沒有奶茶的年代裡,清甜涼冽的枇杷露是福建人的心頭好;感冒生病提不起食慾的時候,只有媽媽做的枇杷罐頭才能治癒。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枇杷蘸醬油,才是最地道的吃法。攝影/吳學文

做枇杷湯

,是

進階的吃法

枇杷燉老鴨

,酸酸的,好潤喉嚨;

枇杷花燉土雞、豬骨

,融合了肉脂的豐腴與花的乾澀,層次豐富,好清香。

枇杷蘸醬油

枇杷蘸鹽巴

,枇杷也可以吃得

很魔性

。最好是選青黃青黃

沒有熟透的枇杷

,蘸上鹽巴才叫美味。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枇杷花,是做湯的好材料。圖/視覺中國

而據說由

香港人發明的川貝枇杷膏

,則是解了北方人對枇杷的嚮往之情。正是

華南枇杷,讓枇杷走向了全國,乃至全世界!

西南:真正的枇杷之鄉

在南方,“枇杷之鄉”的名頭滿天飛,但據學者考證,

真正的枇杷之鄉

,其實

是四川

。經過川人的栽培與馴化,枇杷

順長江東進

,在

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浙

等地陸續紮根,然後

南下

兩廣、福建

等地,並以江南、華南為根據地,

傳入日本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長江流域,自古以來皆盛產枇杷。圖為安徽的枇杷。圖/視覺中國

今天的四川,依然是枇杷的重要產區。

成都龍泉驛、雅安漢源、眉山仁壽縣、內江資中縣、攀枝花米易縣

,都是川人最為仰仗的枇杷產地。

“四時花不斷,八節佳果香”的成都龍泉驛,被“

大五星

”枇杷帶到世界舞臺。大五星枇杷在國際上拿獎拿到手軟,是枇杷江湖裡名副其實的“

枇杷之王

”,和普通枇杷相比,價格自然也就高出幾倍。但它果實大、濃甜多汁、肉質軟而細嫩,成都人

吃上一口,便足以滿足一年,值了

#FormatImgID_49##FormatImgID_50#

雲南蒙自

的枇杷,則是

最早成熟

的枇杷。從11月到次年4月,蒙自枇杷早早湧入水果市場,霸榜足有半年之久。

蒙自地處雲貴高原,北迴歸線貫穿整個縣域,

高海拔

緯度低

,中和出

最適宜枇杷生長的溫度和光照

,大片肥沃的

紅土

,也給枇杷提供足夠的礦物質。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雲南的枇杷每年最早上市。攝影/歐陽弘略

雲南的枇杷膏

,混合著

雲南紅糖

純正的清甜,是最雲南的味道。乾癟焦黃的

枇杷脯

,濃縮了枇杷的酸甜,也融進了

雲南陽光的味道

。有了枇杷膏和枇杷脯,

枇杷蜜餞

就水到渠成了。取一顆泡水喝,嗓子裡流過一絲清涼。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以手工紅糖聞名的雲南,手工枇杷膏也是一大特色。圖/視覺中國

數千年的相處之中,枇杷不但融入南方人的生活,也成為

南方文化的象徵

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古典繪畫

之中,常見枇杷的身影,讓枇杷成為

最具古典氣質、最中國

的水果。

南方人有多愛枇杷,北方人真的不懂!

枇杷已是國人心中無法割捨的水果。攝影/丁嘉一

枇杷葉形似琵琶

,取琵琶的音,得名枇杷。枇杷彷彿也具有了“

曲中柔和

”的文人氣質。“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歸有光將懷念故人的相思之情

寄託於枇杷

,既是一種文化傳承,又繼續強化著

枇杷與中國人之間的情感聯絡。

文 | 月半冉、董大

文字編輯 | 董大

圖片編輯 | 吳學文

設計 | 九陽

封圖攝影 | 視覺中國

頭圖攝影 | 小鴨肝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標簽: 枇杷  塘棲  攝影  江南  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