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魚類越冬管理

作者:由 王金秀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2-07

魚類越冬管理 (漁經王金秀13436627690)

食品安全:1、黃鱔避孕藥。2、河蟹注膠。

食品數量安全。

一、魚類越冬死亡的原因

1、管理不善引起死亡:越冬期間養殖戶認為魚類不吃或少吃飼料,而松於管理,越冬池塘滲水漏水,塘小水淺雪過厚造成池水缺氧,導致魚類窒息死亡。

2、魚體受傷感染引起死亡:越冬魚體體質差,規格小,體內積存的能量等營養物質少,難以滿足越冬期生存的需要,常因身體衰弱而死亡。越冬池塘水體出現低溫也是造成越冬期大批死魚的一個主要原因。主要養殖魚類長期在低於0。5℃的水溫下難以存活,而引自溫暖地區和高密度飼養的魚類更不耐低溫。因此,在越冬管理中要儘可能控制並減少低溫的出現。

3、水質原因引起死亡:雪覆蓋冰面、或烏冰,造成水體內缺氧,引起魚類缺氧死亡。嚴重時,全軍覆滅。

4、魚種過密引起死亡:魚種大小不均與,加上投食不當,造成魚種規格大小體質體質差異較大,由於體內脂肪營養能量少,因身體衰弱導致死亡。

二、魚類越冬管理措施

1、及時清雪除塵,讓越冬水體保持最好的透光度

越冬期間,水體中的溶解氧主要來自封冰前的溶氧儲備和冰封后的生物增氧,其中尤其以生物增氧(即水中浮游植物在冰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的生化作用)為主。所以,越冬水體必須及時掃雪除塵,讓冰面保持清潔透明,讓冰下有足夠的光照,確保光合作用的充分進行。氣溫高低不均勻,冰面反覆凍溶,造成烏冰(太陽光不透明),應分割槽破除烏冰,重結明冰,以防發生缺氧。

2、經常測氧,監控冰下溶解氧含量及其變化情況

整個越冬期間,水中溶解氧含量是不斷變化的。有時呈現上升,有時呈現下降,有時能保持相對的穩定;有時呈現漸變,有時呈現驟變。因此,必須經常測量越冬水體中的溶解氧,準確掌握溶解氧含量及其變化情況。一般自冰厚能夠上冰操作起至年底,每1周或10天測1次;次年1月~2月,每3天~7天測1次;此後至冰開始融化,每10天測1次。溶解氧較高、變化較平穩的水體,間隔時間可以適當延長;溶解氧較低、變化幅度較大的水體,間隔時間應該縮短,測的頻率適當高些,視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3、保持越冬場所安靜、減少魚類越冬期能量消耗

魚類是變溫動物,隨著水溫下降,其體溫也幾乎同步下降,在越冬水溫(0~4℃)狀況下,基本處於冬眠狀態,不食也不動,魚類的能量消耗也降到最低。如果在此期間受到驚動而活動起來,就增加了能量消耗。越冬期間,魚類尤其吃食魚類完全不攝食,基本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就靠秋季儲存在體內的能量來提供。如果魚類在越冬期因驚嚇而劇烈運動,能量消耗過多,就會令其體質下降,增大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增加死亡率。所以,越冬環境應儘量保持安靜。

4、水質管理

冰封期過長,水與空氣接觸很少,水體中溶解氧含量較少,光線不足,導致水體中浮游植物繁殖量減少,光合作用產氧量下降,使魚體處於低溶解氧狀態,極易出現缺氧嚴重窒息而死亡。

越冬前,保持水體一定的透明度,一般情況下,封冬前,透明度不得於低35釐米。冰封面,定期調節好水質。有水源的池塘,根據水質情況,適當加註新水一次,每次加註新水20~30釐米,並適當排放老水,以提高水體鈣質濃度;測定水體的磷酸鹽的含量,如果水體中的磷酸鹽含量不足,可以補施磷肥,主要是過磷酸鈣,提高水體含磷濃度,增強魚體抗寒能力;如果是配備增氧機,如適當開增氧機,但開機時間一般情況下,不得超過2~3分鐘,防止上層冰水完全進入水的下層,引起魚的冰傷。

5、加強病害防治。

寒冬季節由於水溫較低,魚類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弱,容易受真菌(水黴病)、和寄生蟲的感染和侵襲,要採取嚴格的防病措施,必要時進行水體消毒。

三、出現缺氧情況的解救措施

儘管採取了種種措施,總難免出現意外。例如越冬密度過大;池塘由於滲漏而使水位下降,有效水體減小,造成越冬密度相對增大;越冬水域淤泥過多,耗氧因子過多;池塘中浮游動物量過大,野雜魚過多,造成無效密度過大;掃雪除塵不及時或者根本不掃,還有管理中出現疏漏等等情況都可能造成越冬水體缺氧。如果出現這個問題,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必須採取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或者綜合的方法進行增氧。增氧方法主要有:

1、補水增氧

往池塘裡補註水,注水的目的一是增加溶解氧,二是增大水體,降低密度。補水時,最好選擇含氧量較高的江河水、水庫水或者本場內具備這個條件的儲備水。如果沒有符合這個條件的水源,就應該在注水過程中進行增氧。注水時,在水泵動力允許的情況下,儘量抬高注水管口,在管口加一定阻攔物,在入池處放一個質地較硬的迎水物,讓水噴射、進濺起來,增加與空氣接觸的時間和麵積,讓富含氧氣的空氣充分溶入,提高其含氧量,進入水體後,有效地增加缺氧水體的溶氧量,讓越冬魚類儘早脫離危險。這種方法適用於滲漏較嚴重的、尚有一定蓄水能力的水體。

2、原池迴圈水增氧

當沒有補水條件時,就要進行原池水迴圈增氧,原理和補水增氧類似。用水泵將原池水抽出來,經過一定的流程和揚程,然後再注入原池中。在這個過程中,缺氧水體和空氣進行氣體交換,這個過程成為“曝氣”,富含氧氣的空氣進入水體,水體中的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揮發出來。這一方法的缺點就是,時間不宜過久,否則,會造成水體水溫下降,使越冬魚類發生凍傷。以在白天進行為宜,除非發生嚴重缺氧,不宜晝夜進行,以免水溫降低過快。這種方法應和下面兩種方法配合進行,以儘快解決問題,防治迴圈時間過長使魚類發生凍傷。

3、化學藥劑增氧

可使用顆粒氧,定期透過冰眼拋撒。特別是水底淤泥過多的池塘,必須拋撒顆粒氧。顆粒氧投入水體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氧氣。顆粒氧也可隨迴圈水或者補水時隨水流衝入,這樣會讓藥物分佈趨於均勻。此類方法不宜單獨使用,應該配合上面兩種方法進行。

4、生物方法增氧

這種方法適宜於水質過瘦的水體。如果越冬水體全部或者大部為地下水,水體過瘦即其中浮游生物過少,生物增氧較弱,含氧量少,產氧能力也比較弱。在這種情況下,適當施入一定量的富藻素,用量視水體的肥度而定,一般畝施2kg~3kg。富藻素充分溶解後,透過水流衝施,或者冰下掛袋,每袋150g~200g。肥袋須離冰層10cm~20cm,以免被凍入冰層,失去效果。

注意事項:

1、死亡的魚類(蝦蟹),挖坑深埋(樹林),同時,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2、老池水,不得直接排外。

標簽: 水體  越冬  魚類  溶解氧  增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