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使用者調研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關鍵點

作者:由 Linda-Tse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18-12-08

無論是對產品或是運營崗位小夥伴,使用者調研一直是最基礎的必備技能。

產品的開發設計、最佳化迭代和運營推廣很大程度上都是基於可靠的使用者調研結果。

怎樣做出一份可靠的使用者調研呢?下面結合具體案例分享說明。

一、我們做使用者調研的目的是什麼?

除了透過使用者反饋發現自身產品和競品問題,還可以發現自家產品可能機會點。

比如早先使用[

興趣星球

]時,向他們客服反饋內容釋出增加 [精華內容],方便使用者直接查閱優質內容,節省時間,經過產品團隊評估後,很快在後來的應用中,增加了這一模組。

使用者調研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關鍵點

二、收集使用者反饋的渠道有哪些?

1、內部渠道

自發的進行使用者調查問卷、電話訪談、客服諮詢等內部渠道進行收集使用者反饋,是最常用的一些方式。

比如,在產品後臺可以收到使用者的使用建議,從中篩選出對產品有效的最佳化迭代建議。

使用者調研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關鍵點

2、公開渠道

公開渠道非常多,如微博、知乎、

百度貼吧

、應用市場等。

我們可以透過[XXX+關鍵字]的方式進行搜尋收集,也可以透過關鍵字訂閱或使用監測工具。

比如在搜狗搜尋[斑鳩職業+ 騙子],瀏覽了相關頁面資訊,沒有發現有相關內容的吐槽,說明整體使用者口碑還是不錯的。

同樣的,可以透過[品牌名+騙子/假貨等關鍵字]的在資訊流平臺定期檢查自家產品的使用者口碑,及時發現問題。

使用者調研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關鍵點

3、半公開渠道

使用者的朋友圈、應用市場上使用者的評價或者競品的社群等,都可以作為收集反饋的渠道。

常用的應用商店和工具如下:

iOS : 酷傳、Appstore;

安卓:酷傳、

360手機助手

、安卓市場、百度手機助手、豌豆莢、應用寶、

華為手機助手

、小米手機助手等等。

常用的工具有:AppAnnie、應用雷達、CQASO等。

四、常見的一些誤區

在產品開發初期,怎樣的使用者調研方式是比較有效的呢?是大而全的問卷形式?還是小而精的1V1使用者訪談方式?

個人比較偏向於個人訪談的方式,透過和使用者深入的交談去挖掘使用者痛點和產品的需求點。

但是,我們的產品規劃不能依賴於使用者調研,使用者調研更多的是驗證自己的想法,從中進一步挖掘使用者需求點在哪裡,才是關鍵。

也就是說,在開始使用者調研之前,我們就應該針對設計的問題,思考一些解決方案。

比如, 只設計了問題的使用者調研場景:

我:你覺得配合作業打卡的方式,較之前只看課程影片的學習方式能讓你更好吸收知識嗎?

使用者:不能。

我:為什麼呢?

使用者:因為作業打卡只是對影片課程的一些思路,缺乏思考和碰撞。

我:好的,謝謝。(下一個問題)

如果提前想好了解決方案,會是怎樣?

我:你覺得配合作業打卡的方式,較之前只看課程影片的學習方式能讓你更好吸收知識嗎?

使用者:不能。

我:為什麼呢?

使用者:因為作業打卡只是對影片課程的一些思路,缺乏思考和碰撞。

我:那如果我增加學習小組討論的形式,或者配備助教指導,你覺得哪種方式會比較好一些?

使用者:我覺得如果是偏向專業技能型的課程,配備經驗豐富的助教進行指導交流會好一些。

我:好的,謝謝。(接下來一個問題)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對[使用者調查]的看法。

標簽: 使用者  調研  打卡  方式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