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千古識人之術:一個人到底如何,關鍵就看這八個地方

作者:由 李嵐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17-07-13

一、通則觀其所禮

一個人得志了,看他是否還謙謙有禮,待人溫和。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陳勝。

秦末之際,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雲集響應,這是多麼好的形勢。

然而陳勝在得志之後,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當年的難兄難弟去找他,他連理都不理,直到陳勝外出,那人直呼陳勝的小名,才被陳勝帶到宮中。因為是陳勝的故人,所以就進進出出,陳勝覺得有損自己的威嚴,於是就殺了那人,早就將當初那句“苟富貴,勿相忘”拋在了一邊。

雖然這是一件小事,而且這也不足以至陳勝於失敗之地,但在當時就可以斷定,陳勝註定失敗。

二、貴則觀其所進

一個人變得尊貴了,就要看他舉薦什麼樣的人才。

清末那個赫赫有名的兩江總督曾國藩,他就一直秉承著“自立立人,自達達人”的態度。

當時的曾國藩可以說,想讓誰當南方那幾個省的巡撫、總督,那只是一封奏摺的事情。但他並沒有濫用職權,並再三告誡馬上要參加考試的次子曾紀鴻,不許告訴主考官自己的身份,考不上就考不上。

曾國藩任兩江總督後舉薦了沈葆楨(林則徐外甥),舉薦過左宗棠,更是全力幫助自己的得意門生李鴻章。這些人後來都成了清王朝舉足輕重的人物。

三、富則觀其所養

有錢了,要看這個人怎麼花錢,把錢花在什麼地方。

范蠡千金散去還復來,與西子泛舟遊於西湖,也不失逍遙。

相反。晉朝的那個鬥富大王石崇就差遠了。

石崇經常與武帝司馬炎的舅舅,被諸葛亮罵死的那個王司徒之孫王愷鬥富。

更逗比的是武帝知道這件荒唐事後,沒有制止反而暗中幫助王愷。

後來石崇被殺,在去法場的路上大哭:這些人是貪圖我的財富啊。押他的人說:既只如此,為何不早早散財。石崇無法回答。

四、聽則觀其所行

聽完一個人的話,就要看他是否去執行。

上學期間,我們總是想知道,這門課的學習方法,那門課的學習方法。

而老師們,那些學習好的同學也都會告訴他們的訣竅,但是大部分人聽完之後就完了,或許堅持一兩天發現沒有成效,就不再堅持了。結果還是老樣子。

所以曾國藩就說:人但有恆,事無不成。梁啟超評價曾國藩做事的態度是:不求近效,銖積寸累。

五、止則觀其所好

看他業餘時間追求什麼。

業餘時間,大都也就是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

儒家非常強調:君子慎其獨也,所謂的慎獨,就是在沒有旁人的情況下,還能否堅持自己,約束自己。

六、習則觀其所言

和一個人熟悉之後,看他所說的話。

在與人第一次交往時,往往會掩飾自己,儘量將自己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相處的時間長了,就看他的言行與初次見面時的是否相差不多。

如果是判若兩人的話,那就要慎重交友了。

七、窮則觀其所不受

一人窮困之時,看他不接受什麼,是否還能堅守底線。

陶淵明那句著名的: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八、賤則觀其所不為

一個人沒有地位,不可怕,關鍵在於不去做非義之事。

歷史之中,不乏為了擺脫貧賤而無所不為的小人。

明朝的那個魏忠賢,本是一個地痞流氓無賴,為擺脫貧賤而自宮進京,進去後拼命巴結他人,後來得勢之後,便狠心殺掉了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並且還奪恩人之妻(對食),所以他註定不會有善終。

標簽: 觀其  陳勝  曾國藩  石崇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