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皈依道、經、師三寶的含義

作者:由 盧理湘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1-01-15

什麼是三寶

皈依道、經、師三寶的含義

我們知道剛入玄門的同道要皈依道經師寶,而且要學習五戒或九戒並受持。可我們知道我們所皈奉的道經師的含義嗎?

道教的三皈依,即皈依、奉行道經師寶。道寶,即太上無極大道。經寶,即三十六部尊經。師寶,即玄中大法師。

《脈望》卷二:“教有道、經、師寶。道寶,太上三尊也;經寶,三洞四輔真經也;師寶,十方得道眾聖。

故而尊奉三清天尊、養練精氣神、奉行慈儉讓皆為三寶。

早晚功課經《三皈依》:“第一皈依無上道寶,當願眾生,常侍天尊,永脫輪迴。第二皈依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第三皈依無上師寶,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那麼我們知道了皈依是皈奉“道經師”,那麼“道經師”分別是什麼呢?

太上無極大道(道寶):《道德經》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清靜經》中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道”無所不包、無所不生、無所不在,先天地生,既是法則也是規律,超越時間空間的高緯度,天地運化混生一炁,分二為陰陽合而順昌的宇宙本源。

《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

這個“一”也是人對道性進行的認識,結合“道”對於改善自身以達到迴歸本始與歸宿。

三十六部尊經(經寶):《雲笈七籤》三洞者,謂洞真、洞玄、洞神是也。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

經:徑也;經典是祖師留下的視窗,是紐帶,是橋樑是心路歷程及心得體會的“志”的體現,思想道德行為皆在經也。古人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

重陽祖師在《立教十五論》中說:

學書之道,不可尋文而亂目,當宜採意以合心。舍書探意、採理,舍理採趣,採得趣,則可以收之入心,久久精誠,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踴躍,無所不通,無所不解。若到此,則可以收養,不可馳騁耳,恐失於性命。若不窮書之本意,只欲記多念廣,人前談說,誇訝才俊,無益於修行,有傷於神氣,雖多看書,與道何益?既得書意,可深藏之。

玄中大法師(師寶):指太上老君。玄中大法師乃元始立教之後,至上皇元年五劫同啟,五行全形,五炁俱備,化生諸真諸仙,應五劫之內化生玄中之精,精中之玄,皆是上皇,故劫號上皇,五劫之中化生。玄中大法師乃稟五炁之精英與天真皇人,集雲成章,龍胎石景,億萬符書。三部十條悉為正文,玄中大法師方始立教也。“《上清靈寶大法》卷十”天皇時,老君降世號通玄天師,一號玄中大法師。

講到“師寶”看到有人說 “師寶”是出家道士,本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出家的道士為師寶,且不知自身有何功德造福予眾生,焉能代表之。

師寶者:五行全形,五炁具備。其涵義是

尊敬道教歷代得道祖師、仙真,

學習他們的優點。並非是出家人!

出家人(乾坤)道,也會存在人性的弱點、缺點和不足。也需要不斷的修持,去除三障六塵,已達到內外清靜、道德齊備,返樸歸真。觀那些不守規矩戒律之人,人前裝做得到高道模樣到處講法,連鬼神也要撫肚笑之,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

全真無全真之律,正一無正一之法,豈不讓社會大眾所笑話。

《升玄經》雲:為道士者,與彼俗人事事有反。目不多瞻,見好不驚。耳不聽讒,不聽亂聲。鼻不嗅香,芬芳之腥。口不嗜甘,茹犯眾生。心不想欲,財色華榮。手不奸用,足不惡踐。此道士之行也。透過“人行大道,遵守道教規戒,透過修習齋儀,達到內外清靜。所以身落凡塵,務須跨越三界,證身仙班!

現在正是修行的好時代,道門君子需發憤圖強,恪守本分,掃除諸障礙,燃自身真性種子,度己度人,作不世之功,回報國家、祖師恩典,重現金蓮萬朵開。

《玉樞經》雲:“天尊言:

道者,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

。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夫如是則可與忘形,可與忘我,可與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謹,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則慧光生,能知謹則聖智全,能知止則泰定安。泰定安則聖智全,聖智全則慧光生,慧光生則與道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無可忘,無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無情,惟一無二。

標簽: 師寶  玄中  大法師  皈依  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