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牡丹亭》本質上是不是一個先性後愛的故事?

作者:由 向向向向向太陽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16-03-16

樓上很多人反對題主的觀點,我認為《牡丹亭》主要寫的是一個用情之至的故事——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但是我認為,杜麗娘對柳夢梅的感情是先性後愛。

首先這兩個人是在夢中相遇,夢中兩個人明明沒有過多交集,杜麗娘就半推半就被柳夢梅抱起來強行打了一炮。

【 (生作牽衣介)(旦低問)那邊去生)轉過這芍藥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旦低問)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把領釦松,衣頻寬,袖梢兒摸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生強抱旦下)】

後來才得相思啊閨怨啊一病不起一命嗚呼然後還魂復生blabla這都是後話了……

書上都交代了是先性後愛,我不知道其他答主在反對什麼┐(─__─)┌

那我就來說一下杜麗娘為什麼會對柳夢梅因性而生愛。

我們知道杜麗娘她爸杜太守是個迂腐頑固愛惜名節的人,她的老師陳最良也就知道一心只讀聖賢書是個老學究酸文人。

在當時的那個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中,杜麗娘的性格和慾望是一直被壓抑著的,比如女孩子嬉戲打鬧,情竇初開之類等都是不被允許的。不得不好好讀書做女工,但是我們知道她一直是有一個愛玩想反抗的心的,所以才會偷偷去遊園。

弗洛伊德把大部分的夢都歸結為性慾,他也說夢是願望的達成,所以性慾被壓抑的二八少女在春天在自家花園做了一個春夢也是正常的。 在當時那個宣揚貞潔烈女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社會背景中,女子必須從一而終全身心地奉獻給自己的丈夫,所以知書達禮的杜麗娘雖然有一定的反抗禁慾的精神,但她也還是要認為女子一旦和男子發生了性關係,就應該此生只認定這一個人。

這也是我認為此劇存在保守的地方,杜麗娘並沒有被完全解放。

因為在夢中人的道德標準會變低,受社會規則的效力有限,所以杜麗娘無論是在一開始的遊園驚夢還是在後來成為鬼魂的時候,都是很少受外在禮教的約束。(這也是後來復生之後杜麗娘義正言辭拒絕和柳夢梅同床的原因,當時兩人還沒有成親,重生的杜麗娘不得不接受現實環境的約束)

在弗洛伊德《性愛與文明》的“處女的禁忌”中有一段話:環境與社會造成的一定社會阻力,使少女處處小心謹慎,不去與男子發生性關係。這就使她們對愛情的渴望受到阻礙,因此她們一旦衝破阻力,選擇了一個男性來滿足她的愛慾時,她便終身委身於他。

克拉夫特•伊賓把這種現象稱為“性之臣服”。

恰巧我在某學術專刊上看過明清時期對女子情愛的研究中也說到,在那個時代,女子的性和愛其實是分不開的,一般都是將二者混為一談的,畢竟在那個年代中,一般女子只能和自己的夫君發生性關係。

雖然只是一個春夢,但柳夢梅的確讓杜麗娘有了性體驗,即使是在夢裡,畢竟醒來了還記得住這個夢,現實生活中回味起這個夢的時候,杜麗娘因為從小受到的女德教育而不得不把自己一心託付給柳夢梅,但是這裡她不是被迫的,在杜麗娘看來這個男人給自己提供了第一次性體驗,這就是自己一輩子的男人,這在她的眼裡和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以及認知裡就是天經地義。

這就是杜麗娘的愛情觀。

就像紫霞仙子認定誰能拔出自己的紫青寶劍,誰就是自己的如意郎君一樣。

所以我認為,她是因為先性而後愛上柳夢梅的。

當然可能還是會有很多人跳出來反對我說我一派胡言,看了幾本沒有科學依據的心理學書就開始扯皮了……的確,《夢的解析》和《性愛與文明》不能代表科學,很多理論都只是弗洛伊德的一家之言,還有很多心理學家跳出來強烈反對。這些也是我自己狹隘的看法,上不了什麼檯面。

所以大家覺得有什麼不對或者有什麼看法歡迎交流指點。

反正你說了我也不會改┐(─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