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道德經第一章註釋

作者:由 forestlaw8088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3-01-09

第一章

一、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釋義

道,天地萬物之本原,創生天地萬物。我們所認識、所命名的道,只是道的表象而不是道的本體。道的本體,自本自根,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可名狀。

道生成天地之初,萬物混沌一片,不可命名,是為“無”。天地之後,孕育萬物,萬物分開,各歸其位,各成其形,各有其名,是為“有”。

萬物有變,而“無”“有”恆常。

以恆常的“無”,來觀察“道”無中生有的微妙,以恆常的“有”來觀察,萬物歸終的根本之“道”

“無”和“有”,道之所生,稱謂各有不同,“無”“有”相互作用是為“玄”。無中生有,從有歸無,萬物生長、迴歸,不斷往復,這都是道的作用之妙啊。

三、各家之言

1、《韓非子》:

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後衰者,不可謂常。唯夫與天地之剖判也具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謂“常”。而常者,無攸易,無定理。無定理,非在於常所,是以不可道也。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然而可論。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

2、《河上公章句》:

經術政教之道也。非自然長生之道。名,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非自然常在之名。

無名,為道。有名,為天地。

有欲,無慾,同出人心。

徼者,歸趣。

玄,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慾之人同受氣於天。

3、《王弼注》: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物造形,可識可見有形象之具體始事物,這都不是常。

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所以然,玄之又玄。

無,道。有,可識可見有形象的具體事物。

妙者,微之極也。萬物始於微而後成,始於無而後生。故常無慾空虛,可以觀其始物之妙。

徼者,歸終。

始與母,同出於玄。異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則謂之始,在終則謂之母。

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玄之又玄,不可得而謂之然,則不可定乎一玄而已。玄之又玄,眾妙皆從玄而出。

4、《道德經講義》([清]黃元吉):

朱子雲:道,猶路也,人人之所共由也。其實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公共之理,故謂之道。

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敝;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

一段太和元氣,流行宇宙,養育群生,此所以為萬物之母也。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一團元氣在抱是也;母者,天地既闢而後,一氣化生萬物是也。

玄者,深遠之謂

5、《四帝注》:

宋徽宗,常道常名,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莫知其始,莫知其終。

唐玄宗,無名者,妙本也。有名者,應用也。

宋徽宗,莊子所謂生天生地是也,未有天地,孰得而名之?

清世祖,凡天下之道,可以制行者,非真常之道也。凡天下之名,可以立言者,非道之名……正以有無兩者,非判然二物。同出入於自然之道,而特異其名耳。

四、重點解析

1、道是什麼?

有的解釋認為道是客觀規律,這樣的說法,其實是貶低了“道”的地位。可以稱之為客觀規律的有很多,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元素週期律,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狀況相適應的規律。而這些在老子認為,也都是“道”所創生的,道的地位要高於這些客觀規律。

道類似於,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中所認為的,第一推動者。它是世界的本原,它是創生萬物的第一動力,它自本自根。它超脫於經驗世界之外,無邊無界,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可名狀。

但“道”不是宗教的“神”,因為所有的宗教基本都來源於因果報應的信仰,善惡因果,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 而《道德經》中並沒有所謂的因果報應。

2、命名創造萬物。

對於道的創生過程,可以類似於盤古開天闢地的過程,混沌之初,後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之後又有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海、河流山川。

沒有命名,萬物混沌一片,有了命名,就有了此物和彼物之分。

莊子在《逍遙遊》裡說,名者實之賓也。

命名就意味著有了內涵,功效等“實”,這是可以顯化,可以被把握的。

《聖經·創世紀》裡寫道: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上帝的靈執行在水面上。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上帝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上帝就造出空氣……”

在《聖經》中,上帝也是透過命名來創造萬物的。

3、何謂妙

無中生有,即為妙。

妙,意想不到的好,不可把握的美,因果關係無法解釋得清楚。

量的積累,並不會帶來質上的必然突破,並不會必然達到 “妙”的狀態或結果。所謂的“妙”,隱含的是一種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妙”是不可捉摸的。

眾妙之門,則是道的作用下,不停地在無中生有,創生的奇妙,天地萬物各有所美,各有所妙。

4、何為徼

河上公,歸趣為徼;王弼,歸終為徼。

萬物復歸其根,即為徼。

從紛紛擾擾的天地萬物之中,迴歸本原的道。

《道德經》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

對於道,知道其存在就可以了。

道不可被言說,你可以知道TA的存在,無法把握TA,無法主宰TA,只能順應TA。

5、為謂“門”

“眾妙之門”的“門”,是實現外物與道的主動連線,生成無窮無盡的動力和可能性。

人容易受慾望的擺佈,馳騁追逐慾望而不能停止。在慾望滿足後的無聊,慾望無法滿足的痛苦之間來回搖擺,直至耗盡一生。

只有人站在慾望之上,自我觀照本心, 主動開啟道門,才會超越慾望所帶來的無聊和痛苦,不斷超越自我,擁有無限可能。

五、當下語境和現實之思考

1、人認識具有侷限性

不可言說的“道”的存在,說明人類的認識永遠都有一個天花板,始終都存在侷限性,是有限的。

人所認識的道和道的本體,存在著巨大鴻溝,二者永遠不可能重合。如果人的認識和道的本體重合,那麼也就等同於殺死了認識。

2、探索的樂趣

那麼,既然道不可知,我們修道的意義又在哪裡?

道,也許終其一生也無法得出答案,但我可以在探求答案的過程中,樂此不疲。

比如,苦戀,求之不得也許是痛苦的,但修道,不是為了“求”,也不是為了“得”。我不需要什麼結果,我也沒有定什麼目標,探索,探索本身就是最大的樂趣。

可知、未知,有用、無用,完全不知道一切會怎麼發展。人的思考永不停止,神奇的腦洞永無止境。

道不遠人,道也不是虛無縹緲,修道就是一個人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儘可能地做到極致,並願意為之努力一生,不管結果如何。

所謂的工匠精神,本質上是對於職業的敬畏感和使命感,與功利主義無關,與修道相似。

3、保持敬畏但不盲從

道,讓我們對於未知的領域保持敬畏之心。對於那些,看上去荒謬、毫無道理,毫無用處的事物,首先想到的是,我是不是被自己的執念框住了。

對於權威、神、科學,我會想這樣的認識和人,也只是一種相對的高度,而不是絕對的高度,權威的指點、神的喻示、科學的實證,如果不能為我所用,如果不能轉化為我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對我也是沒有意義。那種給權威、神、科學套上光環,不假思索地接受,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迷信。

4、“無”“有”修道的兩個維度。

“無”與“有”,實際上就是老子用了兩個維度來讓我們認識“道”。因為如果我們完全只是從“無”認識道,忽視事物,忽視存在,忽視整個世界,去領悟道,這是背道而馳。我們不能離開這個日常世界,我們要修行要領悟,都不能離開我們的生活,坐而論道,空談道,沒有任何益處。

“有”是“道”展現的另一個維度,這是最容易被困住的,修道當然要有一定的載體,有一定的技術路徑,但載體和技術路徑不是修道本身。同樣,修道也會有很多附加收益,但不能被附加收益所限制住。葛印卡講過的一個故事,當時葛印卡有偏頭痛,沒法醫治,聽說內觀可以醫治頭疼。他去了,老師知道他為了治療偏頭痛才來練習的就拒絕了他了,因為治療偏頭痛只是修煉內觀法能獲得的一個附加收益,而不是主要作用。修道也許對身體有好處,但修道不是為了身體健康而修的。

六、延伸思考

思考一:

道和本體界的相似性。

本體界,是康德提出的,他認為,感官不能擅自肯定能夠認識理智所能思維的任何東西。作為感官所不能認識的某種東西的自在之物的概念或本體,是一個極限的概念,它對感官說:這就是你的界限,不能越雷池一步;這就是你管轄區域的終點。你只能認識現象,而非現象界,即本體界、理智可以思維的世界,是你不能達到的。

而“道可道,非常道”的“道”,視之不能見,聽之不能聞,搏之不可得,也是對於感官認識“道”的否定,是不是和康德提到的“本體界”有著某種相似性呢?

思考二:

眾妙之門,也是心理分析之門,也是意識與無意識玄妙結合之門。你怎麼看呢?

思考三: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名作為名位、名分,以及節點,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又會有怎樣的啟示?

標簽: 萬物  天地  修道  本體  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