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如何學習朱東潤先生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

作者:由 麥小繹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2-11-13

如何學習朱東潤先生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麥小繹2022-11-13 06:43:17

如何透過這本書的原文閱讀來學習去分析作品中的各種意義、價值,包括思想與藝術方面?

如何用文學批評手段去鑑賞散文、詩歌、戲曲、小說呢?

如何學習朱東潤先生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2022-01-23 22:31:59

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是我國高校採用較多的中國文學史權威教材之一。作為該教材的學習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整理名校筆記,濃縮內容精華。本書每章的複習筆記均對本章的重難點進行了整理,並參考了國內名校名師講授該教材的課堂筆記。因此,本書的內容幾乎濃縮了經典教材的知識精華。

2.精選考研真題,鞏固重難點知識。為了強化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本書精選了部分名校近幾年的中國文學史考研真題,這些高校大部分以該教材作為考研參考書目。所選考研真題基本涵蓋了各個章節的考點和難點,特別注重聯絡實際,凸顯當前熱點。

3.補充典型題,提供詳盡答案。本書參考大量中國文學史相關輔導資料,針對每章的重難點補充整理了典型題,並給出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

本書嚴格按照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的章目編排,共分為10章,每章由兩部分組成:**部分為複習筆記,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為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精選詳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題,並針對該教材的重難點相應整理了典型題。

第1章 先秦部分

1.1 複習筆記

一、詩歌——詩經

(一)《詩經》簡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儒家“六藝”之一。相傳為孔子所編定,本只稱《詩》,後世才稱為《詩經》。

(二)《詩經》的思想內容

1.總體思想內容

《詩經》所收錄的大都是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它從各個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諸如周人的建國經過、周初的經濟制度和生產情況以及某些重大的政治歷史事件等。此外,詩經也對西周後期動盪混亂的政治局面、統治者的殘暴行為以及人民因此所遭受的痛苦等做出了尤為深刻的揭露。

2.具體思想內容

(1)記載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紂,是周部族起源、發展和立國的歷史敘事詩。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等。

(2)以冷嘲熱諷的筆調形象地揭示出奴隸主貪婪成性、不勞而獲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聲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顯示了奴隸制崩潰時期奴隸們的覺醒。如《魏風·碩鼠》、《魏風·伐檀》等。

(3)征夫思家戀土和對戰爭的哀怨。如《小雅·何草不黃》、《豳風·東山》、《唐風·鴇羽》、《小雅·采薇》等。

(4)表現了思婦對徵人的懷念。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時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戰爭徭役給人民帶來的無窮痛苦和災難。如《王風·君子于役》、《衛風·伯兮》等。

(5)表現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如《秦風·蒹葭》、《鄭風·溱洧》、《邶風·靜女》、《王風·采葛》、《衛風·木瓜》、《召南·摽有梅》、庸風·柏舟》、《鄭風·將仲子》等。

(三)《詩經》分類

《詩經》現存305首,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1.《風》主要是民間樂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

2.《雅》分為《小雅》和《大雅》,主要是士大夫等所作的宮廷樂歌,共105篇。

3.《頌》包括《周頌》,《魯頌》,《商頌》等,是宗廟用於祭祀的樂歌,共40篇。

(四)表現手法

根據不同內容的需要,分別採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1.賦:是直接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

2.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

3.興:藉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往往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它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

(五)諷是人們對於詩歌社會作用的主要認識

1.諷佔多數。這不僅反映了《詩經》的實際情況,而且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可以說,在階級社會里,諷是人們對於詩歌的社會作用的主要認識。

2.這個認識不但是《詩經》中的大量諷刺詩所由產生的思想基礎,而且也是當時社會上的一種帶有普遍性的認識。當時社會已公認諷刺是詩歌的主要職能。

3.這個認識一直貫穿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歷代進步詩人,推動歷代進步詩論,促進了大量具有諷刺意義的作品產生。荀子、司馬遷、劉勰等都認識到了諷產生於憤。自居易的諷諭詩和詩論是這個傳統的發展。

(六)美刺說

1.《詩經》中少數作者明確寫出了寫作目的和寫作動機,表達了自己諷刺或讚歎的情感,如《魏風·葛履》、《小雅·四月》等經過漢儒說詩以後,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這就是美刺說。

2.美刺說反映了我國**批詩人對詩歌的樸素認識,奠定了我國早期詩歌現實主義的基礎,意義深遠,影響巨大。

(七)版本

1.今文經學:申培的魯詩、轅固生的齊詩、韓嬰的韓詩,現皆亡佚,僅存《韓詩外傳》。

2.古文經學:毛萇的毛詩(毛萇詩說,為西漢時人毛亨所授,故稱亨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盛行於東漢以後。今所傳者即為《毛詩》。

(八)《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1.從內容、思想傾向、抒情特點等諸方面來看

(1)《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

(2)《詩經》中的詩歌,除了極少數幾篇,其餘完全是反映現實的人間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經驗;

(3)《詩經》在總體上,具有顯著的政治與道德色彩;

(4)《詩經》的抒情詩在表現個人感情時,總體上比較剋制,因而顯得平和。

2.從語言形式、表現手法等方面來看

(1)《詩經》的基本句式以四言為主,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等句式。但雜言句式所佔比例很小。當時演唱《詩經》的音樂旋律都比較平穩簡單。

(2)漢代以後,四言詩雖斷斷續續一直有人寫,但已不再是一種重要的詩型了。反而在辭賦、頌、贊、誄、箴、銘等特殊的韻文文體中,運用得很普遍。

(3)語言樸素優美,韻律和諧。寫景抒情都富於藝術感染力,對後代文學有很深遠的影響。

二、散文

(一)歷史散文

1.尚書

(1)簡介

《尚書》,也稱《書經》,是關於中國上古歷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其中所記大多是有關政治的一些言論和史事,有的出於當時史官的記錄,有些是根據史料的追述。西漢初存二十八篇,相傳由伏生口授,用漢時通行文字隸書抄寫,是為《今文尚書》,《堯典》為其中的一篇。偽《古文尚書》把下半篇分出,並加二十八字,作為《舜典》。

(2)特點

①就文學而言,《尚書》是中國古代散文已經形成的標誌。

②就文字內容而言,《尚書》所記基本是誓、命、訓、誥一類的言辭。文字詰屈艱深,晦澀難懂,“周誥殷盤,詰屈聱牙”,即指這個特點。有少數文字比較形象、朗暢。

③《尚書》標誌著史官記事散文的進步:a.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聲氣口吻;b.有些篇章注重語言的形象化以及語言表達的意趣;c.有些篇章注重對場面的具體描寫。

(3)思想傾向

①總的來說,是以天命觀念解釋歷史興亡,為現實提供借鑑;

②這種天命觀念具有理性的核心: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4)要旨

《尚書》相傳為孔子整理、選編成一百篇,後經秦代焚書,損失很大。

該書要旨:

①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聖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於虐政,備受痛苦。為救危世,感化當世人君,史官作《書經》一書,希人主得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堯、舜、禹、湯、文、武之治。因此,闡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書》的**要旨。

②在明賢臣事君之道

周室東遷之後,人臣之事君,遠不如往古,亂臣殺君之事屢見不鮮。史官作《周書》,記古賢臣事君之道,以使後世取法。

(5)《尚書》記載的文學理論

《尚書》記載了中國早期的文學理論,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本文內容節選自恆朝教育網,完整版見下圖。

如何學習朱東潤先生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

站內搜尋朱東潤即可呈現內容

如何學習朱東潤先生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2022-03-16 01:31:39

本書嚴格按照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的章目編排,共分為10章,每章由兩部分組成:**部分為複習筆記,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為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精選詳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題,並針對該教材的重難點相應整理了典型題。

第1章 先秦部分

1.1 複習筆記

一、詩歌——詩經

(一)《詩經》簡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儒家“六藝”之一。相傳為孔子所編定,本只稱《詩》,後世才稱為《詩經》。

(二)《詩經》的思想內容

1.總體思想內容

《詩經》所收錄的大都是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它從各個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諸如周人的建國經過、周初的經濟制度和生產情況以及某些重大的政治歷史事件等。此外,詩經也對西周後期動盪混亂的政治局面、統治者的殘暴行為以及人民因此所遭受的痛苦等做出了尤為深刻的揭露。

2.具體思想內容

(1)記載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紂,是周部族起源、發展和立國的歷史敘事詩。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等。

(2)以冷嘲熱諷的筆調形象地揭示出奴隸主貪婪成性、不勞而獲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聲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顯示了奴隸制崩潰時期奴隸們的覺醒。如《魏風·碩鼠》、《魏風·伐檀》等。

(3)征夫思家戀土和對戰爭的哀怨。如《小雅·何草不黃》、《豳風·東山》、《唐風·鴇羽》、《小雅·采薇》等。

(4)表現了思婦對徵人的懷念。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時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戰爭徭役給人民帶來的無窮痛苦和災難。如《王風·君子于役》、《衛風·伯兮》等。

(5)表現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如《秦風·蒹葭》、《鄭風·溱洧》、《邶風·靜女》、《王風·采葛》、《衛風·木瓜》、《召南·摽有梅》、庸風·柏舟》、《鄭風·將仲子》等。

(三)《詩經》分類

《詩經》現存305首,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1.《風》主要是民間樂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

2.《雅》分為《小雅》和《大雅》,主要是士大夫等所作的宮廷樂歌,共105篇。

3.《頌》包括《周頌》,《魯頌》,《商頌》等,是宗廟用於祭祀的樂歌,共40篇。

(四)表現手法

根據不同內容的需要,分別採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1.賦:是直接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

2.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

3.興:藉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往往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它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

(五)諷是人們對於詩歌社會作用的主要認識

1.諷佔多數。這不僅反映了《詩經》的實際情況,而且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可以說,在階級社會里,諷是人們對於詩歌的社會作用的主要認識。

2.這個認識不但是《詩經》中的大量諷刺詩所由產生的思想基礎,而且也是當時社會上的一種帶有普遍性的認識。當時社會已公認諷刺是詩歌的主要職能。

3.這個認識一直貫穿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歷代進步詩人,推動歷代進步詩論,促進了大量具有諷刺意義的作品產生。荀子、司馬遷、劉勰等都認識到了諷產生於憤。自居易的諷諭詩和詩論是這個傳統的發展。

(六)美刺說

1.《詩經》中少數作者明確寫出了寫作目的和寫作動機,表達了自己諷刺或讚歎的情感,如《魏風·葛履》、《小雅·四月》等經過漢儒說詩以後,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這就是美刺說。

2.美刺說反映了我國**批詩人對詩歌的樸素認識,奠定了我國早期詩歌現實主義的基礎,意義深遠,影響巨大。

(七)版本

1.今文經學:申培的魯詩、轅固生的齊詩、韓嬰的韓詩,現皆亡佚,僅存《韓詩外傳》。

2.古文經學:毛萇的毛詩(毛萇詩說,為西漢時人毛亨所授,故稱亨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盛行於東漢以後。今所傳者即為《毛詩》。

(八)《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1.從內容、思想傾向、抒情特點等諸方面來看

(1)《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

(2)《詩經》中的詩歌,除了極少數幾篇,其餘完全是反映現實的人間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經驗;

(3)《詩經》在總體上,具有顯著的政治與道德色彩;

(4)《詩經》的抒情詩在表現個人感情時,總體上比較剋制,因而顯得平和。

2.從語言形式、表現手法等方面來看

(1)《詩經》的基本句式以四言為主,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等句式。但雜言句式所佔比例很小。當時演唱《詩經》的音樂旋律都比較平穩簡單。

(2)漢代以後,四言詩雖斷斷續續一直有人寫,但已不再是一種重要的詩型了。反而在辭賦、頌、贊、誄、箴、銘等特殊的韻文文體中,運用得很普遍。

(3)語言樸素優美,韻律和諧。寫景抒情都富於藝術感染力,對後代文學有很深遠的影響。

完整版來源:

智讀學習網

標簽: 詩經  詩歌  內容  考研  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