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作者:由 幽徑陶然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2-09-15

今天早上,小編在一鴨脖店聽到一真實的笑話,說有兩個老漢今早在莜麵店,

因為急著買莜麵而發生爭執的事。如果是外地的朋友或者不瞭解呼和浩特當地風俗的朋友,

或許真的會覺得此事可笑,現在物質文明如此發達的時候,

還會有人為爭口吃食兩爭執,簡直是可笑。

但如果是瞭解青城的朋友,就會覺得此事不會那麼可笑了。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正月初十,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有老鼠娶親,要吃莜麵的習俗。也有人說初十是“莜麵節”。

這個民間的傳說一直延續至今,到了每年的正月初十,

呼和浩特很多市民都要吃一頓莜麵。

據說,人們這一天吃莜麵,可確保家中一年風調雨順,

生活在鄉下的農民,則會有個好收成。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莜麵在中國已有五千年的歷史,是內蒙古三件寶之一,

提起莜麵,許多人也許不知其為何物,但說起燕麥,卻是盡人皆知。

其實莜麥即燕麥,莜麵即燕麥粉。

到清代初期,呼和浩特地區大面積耕種,享有“陰山莜麥甲天下”的美稱。

相傳,清代康熙皇帝遠征噶爾丹,在歸化城(如今的呼和浩特舊城)吃過莜麵,給予很高的評價。

乾隆年間,莜麵作為進貢皇帝的食品被送往京城。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正月初十,你吃莜麵了嗎?

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交城山》中,

有“交城的大山裡,沒有那好飯菜,只有莜麵卷還有那山藥蛋”的歌詞,

生動地描述出山區人民的食俗風情。

莜麵有五大系列,蒸、炸、氽、烙、炒,共有數十個品種,

其中蒸莜麵常見的就有有窩窩、餘餘、鈍鈍、餃餃、金棍、丸丸等各具特色17種做法。

在內蒙古、山西等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三十里的莜麵,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白麵餓斷腰”。

意思是,人們吃了莜麵(莜麥製成)後,可以走三十里的山路;

吃了黃米糕(黃米制成)能走四十里的山路;

而吃了白麵做的食物,走二十里路就已經餓得直不起腰來了。

呼市人也常說,莜麵不能吃到撐,因為後勁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