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作者:由 旋仔聊籃球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2-01-15

跑位如同人體的血液迴圈,在籃球場上沒跑位便沒機會。

從籃球誕生的第一天起,跑位便無形地存在著。會打球但不會跑位的球員不是一名好球員。

每個球員都有他們的投籃熱區,如何在投籃熱區中找到高效的出手機會是一項團隊化的工作

。好的跑位能讓做掩護的隊友價值最大化,能創造輕鬆取分的機會,在關鍵時刻一劍封喉。往哪兒跑?怎麼跑?是一門高深的籃球哲學。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跑位的基本理念

跑位最重要的,不是為了得分,而是讓自己的能力為團隊所用

。在合適的時機和位置創造出更好的進攻機會。空手跑位的球員獲得的關注不如那些“一手持球打天下”的球員,但教練們最明白他們的價值。

對控球者而言,一名傑出的控球者往往不是運球技巧多麼出神入化,而是懂得出球

。內線卡住位置了就喂,投手跑出機會了就傳,盡其所能地啟用全隊的得分火力。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35歲的詹姆斯仍在領跑三雙榜

無論戰術配合的變化多麼複雜,萬變不離其宗的跑位戰術有4種:

掩護配合、傳切配合、策應配合和突破分球配合

。目前,變化最小的一個就是相對純粹的突破分球,他們把自己當做靶子一樣突入禁區

吸引對手注意力後形成傳球機會。傳球機會是如何產生的?來源於他們在訓練場上不斷練習的戰術,有球員和持球人一併殺往籃下,有球員遊走到外線,考驗的就是跑位的藝術。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戰術被時代賦予了不同的定義,由技術特點截然不同的球員在場上呈現出來。21世紀初期,強如“大鯊魚”奧尼爾,也需要湖人球員的無球跑位來拉開空間,創造籃下碾壓式單打的機會。我們正處於一個更強調換防、機動性以及外線投射的時代,跑位,作為籃球運動中最基礎的理念同樣在發生變化。

掩護配合:盧卡

-

東契奇如何利用體型打好擋拆

1922年,一名叫內特-霍夫曼的籃球運動員寫了一本名為《科學籃球》的書,並在書中嘗試用專業的籃球術語來闡述這項新興運動的方方面面。在他的“第8號執行戰術”中闡述了擋拆的原始定義:

透過干擾持球防守人位置的擋拆戰術,給進攻球員創造直通籃下的空間

。通俗來理解,就是由一名球員充當“障礙物”來製造進攻錯位。

本賽季,擋拆戰術執行得最多的球隊就是達拉斯獨行俠和波士頓凱爾特人。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觀籃球史,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擋拆戰術開始在賽場上流行,但尚未形成明確的章法。

約翰-斯托克頓和卡爾-馬龍是第一對真正把擋拆戰術提升至主要進攻手段的黃金組合。

馬龍是大前鋒位置上的傳奇得分手,掌握面框、背框,持球打和空切等一系列組合技,爵士擋拆的主要目的就是製造錯位來為馬龍創造更多得分機會。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在這對經典搭檔展示了擋拆的諸多可能性後,太陽隊則延伸出了一個更快的版本:7秒快打旋風。相比於爵士二老,太陽隊的擋拆更多地以2屆MVP納什為核心,利用他的突破和投射威脅來吸引防守,為小斯和其他三分射手(馬里昂、貝爾)創造得分機會。

在這一階段,教練已經更多地用優質三分射手來創造球場空間,更加接近現代的擋拆風格。而

現代籃球體系的另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持球人正在變得越來越高大,盧卡-東契奇2米01的身高和超100公斤的體重會迫使防守人改變策略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面對擋拆,第一種防守策略是防守球員選擇繞過掩護牆去追防

東契奇的處理方式是在擋拆後用體型卡住上來追防的球員,讓他處在身後或側面的位置

。此時掩護人往籃下跑,對方內線防守人必須在補防東契奇和保護籃下中做出抉擇。

近三個賽季,換防成了聯盟中應對擋拆的主流模式

。介於體型的優勢,一種更簡單粗暴的創造“空位”的方式出現了:利用假動作騙過防守球員後用後撤步投籃完成終結。面對小個陣容的球隊,東契奇的身高能讓他獲得足夠的空間和傳球視野。面對換防,小個後衛可能會宣告一次擋拆戰術的失敗,而東契奇則可能借助身材和技術上的優勢將其完成。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高大型持球人的影響對防守人帶來更強的衝擊

,而像盧卡東契奇面對對方的前鋒甚至內線的時候,身材也並不吃虧。這給了他更多的一對一選擇,讓“假掩護”變得更有優勢。

在東契奇持球進攻時,隊友伺機而動假裝從底角或是側翼走上前去掩護持球人,再快速向外線拉開

。給東契奇提供更充分的啟動空間的同時,又不必擔心他會在對面鋒線和內線的錯位防守下吃虧,豐富了戰術靈活度,讓角色球員更加自在。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傳切配合和策應配合:新老風格內線的對決

傳切和策應這2大類配合可以放在一起來說,這兩項配合對於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極高的跑位要求。但又存在細微的差別:

傳切配合是進攻隊員利用傳球、切入的技術組成簡單配合,透過不停地移動和恰到好處的傳球來製造機會

對於選擇切入的球員來說,時機非常重要。抓住防守上的破綻完成得分。而傳球人則要負責吸引防守,同時利用假動作轉移視線,為隊友創造接球機會。科爾的傳切體系讓勇士隊的比賽打得行雲流水,場上5名球員得以全部參與到進攻中來。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策應配合指由一名進攻球員來做軸,其他球員圍繞軸心跑位

。這一戰術在本賽季的典型例子就是約基奇和他的掘金隊。作為一個有著細膩手感的歐洲中鋒,約基奇在場上就是個超級軸心。出色的身高臂展和傳球嗅覺讓他場均送出6。8次助攻。

在戰術體系中,策應和傳切通常被放在一起。有了軸心後,球員只有不斷地移動來牽制防守,最有利的空位機會才能被創造出來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比如當年打得行雲流水的國王隊,不少老球迷還記得那個戰術的名字:普林斯頓,和他們的主教練阿德爾曼。

普林斯頓體系的核心在於需要有一個會傳球的高個內線(比如韋伯)在罰球線附近做軸,其他4名球員拉開空間圍繞軸心跑位

。擋拆、反跑和傳切,要想進攻打得流暢,所有球員都要具備水準以上的投籃和傳球能力。透過無數掩護和跑動來尋找內外線的機會。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而現在,已經沒有球隊在使用正統的普林斯頓體系了。

作為21世紀初期傳切、策應打法的集大成者,普林斯頓體系被摒棄,在於對中鋒的要求實在太高

。另外,繁密的穿插跑位更是對球員的傳球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現階段有細膩傳球能力的內線是在稀缺,想打出花樣實在太難。

金州勇士的升級版本:

少數能夠滿足這一打法要求的就是5年3個冠軍的金州勇士了

格林扮演了其中的軸心位置,但體型更小,在防守端的機動性更強。

這樣的軸心只是勇士隊戰術體系下的重要一環,但絕非是唯一的核心支柱。

說白了,勇士隊的傳切和策應都更接近籃球的本質:把球放進籃筐。不拘泥於普林斯頓的大框架,而是追求極致的效率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在前幾個全員健康的賽季,格林最大的作用就被球迷戲稱為“弧頂發牌”的軸心站位。由格林在弧頂持球觀察,其他球員透過不斷的掩護和繞掩護找機會。即便是進攻水準逐年下降,但格林的傳球功底還是能確保在出機會的時候及時輸送到位。

但沒有了格林做軸,勇士還保留了其他進攻手段:庫裡持球擋拆,被包夾後傳給優秀的二傳手(伊戈達拉、格林、利文斯頓),由他們再傳給內線或射手完成終結。或在關鍵時刻直接擺出5小陣容推反擊,瘋狂地尋找三分球機會,這在過去是他們關鍵時刻的制勝戰術。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掘金隊:愛傳球的約老師是普林斯頓體系的“繼承者”嗎?

相比於曾經的宇宙勇,拿掘金隊來對比策應和傳切體系的變化更加合適。

全隊5人得分上雙,最高分的約基奇也就將將20.8分,全隊26.5次助攻全聯盟第4,13.59次失誤卻只排在聯盟24位

。這不就是一個現代版的普林斯頓嗎?約老師目前會長傳球快攻,懂弧頂策應,在擋拆後可以外移做遠射,遇到小型內線能在籃下強吃對手,一手把掘金帶到現在的高度。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而掘金隊遇到的困難則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籃球風格變化。

掘金隊目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效率還不夠高,

他們的整體命中率處於聯盟第6的位置,但得分只在第18位。

掘金隊的三分出手和命中都在聯盟的25名開外,約基奇搭上了一幫不怎麼擅長遠射的外線球員,進攻在各路三分大隊的對比之下就顯得讓人著急了。

目前為止,掘金隊的勝場建立在他們還不錯的防守效率上,約基奇利用體型去延堵傳球路線,鋒線群積極輪換來補上籃下防守的空檔,而一旦遇到快船隊這樣的超級進攻強隊,掘金隊的對轟就跟不上了。跑位能夠創造出來的機會,還要結合球員的個人能力來看。在效率至上的時候,追求過於精細化的跑位卻沒法在高效的得分領域(籃下、三分)貢獻太多,就很容易出現關鍵時刻啞火的局面。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跑位的變化,創造出更大的進攻空間

時代交替,新生代的球員們從前輩那裡接過權杖,用自己的籃球方式統治比賽。

金州勇士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球隊開始追逐三分球,隨之帶來的是利用跑位來創造出更大的進攻空間

。經過對比可以得出幾點變化:

一、更高大的持球人正在改變擋拆藝術

以往,運球、傳球和控場的活往往是交到傳球優先的後衛手中,像克里斯

-

保羅、拉簡-隆多和洛瑞這樣的控球者。儘管有魔術師這樣的先例,但身高超過2米的控球者仍是少數。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隨著各位置逐漸模糊,球隊開始發現大個控球者的好處:視野開拓不容易被限制、身高臂展更有利於出球、在對抗上佔據優勢,面對傳統的陣型時候能形成天然的錯位優勢。於是,東契奇、西蒙斯這樣的控球者開始佔據舞臺的中心位置。

他們更難被限制,能夠輕鬆製造出一對一得分的機會

而掛一下就走的假掩護開始流行起來

二、內線球員做軸心的戰術不再流行,但傳切、策應的戰術思想被更多球隊融合

內線球員逐漸成了吃餅和防守的角色,內線做唯一軸心打傳切和策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目前,內線軸心的作用在於增添更多的戰術可能性。在內線軸心,其他4名球員圍繞軸心跑位,做掩護和繞掩護找機會之外,更多的戰術體系被融入進來。無論是哪種體系,人動球動,內線策應,空切,無球跑位等戰術已經成為現代籃球戰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了。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換句話說,純粹的普林斯頓或三角進攻已經不存在了,但這兩種戰術的影響卻無處不在

三、無論哪種跑位,三分球的比例正在加大

在近幾個賽季總是不乏這樣的聲音:三分球太單調了或者三分球讓比賽變“軟”了,但三分球的上分速度之快又讓教練們不得不做出改變,這是必須要做的妥協。當馬刺隊或者灰熊隊都開始投起了三分球,就知道這樣的大勢已經不可阻擋。

在這樣的環境下,中投被認為是一種低效的選擇。除了在樣本更少的季後賽舞臺上發揮出一錘定音的作用外。常規賽,為中距離和其他2分投籃制定的跑位戰術幾乎難尋蹤影,同樣是2分,幹嘛不走籃下呢?而投籃則優先選擇三分球。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這就給跑位做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們要在三分線外和籃下油漆區快速做出抉擇。透過繞掩護的方式來擺脫防守人,然後到三分線等傳球,再抓住機會快速出手。現代的進攻體系下,已經很難有球隊主動放棄對三分球的探索。以往的跑位主要集中在三分線內,而現在在三分線附近及以外的跑位大幅度增加起來。

是球員們改變了環境,還是環境改變了球員。

NBA的規則一直在變化,聰明的球員懂得順勢而為,而強勢的、跨時代的球員則促使聯盟改變風格,比如奧尼爾之於籃下進攻,庫裡之於持球三分進攻。

其實,NBA的主題從未變過,追求更高效的產出一直是各球隊的核心追求,而跑位的變化正是最能反映出這些變與不變的“歷史年輪”。

標簽: 球員  傳球  戰術  內線  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