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52歲中年人痛哭,悲哀的是,老人活得長壽,會讓全家人一起受苦

作者:由 舒山有鹿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2-05-05

52歲中年人痛哭,悲哀的是,老人活得長壽,會讓全家人一起受苦

01

自古以來,人們都有這三個追求:大富大貴,多子多福,長壽到老。

有錢,有壽命,也有後代,那人生還有什麼不圓滿的呢?只不過,這三個追求,就一定代表了幸福嗎?

這世上沒有一件事是絕對的,一切都是相對的。哪怕是錢財、壽命和傳宗接代,也不一定就代表了“有福氣”。

《莊子》中有言:“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

兒子多了,我們所懼怕的東西就多了;人一旦富貴了,所惹來的麻煩會更多;人活得長壽了,也許就只剩下恥辱了。

前面兩點還能理解,可為什麼人活得長壽了,就只剩下恥辱呢?

一個人,如果足夠長壽,身體卻不健康,那他就只能越活越痛苦了;一個人,如果壽命特別長,卻只能臥病在床,根本不能自理,那他又怎麼可能活得幸福呢?

長壽,不一定代表了幸福,一切都需要“辯證”地來看待。對於一直受苦的老年人來說,他們會感覺到,不僅自己在受苦,就連家庭, 也在逐漸地變窮,這才是全家的悲哀。

52歲中年人痛哭,悲哀的是,老人活得長壽,會讓全家人一起受苦

02

52歲中年人痛哭,父親一直受苦,晚年真的悽慘。

陳大伯今年已經77歲了,臥病在床已經有15年的時間了,不僅不能自理,而且連翻一下身子都成問題。這,讓他活得特別痛苦。

陳大伯膝下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大兒子陳先生一直以來都照顧父親,不僅出錢出力,還端屎端尿,特別辛勞。而弟弟和妹妹,很少來照顧父親,有些時候就連逢年過節也不回來一次,令人心寒。

其實,在陳大伯剛臥病在床那幾年,他的老伴還在,所以陳先生的壓力也不算太大,那兩個弟弟妹妹也表現得比較孝順。

可是,

老伴在陳大伯68歲那年就離開了,這讓本就不是“一條心”的家庭直接分裂了。

沒辦法,一切的重任,只能由大兒子來承擔。

父親臥病在床,讓大兒子特別揪心。每當他看到父親動彈不得,也說不了話,甚至身體的疾病越來越多,他自己也感同身受。

有一次,陳先生跟妻子說了這麼一番話:

“等我老了,如果也像父親一樣臥病在床,不能自理,連翻身都成問題,一直受到病痛的折磨,那我希望你們不要管我了,讓我痛痛快快地離開就好,不想像父親一般一直受苦了。”

聽了丈夫的話後,妻子也感慨,人到晚年,如果不能自理,再長壽,又有什麼意義呢?

52歲中年人痛哭,悲哀的是,老人活得長壽,會讓全家人一起受苦

03

直到今時今日,77歲的陳大伯依舊只能躺在床上,不僅見不到外面的太陽,身體也動不了,除了眼睛能轉一轉。看著那枯瘦的身體,實在讓人心疼。

更何況,

由於在床上躺了十五年,陳大伯的後背已經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爛肉,只要他平躺著,爛肉就會跟衣服粘在一起,場面特別淒涼。

有些時候,人老了,也許就是不幸的開始。

我們看看陳大伯這一家子的人就明白了,只有陳先生一直照顧著他,而二兒子和三女兒都離他而去,生動詮釋了什麼叫

“久病床前無孝子”。

沒有孝子就算了,連自己的病痛也在增多,不是這裡出現了問題,就是那裡躺出了爛肉。如此,才是

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打擊。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此折磨下去,才是人到晚年最淒涼的一件事。

有些病,是有錢也治不好的。但是,如果這個家庭沒有錢,那全家都得受苦。這一點,我們只需要看看農村的老人就知道了。

農村的老人,沒有錢,也沒有資源,那他們臥病在床,只能一邊承受著貧窮的無奈,一邊忍受著周身的病痛 。

這,還有幸福可言嗎?

52歲中年人痛哭,悲哀的是,老人活得長壽,會讓全家人一起受苦

04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人老了,如果真的臥病在床了,治不了了, 也許痛快離去,短暫受苦,才是最好的結果。

反之,不能痛快離去,而是承受著持續的病痛折磨,非但老人家遭殃了,就連全家也會越活越憂愁。碰上沒錢的家庭,也許就直接返貧了。

生活中有這麼一句話:

“富貴和貧窮,往往只隔著一張病床的距離。”

當然,對於老人來說,

幸福和痛苦,同樣也隔著一張病床的距離。

在這個世上,最幸福的,莫過於既長壽,又健康的老人。而最幸運的,莫過於既長壽,又痛快而去,且不用受苦的老人。

自古以來,我們都有一個說法,叫做“善終”。

到底什麼才是善終呢?

那就是無疾而終。沒有疾病的折磨,自然就離開了,那才是人到晚年最好的結果。

52歲中年人痛哭,悲哀的是,老人活得長壽,會讓全家人一起受苦

想起這麼一句話:

“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來源於各種極端的摻雜,最後讓人逐漸遭殃。”

過分長壽,是一種極端。臥病在床,病痛增多,也是一種極端。這兩種極端摻雜在一起,會讓整個家庭都崩潰。

文/舒山有鹿

標簽: 臥病在床  長壽  大伯  受苦  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