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0113 歷史人物評析《千古名相李斯》

作者:由 小沫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1-01-13

一個月的吃飯時間,《大秦賦》兩倍速也看到了27集,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的沫小姐想聊聊近幾集出現的一個高光人物——千古名相李斯。

李斯是荀子門徒,能從一個小地方的小人物逆襲成一統六國的丞相,每一步都正好踏準點,真是很值得借鑑。有人說性格即命運,李斯從走上政治舞臺到腰斬落幕就很有這種性格決定論的宿命感,都說性格從言語行為中見出,我們今日就從他留給世人的幾句話來看一看這位千古名相的人生吧。

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

李斯的這句話通俗點來說就是:“卑賤是人生最大的恥辱、貧窮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長久處於卑賤和貧窮境地,反諷富貴,以自託於無為來自我安慰,是無能者的表現,決非有志之士。”可見李斯的思想更接近於現代商品社會的思想,“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再深入翻譯一下就是“沒錢裝什麼清高?”實話說,斯哥很耿直,我挺喜歡的。

以人徹己,則己貴而人賤;以己詢人,則己賤而人貴。

——李斯

翻譯出來很有些PUA的感覺。意思是說“如果讓別人為自己獻身,那麼自己尊貴別人卑賤;讓自己為別人獻身,那就是自己卑賤而別人尊貴”。此時的李斯已經有非常完整的思想體系,這種大實話很有現代管理者的特點,《大秦賦》裡稱之為“帝王心術”。細思一下,真是很有道理。人們會記住白起、記得孫臏,誰記得大頭兵了?沒有的。。。。。壓榨剩餘價值的事兒,古代人玩得比我們高明多了。“視眾人如草芥、一將功成萬骨枯”這種直接而功利的思想,是一個人脫開一切束縛,直奔高位的必經思想之路。

從以上兩句李斯的名言來看,就知道出身寒門的人,若想逆襲,就不可能是個謙謙君子……君子之修養,很難從凌厲的鋒芒中出來,就如同沒錢沒閒,淑女頓時大風吹一樣……有錢有閒,這個人才能從容,優雅,謙謙風度……

迴歸正題 李斯是個真正有大才的人,一個人的才華與這個人的性格相結合,就決定了他的思考和做事的方式,這也是李斯性格的限制和侷限。少年時期形成的世界觀,對未來的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決定了所呈現的視野也會千姿百態。所以一個從底層上來的人,它的悲慘之處需要見識到足夠的人性之惡,到達新層次之後才會緩慢的相信善;一個純粹自私、功利的人,對於人性陰暗面極致的放大,就註定不相信人的道德力量,李斯正是如此。這種“極度法制”的治國方式,與其師荀子背道而馳。

荀子認為“汝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謂仁義者,大便之便也”。李斯卻認為“非以仁義為之也,以便從事而已”。可見在荀子的治國方略裡,“仁義”是主要的,而在李斯看來的,一國的強大,與仁義沒有關係。

我們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仁義是一種軟實力,是屬於道德約束的範疇,屬於人心教化,而法治是約束人行為最後的防線。這如陽明先生說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意義一樣。全靠法,是解決不了整個社會所有問題的,一個社會的良好發展, 必然離不開“仁義”二字。

我們打個比方,李斯的治國方略,就像是毛坦廠的高考模式,一切向分數看齊!短期之內是沒問題的,但如果人時刻都像高速運轉的機器,是要出大問題的。所以職業經理人李斯在短期實現了人口、收入和地盤翻番,但過度強調法的作用,嚴刑峻法,讓龐大的王朝沒有了緩衝,陳勝吳廣就出現了……

李斯的結局很慘,誅三族,同其子一起腰斬,真可謂其興也焉,其亡也忽。做人的風險,是不怕愚鈍,就怕太坦蕩。用我們現代話說,就是使用者畫像過於清晰,容易被資料化。知道弱點,人就有突破口,所以指鹿為馬的趙高僅僅是給李斯分析了一下大公子扶蘇繼位之後的情形,李斯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背叛先王,不得不說,這真是報應。

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李斯《諫逐客書》

說的多麼好聽的一句話。但熟悉李斯的性格之後,我們就知道了,他這麼說,是用來要求別人的,自己可沒有這麼忠心,所以呢,聽其言不如觀其行。有些人看似滿口仁義道德,但做出來的事就不那麼漂亮了……哈哈哈,我怎麼感覺在給自己在挖坑……【手動狗頭】

迴歸正題,所以我們看到李斯的私,是貫穿他整個世界觀的,做人如此,治國亦如此。過度強調蕩平六國的速度,一口氣吃撐了……我記得曾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寫過“戰爭征服肉體容易,征服人心極難”,所以秦統一雖符合歷史大勢,但很不幸,文化認同、身份認同這些軟性的東西沒有跟上來,急進之後的王朝很快沒落,可見凡事過猶不及。這裡想到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易經》中有講“居中為吉”,這種東方哲學獨有的辯證論,真的是大智慧。

對自己境遇的不甘、對命運的不妥協,讓李斯走出了一條逆襲之路。李斯是個難以說清楚的人物,大善大惡不足以形容、大智大愚也不足以辨別。中國的大一統是他不容抹煞的功勞;做人太精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說的也是他。對於不同出生的人來說,底牌的不同,造就的行為和性格就不同,人生觀從來都是都沒有對錯之分。

問斬之前,李斯說了這樣一句話: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答曰:東門牽犬,豈可復得?

小沫

01/13

標簽: 李斯  卑賤  仁義  性格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