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王路:李逵之娘

作者:由 王路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17-08-22

李逵家裡有三口人:李逵,大哥,娘。

李逵的大哥李達,應該也是光棍。因為每次給娘送飯都是自己,沒聽說有老婆和孩子。過去有錢人家娶妻早,沒錢人家娶妻晚。像鄆哥的老爹,也是因為家窮,很晚才有鄆哥。

李達給人做長工,不在家裡吃飯,家裡也不做飯。他娘吃的飯,是李達從外頭用罐子拎回來的。

這天,太陽已經平西了,是秋天,大概晚上五六點鐘,李逵他娘坐在床上唸佛,門響了。

《水滸》這本書,喜歡黑佛教,像魯智深這種人,殺人放火,是被傳說為有慧根靈性的。李逵的娘,白天還在唸佛,夜晚就被老虎吃了。雖然未嘗不是一種往生方式,然而在世俗看來,畢竟不能算善終。

這麼窮的家,平常是不會來客的。到了快吃飯的點兒,門一開,李逵他娘就問:“是誰人來?” 很奇怪。

正常情況,肯定是李達來送飯。他娘眼睛又瞎,看不見,為什麼一聽門聲,就知道不是李達?李逵也只是“推開門”,不是一腳把門跺開。

門是沒鎖的,老太太又看不見,可見家裡沒什麼東西。另外可見,李逵舉手投足頗不尋常,只是推門進屋,他娘就判斷出不是李達。

李逵第一句話說:“娘,鐵牛來家了!”

他娘說什麼呢?

“我兒,你去了許多時!這幾年正在那裡安身?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長工,止博得些飯食吃。養娘全不濟事。我如常思量你,眼淚流乾,因此瞎了雙目。你一向正是如何?”

他娘先問他怎麼樣,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沒等李逵回答,他娘就開始抱怨李達養娘不行。怎麼個不行呢?只能給些飯吃,別的都談不上。就像《曾子本孝》講,小人的孝,就是努力讓父母有口飯吃。

李逵早年打死人跑了,他哥替他坐牢,那時候,他娘是誰照顧呢?

那時候,他娘不需要照顧,因為那時候她還沒有瞎。一個農村婦女,到了老年,只要身體健康,自食其力是沒有問題的。後來怎麼瞎的?哭李逵哭瞎的。一個人早年失明,還能多少學點生存技能,到了晚年,再失明,就喪失勞動能力了。

這樣的老太太,見到小兒子回來,最迫切的,倒不是聽他講這幾年如何過的,而是先抱怨大兒子養她不力。可見這老太太,也多少有些自私。

李達可能算不上太孝順。但相比李逵,還是要好些。李逵打死人跑了,親哥替他坐牢,親孃眼睛哭瞎,自己在外面認了大哥,喝酒吃肉,幾年沒有音信,直到看到宋江把宋太公接上山、公孫勝下山侍奉母親,才想到自己的娘在家裡受窮遭罪,這是算不上孝順的。

但老人常有這樣的特點:沒在身邊的兒女,常常念他們的好;在身邊侍奉的兒女,卻感到厭煩。李逵他娘就是。

兄弟和睦的家庭,弟弟犯了事,偷偷跑回來,哥哥一定是要把他藏起來,弄點好吃的,噓寒問暖一番的。

但李逵幾年沒回家,突然回到家,根本不想見他哥哥。把親孃接走,能不給哥哥打聲招呼嗎?李逵不想打。他娘眼裡,兩個兒子都是兒子,她說:“你等大哥來,卻商議。”

李逵說:“等做什麼!我自和你去便了。”

可見這種家庭關係,差到何等地步。這樣家庭的孩子,從小打死人,也不稀罕。不能不說,這是李逵母親家教的失敗。武松也打死人,但武松和武大兄弟情篤,而李逵一家三口,關係非常糟糕。

李逵見到他娘,第一句是“鐵牛來家了”,第二句就開始騙她:

“鐵牛如今做了官,上路特來取娘。”

也許可以當作善意的謊言,但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這表示,李逵和娘之間,並不能有基本的溝通和信任。

娘不知道李逵在外面做什麼,但李達知道。李達知道官府懸賞三千塊捉李逵,但不和娘通氣。從下文李達一口戳破李逵的謊言,就知道,李達不想和娘通氣並不是怕她擔憂,而是懶得跟娘溝通。

一個瞎母親和兩個兒子,沒有基本的溝通。難怪老太太天天坐在床上唸佛。兒子都不跟她溝通,還有阿彌陀佛跟她溝通。

正在這時,李達送飯來了。

依農村的標準看,李達也不算特別不孝,他至少能保證老人一天兩頓飯。他娘中午吃過一頓了。對於那個時候的貧困家庭來說,一天能吃上兩頓飯,不錯了。

李逵雖然不願意見李達,但既然撞見,也要打聲招呼,就拜道:“哥哥,多年不見!”

李達不吃他這一套,上來就罵:“你這廝歸來則甚?又來負累人!”

可見因為替李逵坐牢,李達恨他恨壞了。

他娘說:“鐵牛如今做了官,特地家來取我。”

李達搶過:“娘呀!休信他放屁!……”

李達一口氣說了一大串,都是說李逵跑掉後自己如何受累。

李逵知道對不起李達,就說:“哥哥不要焦燥,一發和你同上山去快活,多少是好!”

在這種家庭成長起來的人,有個很壞的特點,就是:做錯了事情,從來不懂得道歉。李逵心裡知道自己對不起李達,但道歉的話說不出口,只能說,我現在混牛了,能帶你享福。意思是,欠你怎麼著?我有本事把虧欠的都補給你。說這種話,從根本上還是拒絕道歉。——雖然承認自己對別人的傷害,但總想以一種十分簡單、自己不費吹灰之力的手段彌補。

實際上,李逵真想讓李達上山享福嗎?根本不。他本來打算不見李達就走的。撞見李達了,才這麼說。

李達當然懂。所以李達大怒。

李達怒不是因為他對李逵給的條件不滿意,而是他看透了李逵毫無誠意,讓自己受了這麼多罪,卻一點內疚的意思都沒有。——你受那麼多罪不還是窮?不就是圖的錢嗎?錢算啥,我李逵最不缺的就是錢!——李逵表面上承認傷害,實際上是對李達的侮辱,對李達無能的嘲諷和蔑視,李達當然要大怒。

李達想打他,但沒有打。沒有打不是因為覺得李逵不應該打,而是知道自己打不過。李達還知道,雖然自己是兄長,只要他敢動手,李逵就敢還手。

李達怎麼辦呢?飯盒一丟,走了。

李逵也知道,李達是去喊人了。李逵一點沒猜錯。

李逵決定給李達留一錠大銀:“我大哥從來不曾見這大銀,我且留下一錠五十兩的銀子放太檔上,大哥歸來見了,必然不趕來。”

李逵這次出行,身上就帶了一錠大銀子,外加三五個小銀子。他沒用小銀子,直接用大銀子,並不是想多給他哥錢,而是為了嚇住他哥——李達一輩子沒見過大錢,看見大錢,就覺得李逵是團伙到來,就不敢再追了。

李逵又猜對了。

李達帶了人飛也似趕到家裡,是根本不想給李逵留活路。看到銀子,果然就想:“必是梁山泊有人和他來,我若趕去,倒吃他不了性命。”

李逵是個很愚蠢的人。平常看人看事,都看不準,唯獨看他兄長李達,一看一個準兒。雖然幾年沒見,彼此之間卻非常瞭解。

見李逵把娘揹走了,李達也不著急,“想他背娘,必去山寨裡快活。”

李達真的這麼想嗎?李達如果覺得李逵背娘是為了娘好,一開始就會讓李逵把娘揹走。現在李逵已經走了,李達這麼想,其實是一種自我安慰——制止自己再往深處去想。

李達潛意識裡,可能知道,娘此去必然不能善終。——這是很可怕的。不過,潛意識和意識不一樣,潛意識知道,意識不一定知道,意識會拒絕面對潛意識裡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李達安慰自己:娘是上山快活去了。

而李逵的潛意識呢?是想讓娘上山快活嗎?

恐怕也不是。

李逵知道山上有老虎。

不僅知道山上有老虎,還知道山上有強盜。

當天早上,朱貴叮囑他,不要走小路:“小路走,多大蟲,又有乘勢奪包裹的剪逕賊人。”

李逵應道:“我卻怕什鳥!”

接了老母,李逵就選擇性忽略朱貴的提醒了。

李逵上沂嶺時,正是星月明朗。他和娘有三句對話。

娘在背上說道:“我兒,那裡討口水來我吃也好。”

李逵道:“老孃,且待過嶺去,借了人家安歇了,做些飯吃。”

娘道:“我日中吃了些乾飯,口渴的當不得。”

李逵道:“我喉嚨裡也煙發火出。你且等我揹你到嶺上,尋水與你吃。”

娘道:“我兒,端的渴殺我也,救我一救!”

李逵道:“我也睏倦的要不得。”

李逵不是一個能養娘的兒。他娘無論怎麼提要求,他不是拖延,就是搪塞。

娘第一次要喝水,李逵說,等過了嶺,找一處人家。他娘也不是特別體貼,有的老太太,知道提的條件當下沒法滿足,就不提了,忍著。李逵他娘還一而再再而三地提。

他娘又說:我渴得不行。李逵就說:你渴我也渴!

這特別不孝順。意思是:又不光你一個人渴,我也渴,我能忍,你就不能忍了嗎?

李逵並不太著急滿足孃的需求,只希望她別嚷嚷了。娘還是嚷嚷,說自己要渴死了,讓李逵救她。

李逵怎麼說呢?——你渴死了?我還困死了呢!

李逵這樣的兒子,鐵定是養不了母親的。母親的需求,他並不著急。但他要裝出能養母親的樣子,他不是孝子,但他需要“孝”的名義。

他爬到嶺上,放下母親,還做了個動作:“插了朴刀在側邊”。

這不經意的動作,卻耐人尋味。

因為山上是有強盜出沒的。

扔下瞎了的母親,插一把朴刀在旁邊,自己走了。李逵不去想這有多危險。

哪裡有水?

溪澗裡。嶺上是在高處,溪澗是在低處,李逵扒過兩三處山腳,才到溪澗。到了溪澗,自己先吃了幾口水,吃完想,怎麼給娘裝水呢?

這時,“立起身來,東觀西望。遠遠地山頂上見個庵兒。李逵道:好了。攀藤攬葛,上到庵前。”

先從嶺上過兩三處山腳走到溪澗,喝完水,又看到遠遠的庵,到了庵裡,看見香爐,香爐是和座子鑿在一起的,李逵拔了半天,拔不動,把香爐砸了,拿回溪澗——“再到溪邊將這香爐水裡浸了,拔起亂草,洗得乾淨。挽了半香爐水,雙手拿來。自尋舊路,夾七夾八走上嶺來。”

這一段絕佳。

李逵不是一個做細活的人,這時突然變得心細了——娘渴得不行,但他似乎沒那麼著急,先把香爐浸在水裡,而不是涮兩把就舀了水跑回去,浸在水裡之後,拔些草,拔起草後,還不是簡單洗洗,還要把香爐洗得乾乾淨淨,洗完,他沒有一隻手端著跑回來,而是“雙手拿來”,為什麼雙手?怕水灑嗎?可他只盛了半香爐水。雙手端著,自然走得慢。他“自尋舊路,夾七夾八走上嶺來”。

有水的地方是一條溪流,不是一個點。李逵尋水時,沒想到去庵裡找容器,自然會走些冤枉路。等去庵裡找到香爐,原本可以選個最近的點,取了水回嶺上,是不必“自尋舊路”的。而李逵所做的一切,只有一種理由可以解釋:他並不著急。

潛意識裡,李逵不想那麼快回到娘身邊。

小時候,我聽李逵探母的故事,感到太遺憾:為什麼李逵不揹著母親尋水?那麼遠的路都背了,為什麼這一點路卻不背了?遠遠望見水,直接回來把母親背到溪邊不行嗎?為什麼還要到處找容器?

後來慢慢理解,這一切,並不是遺憾。潛意識裡,李逵並不想養娘,所以會假外物之手,讓自己卸下負擔。

娘被老虎吃掉,李逵並沒有立刻哭,也沒有表現出悲傷,他殺了老虎,“走向泗州大聖廟裡,睡到天明。次日早晨,李逵卻來收拾親孃的兩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聖庵後,掘土坑葬了。李逵大哭了一場。”

李逵這一夜,睡得很穩呀。

第二天,在曹太公家,李逵喝得爛醉。被人綁了,又被朱貴朱富救了,和李雲結拜兄弟,李逵眉開眼笑。喪母之痛,不到一天,就消失殆盡了。

到了梁山,講完原委,晁蓋、宋江笑道:“被你殺了四個猛虎,今日山寨裡又添的兩個活虎上山。正宜作慶。眾多好漢大喜,便教殺羊宰馬……”

此行的傷痛,已不復記憶了。

返家那天早上,曉星殘月,霞光明朗,李逵“帶上氈笠兒,提了朴刀,跨了腰刀,別了朱貴、朱富,便出門投百丈村來。約行了數十里,天色漸漸微明。去那露草之中,趕出一隻白兔兒來,望前路去了。李逵趕了一直,笑道:那畜生到引了我一程路。”

奇怪,講李逵探母,為什麼要引出一隻白兔兒?

《古豔歌》雲: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李逵結識了新交,就忘掉了舊恩,實在是連一隻白兔都不如呀。

標簽: 李逵  李達  他娘  香爐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