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圍城》,將你帶入無限歡愉和驚喜之中

作者:由 張斯予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17-05-07

1

錢鍾書的《圍城》,年少的時候,不適合讀,因為看不懂。

出場人物不多,劇情也並不曲折,通篇看過去,不過是些家長裡短的瑣事。場景都是白描的,毫無想象空間,對話都是日常的,並不激烈衝突。懵懂的少年讀過後,猶如嚥了一口淡茶,有滋味卻道不明白,遠不如可口可樂來得濃烈。

年過而立,再讀《圍城》,忽然體會到手不釋卷的感覺,原先簡單的場景陡然縱深起來,本來寡淡的對話瞬間意味深長,看來惟有經過了生活百味,才能讀出狡黠的作者在字裡行間隱藏的人生智慧。

《圍城》,原來是一位智者送給世間的特別禮物。

2

許多沒有讀過原著的人,會誤以為這只是一部寫婚姻的小說,因為標題的啟示感太強,“婚姻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而小說的故事主線也確是圍繞主人公方鴻漸的婚戀過程展開的。

可但凡高超的作家,大都喜歡玩

皮裡陽秋

的把戲,紙上寫得是一套,心裡想說的是另一套,只有透過閱讀的深入,透過看似無關的人物、情節與對話,機智的讀者抓住草蛇灰線,才能慢慢讓真相顯影出來。

《圍城》寫了生活的真實。

主人公方鴻漸留洋回國,本以為走出象牙塔,世界應順理成章在自己面前延展,但萬沒想到,父母、戀愛、事業、婚姻,這些原以為親切的主題,忽然以不曾相識的面目再次出現,原先認為簡單的生活卻變成剪不斷理還亂的

盤絲洞

將自己纏繞。他經歷了兩段不成功的戀愛,一次輾轉的異地赴職,一場莫名其妙的職場鬥爭,最終被套上一個彷彿深陷囹圄的婚姻枷鎖。

作者輕描淡寫,但又精心謀劃,一步步把生活的惡意淋漓地展現出來。

理想中的慈父方老太爺,忽然變成現實裡虛榮自戀地滿清舉人,一言一行都想著寫入日記,供後人瞻仰;

手足情深的方家兄弟,忽然在家財面前各自琢磨,對於新婚的鴻漸夫婦綿裡藏針;

嚴肅嚴謹的

國立三閭大學

,竟稀裡糊塗聘請了拿著假博士文憑的歷史系主任;

滿口之乎者也,一身斯文的教授

李梅亭

,居然發國難財,走私了一大箱西藥牟取暴利。

作者用略有誇張的筆法,寫盡了生活的荒誕。

生活不是一頭張著血盆大口的怪獸,一下就能把置身面前的人們吞噬,但卻是一粒粒微小而無處不在的塵埃,永無止盡的堆積,侵蝕著人們的意志。

然而,《圍城》之精彩卻不僅僅是將生活的不堪大白於天下,

方鴻漸與無處不在的是非周旋時,卻仍不時用調侃和揶揄給生活以還擊。

錢鍾書用洞若觀火的明察透視了生活的本質,又用一笑而過的樂觀向世人展現了一個智者的生活智慧。

作者描寫招蜂引蝶的鮑小姐,說她只穿緋霞色抹胸,海藍色貼肉短褲,有人叫她“熟肉鋪子”,因為只有熟食店會把那許多顏色暖熱的肉公開陳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為據說“真理是赤裸裸的”,而鮑小姐並未一絲不掛,所以他們修正為“區域性的真理”。

揭露虛偽的

褚慎明

,作者讓他把眼鏡跌落進牛奶裡,並寫道“天知道褚慎明並沒有吹牛,羅素確問過他什麼時候到的英國、有什麼計劃、茶裡要放幾塊糖等非他自己不能解答的問題”。

嘲諷做作的

方翁

,“朋友來了,方翁常把日記給他們看,於是鄰居便知道端午節前方家大兒子濫交女友,被父親訓斥了一頓,結果兒子‘為之悚然感悟,愧悔無已’,又如前天叫兒子去周家辭行,鴻漸不肯,罵周太太鄙吝勢利,而他怎樣教訓兒子‘君子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親無失親,故無失故’,結果兒子怎樣帖然‘無詞’”。

作者用詼諧的口吻,入木三分,卻並不辛辣刺鼻的完成了對生活的調耍與戲弄。

3

戀愛和婚姻,當然是《圍城》另一個重要主題,而這個主題則是由幾個女人串聯與編織了起來。

鮑小姐的出場,是肉慾之愛的暗示。

楊絳曾說“鮑魚之肆是臭的,所以鮑小姐姓鮑”,一語拆穿西洋鏡。

鮑小姐接受未婚夫資助,留英學醫,卻按捺不住躁動的荷爾蒙,處處招蜂引蝶。她僅用一句開場白“你很像我的未婚夫”,就成功勾引了初次見面的方鴻漸,又在雲雨過後對鴻漸無故疏離。

鴻漸對鮑小姐是有真情的,但建立在肉慾之上的愛終歸容易瓦解,船靠岸香港,鴻漸見到“鮑小姐撲向一個半禿頂,戴大眼鏡的黑胖子懷裡,感到自己真是受到了侮辱”。

高官之女蘇小姐是自視清高的女博士,

她學成回國,卻大把年齡待字閨中,年紀的壓力使本想“豔如桃李,冷若冰霜”的她不得不正視婚嫁的問題。

她並不真愛方鴻漸,卻只是評估他是個不錯的結婚物件。她得不到鴻漸的熱烈追求,卻又要營造出追求者雲集的虛榮假象。她刻意地安排自己的另外兩個追求者與鴻漸認識,在男方的暗自較勁中,享受被仰慕的無上滿足。

蘇文紈

的出場,是對自私自我者的刻畫,我們常會碰到此等人物,條件優越、自命不凡,毫無對他人的愛憐和關心,戀愛之於他們,更像明星之於粉絲,不是雙方的喜悅,而是一個人的欣賞。

與鴻漸自由戀愛的唐小姐,是書中最美好的人物

,作者沒有將一絲調侃用在她身上,反而說“鴻漸看她說笑時露出的好牙齒,會詫異為什麼古今中外詩人,都甘心變成女人頭插的釵,腰束的帶,身體睡的席,甚至腳下踐踏的鞋襪,可是從沒想到化作她的牙刷”。

唐曉芙

純真自然,善良無邪,雖然後來兩人的戀愛被蘇小姐惡意的攪了局,但分手的橋段設計也沒有任何惡言相向。理想化的愛情,必然不得正果,但唐曉芙角色的創造,可以看作作者為庸俗生活點燃的一盞小燈,雖然現實陰霾厚重,但人們內心中仍然可以保有一方純淨無塵的所在。

最終與鴻漸結婚的孫柔嘉,是個性格並不十分鮮明的女人。

她受過高等教育,沒什麼特長,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醜;沒什麼興趣,卻有自己的主張。方鴻漸‘興趣很廣,毫無心得’,她是毫無興趣而很有打算。

她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個方鴻漸,最大的失敗也是嫁了一個方鴻漸。這是一個為

婚姻圍城

而專設的角色,是若干女人婚後的剪影,男人常常懷疑自己婚前婚後娶了兩個人,賈寶玉也說,婚前的女孩子是澄澈的水珠,怎麼結了婚的婦人,就變成了死魚眼睛。

持家需要精打細算,於是婚姻阻隔了不切實際的浪漫和美好,變成柴米油鹽的錙銖必較。我們很難說是女人心甘情願發生了變化,因為家庭的責任讓她們不能再侷限於僅維繫自我的歡愉。

但我們同樣也十分痛心,生活的現實改變了女人,而反過來她們又維護和鞏固著這樣的現實,柔嘉反對鴻漸和朋友往來過密,自己的生活圈子卻也蜷縮在與一兩個親戚的往來。

婚姻是男人走進的圍城,而又是女人築起的圍城。

4

《圍城》雖然是部生活小說,但因錢鍾書學者的背景,我們也常常可以從書中發現被幽默包裝的學問和見解。

這些學問亦莊亦諧,少了治學的嚴謹和廣博,卻多了人間煙火的詼諧與風趣。

不僅在初識的剎那,能夠逗得讀者大笑,更是於快樂過後,如陳年普洱,引人深思,回味綿長,成了閱讀《圍城》的額外收穫。

作者藉著方鴻漸的口打趣當時的西學東漸,“海通幾百年來,只有兩件西洋東西在整個中國社會里長存不滅,一件是鴉片,一件是梅毒。”戳中了中國讀書人對西方文化表面敬重,內心鄙夷的複雜心理。

又藉著

曹元朗

東拼西湊、不知所云的新詩集《拼盤姘伴》,“昨夜星辰今夜搖漾於飄至明夜之風中,圓滿肥白的孕婦肚子顫巍巍貼在天上,這守活寡的逃婦幾時新有了個老公?Jug! Jug! 汙泥裡—世界只是泥淖—夜鶯歌唱”,嘲諷著以新學為名,虛假淺薄地賣弄。

他讓鴻漸駁斥

趙辛楣

的教育論,點出“從前愚民政策是不許人民受教育,現代愚民政策是隻許人民受一種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又打趣鮑小姐信奉基督教的未婚夫李醫生,“醫學要人活,救人的肉體;宗教救人的靈魂,要人不怕死。學醫而兼信教,那等於說:假如我不能教病人好好的活,至少我還能教他好好的死,反正他請我不會錯,這彷彿藥房掌櫃帶開棺材鋪子,太便宜了!”

閱讀《圍城》絕對是智慧的享受,除了錢鍾書,我們恐怕很難再碰到這樣文化崑崙的大學者兼備如此豁達灑脫的才情。

我常常好奇,《圍城》的英文版本會是怎樣,如此一部充滿東方語言之妙的作品,是否可以被精妙地翻譯成英文。那些充滿含蓄、剋制和暗示的簡短對話,又如何可以被英文充分的解讀。

鴻漸和柔嘉爭吵,“‘你們孫家人從上到下全像那隻混賬王八蛋的哈巴狗!’,柔嘉本來不看電影無所謂,但丈夫言動粗魯,甚至不顧生物學上的可能性,把狗比作

甲殼類

來比自己家裡的人,她也生氣了”,僅這一段,我就不知道該怎樣才可以用外國的語言恰如其分的表達這蘊含著中華文化的深處幽默。

小說是語言的藝術,真正出色的作品,僅憑藉語言就可以將讀者征服。

文學說到底,不是讓人“分析”是什麼,而是讓人“感受”是什麼。

《圍城》之中的錢鍾書,與《談藝錄》《

管錐編

》的錢鍾書風格迥異,不僅是小說作品,更是作家本人,把讀者深深吸引,不知不覺被帶入到無限歡愉和驚喜的天地之中。

微訊號:解書人張斯予

標簽: 圍城  方鴻漸  鴻漸  小姐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