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難逃的災害——說說古時颱風之事

作者:由 鵬為古籍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0-07-30

淼淼暗無邊 行人在何處

颱風古說

根據史書記載,古代人們把颱風稱作“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時又改為“飆風”,直至1956年才有了“颱風”這一稱呼。

那麼,“颱風”一名是如何而來的呢?對此說法有二,第一類說法為“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粵語的“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語“風臺”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臺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人物泰豐(Typhoon)而命名。

第二類說法為“源地說”,根據颱風的來源地賦予其名稱。由於臺灣地處太平洋與南海大部分颱風路徑的要衝,許多臺風必要穿過臺灣海峽才會進入大陸,於是趁此颶風為“臺”風。

難逃的災害——說說古時颱風之事

如今颱風來臨時,我們擁有科技技術支撐,在臺風來臨前或災後重建中都能較為有餘地應對。而在沒有衛星和雷達的時代,颱風的來臨沒有科學的預警,當時的人們又是如何捱過這一氣象災害呢?

由於古代的人們只能粗略地從一些自然景象中發現颶風來臨的可能性,他們只能時時觀察著天象與氣象,但所幸能作為依據的跡象還是不少的:“斷虹現,天要變”,閩粵沿海地區流傳的這一句諺語意為,當天空在黃昏時出現斷虹,就預示著颶風即將來臨;當高雲出現,雲層漸密漸低,常有驟雨忽落忽停,這也是颶風的預兆。

難逃的災害——說說古時颱風之事

但氣象災害總是來也匆匆,在那個時候,有效地預防颱風還是十分困難的。反倒是災後重建還是能不斷完善。

在古代,各地官員會在臺風過境後進行實地調查,蒐集各地受災情況,關於傷亡人數、損失家畜、毀壞房屋等等的細節資料,再形成一個巡查報告並呈報給所屬省份督撫,再由督撫上報朝廷,然後開始賑災。主要的賑災措施包括賑濟、蠲免、撫卹、借貸、安輯和平糶等六方面。整體過程較為繁瑣且時間較長,但仍能大體撫卹受災百姓的心。

颱風雅頌

《海康書事》

【宋】秦觀

一雨復一陽,蒼茫颶風發。

怒號兼晝夜,山海為顛蹶。

云何大塊噫,乃爾不可遏。

黎明眾竅虛,白日麗空闊。

《長幹行》

【唐】李白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

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颶風呼嘯

古人對臺風多是束手無策,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遇上也是甘拜下風。

蒙古鐵騎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幾乎攻佔了整個歐亞大陸,但日本這一嶼確實遲遲未能得手。元朝時的“文永之役”與“弘安之役”均是對日本進行攻打的戰役。文永之役前期,日本大獲全勝,蒙古軍亂了陣腳後決定撤退,卻在撤退途中遇到了颱風。此次颱風影響較小,卻也使得蒙古軍遭受到了一些損失,最終大部分船隻安全回國。

七年後,蒙古軍又捲土重來,此次戰役召集了十萬大軍,但僵持一個月後,由於元朝大軍糧草耗盡只好撤退。不料撤退途中又遇超強颱風,十萬大軍葬身大海,相傳僅有三人乘坐小船逃回了國內。

難逃的災害——說說古時颱風之事

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的存在總顯得如此渺小又無力,所幸現代的我們擁有了一定的技術支撐。儘管如此,颱風仍是一種可怕的災害,夏季颱風季來臨,還望人人加強警惕,保護自身安全。

【關注微信公眾號pwngweiwenhua,瞭解更多古文古事!】

標簽: 颱風  颶風  蒙古  撤退  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