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中國的耕地質量到底怎麼樣?比世界其它地區耕地有無劣勢和優勢?

作者:由 地球故事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1-08-13

印度耕地面積超過中國,南亞耕地面積超過東亞

版本一

水熱條件

決定了耕地的年度畝產的上限,世界耕地主要分佈見下圖,越綠代表耕地質量越好,筆者推測下圖對華北平原的耕地質量媲美烏克蘭和東北平原,有其

熱量條件的加成

,關東的水資源條件不如江南和東北,但是關東的年度積溫要超過烏克蘭和東北平原。

耕地條件除了本身土壤肥力、年度積溫、水資源等水熱肥硬體引數,還有

畝產這種終極指標的考量,所以中國耕地的高畝產在下圖中得到了不少加分。

下圖考慮了上述四個指標,雖然細節比較粗糙,但是可以看出全球耕地主要分佈四個大區

1 亞歐大陸東南部(

中國印度

) 2

歐洲

全境 3

北米洲

南部 4

南米洲

拉普拉塔平原

這四個大區的耕地承受了全球人口的90%的糧食需求。直觀對比,中國和印度東南亞的耕地累加只有全球耕地的18%,卻養育了全球52%的人口

中國的耕地質量到底怎麼樣?比世界其它地區耕地有無劣勢和優勢?

圖一 全球耕地效率對比圖

如果不考慮畝產,不考慮水熱條件,只考慮土壤的的天然效力

版本二 圖一基本都是綠色,下圖

圖二區分度要強一些,圖二主要是有機物含量,這個肯定北方森林草原沼澤含量高。溫帶亞熱帶土地低。最重要的是光熱沒有計入考慮。事實上,東亞和南亞的土地不肥可以用化肥,化肥的供應和生產這對中國印度都不是問題。

圖二來源是,世界糧農資料

,歐米列強含澳洲和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的優質耕地,其次是南米的潘帕斯草原,但是和前者比已經小很多了。

中日韓和印度、東南亞的耕地養育了全球人類的多半數(52%)

中國的耕地質量到底怎麼樣?比世界其它地區耕地有無劣勢和優勢?

圖二:全球土壤肥力對比圖

從糧農組織的資料來看,土壤條件中國印度是遠不如休耕的米國和遍佈黑土地的歐洲的,東北平原土壤也要超過華北和江南,然而,歐米的土地資源要比中國印度充裕,它們的優質土壤很多永安裡做牧場,

這並不矛盾,優質土壤(類似拉普拉塔的潘帕斯草原)即可以當耕地又可以當牧場。

圖二沒有考慮當地氣候的積溫等農業產量因素,單純的對比土壤效力和品質。

關於耕地質量這個問題,

一種指標是要看土壤的養分狀況和健康狀態,東北地區的耕地多為一年一熟,土地休耕期長,土壤質量比較好,所以東北的耕地質量排名高;

另外一種統計口徑則按農田的建設質量來區分

,考慮土質、水分、積溫、光照以及單量。南方耕地一年兩至三熟,單產高過東北,所以排名反而高過東北地區。

全球耕地分佈和人口分佈高度重合!

中國的耕地質量到底怎麼樣?比世界其它地區耕地有無劣勢和優勢?

上圖 光亮處為人口密集分佈區域和耕地分佈區域高度重合!

下圖:亞洲人口稠密的區域主要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

,該區域面積只佔全球的10%,而人口超過世界人口的51%,基本已經榨乾了自身土地的糧食自給產能極限(其中

中日韓等需要大規模進口糧食作為糧食補充、油料以及飼料

)。

中國的耕地質量到底怎麼樣?比世界其它地區耕地有無劣勢和優勢?

也有少數例外,比如袋鼠國耕地是中國的三分之一,高達大概7億畝,可糧食產量不到我們十分之(主要是它們糧食壓力小,大批可耕地用作牧場和拋荒休耕,沒有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鋪張浪費嚴重————

中國畝產不低,但是精耕細作其實是用更多的勞動力和更高的成本換取高畝產,犧牲了經濟效益

中國的耕地質量到底怎麼樣?比世界其它地區耕地有無劣勢和優勢?

中國的高畝產和存在的問題

中國主糧根本沒問題,缺的是大豆、玉米。

中國20。238億畝耕地中只要8。12億畝是種植水稻小麥這兩種主糧的,我想無論如何主糧都是能自給的。

但與此同時,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大豆用來榨油、作飼料,生產肉蛋奶,這部分大豆需要7億畝耕地來種植,只有美國、巴西、俄羅斯這三個現有耕地或者潛在適宜耕作土地在30億畝以上的國家能夠奢侈的拿出幾億畝耕地來填這個缺口。

另外糧食自給率其實不止一種標準,像印度也能糧食自給,甚至還能大量出口糧食,但是印度的糧食產量比中國低多了(印度主要是畝產不如中國,但是某些方面印度農業也有其優勢)。

另外,中美現有耕地面積差異不大,但是開發程度差別很大,從地圖上看中國自然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地方基本上全是耕地,找不出多少連片的適宜耕作但是尚未開墾的地方了。

實際上有資料說米國適宜耕作的土地有40億畝,俄羅斯38億畝,巴西不含亞馬遜雨林都有26億畝,中國20億畝,其中三分之一還是坡田,不利於機械化,而前面三國的資料應該是不包括坡田的,只不過俄羅斯緯度高只能種一季,而且沼澤遍地,開發程度高,巴西高原的紅壤不怎麼肥沃,同樣需要改造,兩國龐大的宜耕土地面積需要打個折扣,美國機械化農業鋪張浪費,畝產低。

中國畝產不低,但是精耕細作其實是用更多的勞動力和更高的成本換取高畝產,犧牲了經濟效益

,而美國純粹是土豪式農業,邊邊角角的地方不開發,不適合種小麥但適合種水稻的魚米之鄉不開發,美國農民本質上是一群資本家,只不過從事的領域恰好是農業罷了

綜上所述,問題無解,因為中國有那麼多人,只有這麼一點土地,要想提高生活品質,只能大量進口(全球市場上在滿足生產國民眾基本消費後可以流通的牛羊肉都不夠中國人吃 而且一去買就漲價 以前老外不吃的雞爪 豬蹄進口多了也漲價了)。

中國的耕地質量到底怎麼樣?比世界其它地區耕地有無劣勢和優勢?

以南米洲的拉普拉塔平原為例,這裡目前主要是種植大豆玉米和養牛的牧場(阿根廷每年要宰殺一千多萬頭牛,除了大部分供國內食用,還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牛肉的生產非常消耗土地和淡水資源,澳洲和阿根廷是全世界肉類最便宜的國家),但是當地的水熱條件適合東亞人的水稻種植模式,有專家稱

,如果在拉普拉塔流域採用印度和東亞的水稻最大規模種植,稻田也養上西洋人不吃的亞洲鯉魚,這個地區的農業產出足夠15億人消費。

(西歐和米洲大多數國家的人民不吃動物頭蹄 淡水魚 動物內臟 日本人不吃大多數淡水魚和泥鰍黃鱔)

目前拉普拉塔平原是農場模式的畜牧和糧食種植 ,大量的玉米大豆被進口到中國作為豬肉和植物油的原料,

中國每年進口的大豆玉米8000萬到1億噸,而中國本土糧食產量大概在6億噸的規模,

(豬肉和雞肉可以集約化餵養 對土地消耗少 成為中國人民的主要的肉食來源,而牛肉圈養難度高需要更多土地和淡水。不是僅僅進口大豆可以解決的)

這就是說,你吃一 盤炒河粉可以吃飽,一盤牛排也可以吃飽,但是後者需要前者15倍的土地資源和10倍的淡水消耗來生產它 而且後者的生產過程會產生更多甲烷。可以說 如果南米洲是人類歷史開發較早的地方 如同東亞西歐那般,南米洲人口只會是25億以上而不是目前的只有中國的1/3

標簽: 耕地  畝產  億畝  中國  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