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玉”詩共讀,千年溫柔誰抵得住!

作者:由 卓恩玉器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0-08-31

“玉”詩共讀,千年溫柔誰抵得住!

在中華五千年的傳承中,玉石向來是中國文人墨客喜愛和收藏的珍寶,其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財富,同時也是精神上的追求。

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走進意境唯美的古詩詞世界,邂逅文人墨客眼中的玉石篇章吧!

以玉比才

試玉要燒三日滿,

辨材須待七年期。

杜甫在《放言五首》中以玉比才,意為欲辨別玉石的真假,須燒滿三天;欲鑑別一塊木頭的好壞,要等到七年之後。玉石需要經過打磨,木頭需要經歷風霜,辨別一個人亦如此,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也需要如璞玉、木材一般,經得住歷練和捶打。由此可見,在傳統文化中,

有德之人,才能以玉為伍,相得益彰。

“玉”詩共讀,千年溫柔誰抵得住!

以玉表心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在《芙蓉樓送辛漸》中曾用玉表明心跡,意為我的心就像盛在玉壺的冰那樣潔白透明,真摯純淨。當我們含蓄的表達感情時,往往需要藉助其他載體,玉石的溫潤細膩,晶瑩剔透恰恰符合了我們對這種真摯情感依歸的所有要素。

以玉來表達自己真摯的情感並流傳千年

,如今依然能被人津津樂道,這無疑是玉文化的力量與傳承。

“玉”詩共讀,千年溫柔誰抵得住!

以玉喻德

瑕瑜不相掩,

君子此良玉。

宋代詩人楊時的《枕上》中將君子比如玉,意為瑕瑜不能相互掩蓋,君子就是塊良玉趨於完美。而玉的品質是與君子的品質最為接近,故

中國人對於玉的喜愛,是基於道德和精神的原因

。從玉石中感悟到廉潔品節,並用玉的品格不斷地淨化心靈,校正人生,時刻保持冰清玉潔的思想,溫潤如玉的秉性,比德於玉的高雅,才能配得上美玉的品格。

“玉”詩共讀,千年溫柔誰抵得住!

以玉形聲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大小相間的珠子自由滑落到玉盤上的聲音,來形容琵琶聲的優美,這是一種多妙不可言的想象力。

玉石其聲清引,若金磬之餘聲,絕而復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

,哪怕是沒有聽過玉珠落在玉盤上的聲音,光是任憑想象力馳騁,也能心領神會其中的神來之聲。這不僅僅是文人對詩文駕馭的通透,更是對玉石喜愛的由衷變現。

“玉”詩共讀,千年溫柔誰抵得住!

以玉擬人

誰憐越女顏如玉,

貧賤江頭自浣紗。

王維的《洛陽女兒行》中用玉描寫了美人的形象,將女子的溫文爾雅,靜態之美描繪的淋漓盡致。從古至今,玉與女子被其中的千絲萬縷緊緊地聯絡在一起,

幾乎女子的容貌都能用“玉”來美化

。從詩句中,我們領悟到了人們對女性美的欣賞,對玉價值的認可,以及人們對二者審美價值的認同。

“玉”詩共讀,千年溫柔誰抵得住!

以玉描景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在詩人賀知章的筆觸下,柳樹的綠,是一種生氣,更是一種活力,當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還有什麼能比玉石更適合形容二月春風裡的生氣蓬勃呢?比喻的作用是為了更生動形象地傳遞意境和畫面感,在賀知章的想象中,

細長的柳枝就像碧玉一般,清脆、碧綠、風華正茂

。可想而知,玉在當時,已經是深入中國人心的重要物品。

“玉”詩共讀,千年溫柔誰抵得住!

大街小巷的吟唱中,依然傳承著關於玉的詩詞歌賦,它們隨著歲月的陳釀,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由一代又一代傳承者譜寫出新的華章

標簽: 玉石  以玉  君子  傳承  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