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端午飄香: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作者:由 北京新東方學校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10-30

端午飄香: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作為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端午,是刻在每個國人骨子裡的節日,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古老信仰。

有趣的風俗、動人的傳說,擲地有聲的詩詞,賦予了端午節更加迷人、浪漫的色彩。

又是一年端午時,關於這個節日,你知道多少?

端午飄香: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端午節的來源

其實,在古老的中國,“五”寓意著不祥,五月為毒月,五日為惡日,故而五月初五並不是一個吉祥的日子。

遠古的先民們,將五月初五定為“祭龍日”,祈求龍族可以保護人類。

後來,人們將這天定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而讓端午節廣泛流傳至今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320年,楚秦爭霸。

當時任楚國三閭大夫的屈原,品格高潔、才思敏捷,備受推崇,然而被饞臣構陷排擠,被楚懷王疏遠。

懷才不遇的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而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飄香: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各地的民俗雖然不盡相同,但卻有著相同的主題和寓意:

避毒蟲、驅邪祟、招百福。

端午飄香: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和端午有關的詩句

幾千年裡,為了紀念屈原,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

浣溪沙·端午

[ 宋 ]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和端午

[ 宋 ]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小重山·端午

[ 元 ] 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端午即事

[ 宋 ]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你們家鄉端午節都怎麼過?評論區告訴小編!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

標簽: 端午  屈原  端午節  五月  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