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讀《采地黃者》,哀民生之多艱,嘆貧富之不均

作者:由 竹藕組合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7-07

白居易《采地黃者》中如是寫道: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採之將何用?持以易餱糧。

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麵郎。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

讀《采地黃者》,哀民生之多艱,嘆貧富之不均

別名山白菜的地黃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的意思是說,春天不下雨,夏麥絕收;秋天降早霜,秋糧減產。在靠天收的農耕時代,如果老天不給力,農民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生活窘迫可想而知。

由於“歲晏無口食”,農民被迫采地黃賣給富貴人家餵馬以謀生。

持地黃以易餱糧(泛指飼口度日的糧食),猶如《詩經·衛風·氓》蚩氓“抱布貿絲”,屬於典型的易貨貿易。

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與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有異曲同工之妙。前者是入冬以後冒著風寒扛鋤頭出門採集地黃,直到天黑才採集了半筐;後者是為了打理好田園,每天早出晚歸,但豆苗甚至還長不過雜草。

即使付出了很多,但是收穫還是少得可憐,體現了勞動產出缺乏彈性。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麵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願意馬殘粟,救此苦飢腸”。賣地黃者忍凍捱餓採集了一天的地黃,只要能換回一點馬吃剩的玉米或高粱,就感到心滿意足。馬的剩糧,對於富貴者來說無足輕重,但對於貧困者來說舉足輕重,可解燃眉之急。

無足輕重與舉足輕重,體現了效用因人而異的經濟學思想。

采地黃者與白麵郎的收入分配不均與貧富差距懸殊,躍然紙上,這在經濟學上可以用基尼係數來描述。

基尼係數為0時,社會收入分配絕對公平;基尼係數越接近1時,說明社會貧富差距越大。一般說來,基尼係數為0。4時就達到了警戒線。

讀白居易《采地黃者》,哀民生之多艱,哀貧富之不均。

備註①:

“歲晏無口食”中的

歲晏,

即歲暮。公元768年(唐代宗大曆三年)春,已五十七歲高齡的

杜甫

,攜家人從夔州(今四川奉節)出三峽,是年冬抵達嶽州(今湖南嶽陽),作《

歲晏行

》以記錄途中見聞。

備註②:

餱,從米,從侯,侯亦聲。“米”指糧食,“侯”指古代地方諸侯。“米”與“侯”聯合起來表示“地方長官因公出差或率軍出征所攜帶的乾糧”。 唐∙杜甫《彭衙行》有“野果充餱糧,卑枝成屋椽”的表述。宋∙梅堯臣《聞進士販茶》有“百端得錢事酒卮,屋裡餓婦無餱糧”的表述。

備註③:

“薄暮不盈筐”的盈,即滿。白居易《食筍》有“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的表達。宋∙蒨桃《呈寇公二首(其二)》中也有“風動衣單手屢呵,幽窗軋軋度寒梭。臘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的表達。

備註④:

白麵郎,指紈絝子弟。唐∙杜甫《少年行》有“馬上誰家白麵郎,臨堦(jiē)下馬坐人床(chuáng),不通姓字麤(cū)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的記錄。

備註⑤:

“啖”是吃的意思。宋∙蘇軾《惠州一絕》有“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的表達。

讀《采地黃者》,哀民生之多艱,嘆貧富之不均

本文作者

文/賈宇恆,

男,漢族,合肥工業大學物流管理專業2021級本科生,合肥工業大學物流管理系21-3班學習委員。

指導教師/孫超平

,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和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安徽省一流教材“五位一體的管理英語教程”負責人;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課程思政培優課程(KCSZ2020044)暨安徽省經濟學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負責人。

標簽: 采地  備註  黃者  白麵  基尼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