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作者:由 麥格老師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18-08-26

原創:微信公眾號— 麥格升本語文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本文配圖來自網路)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在中國古典詩歌理論中,

情景關係

是詩歌理論中非常重要的詩學範疇,

情景交融

是詩人們表現手法的最高境界之一。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在大學語文專升本考試中,關於古詩中

情景關係

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老師發現很多同學在答簡析題過程,一旦遇到

“情”與“景”表現手法

的問題時通常都會回答:情景交融。同學們以為這就是最穩妥的萬能答案,而實際上,

情景關係包括很多種類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01

觸景生情

觸景生情法

也可叫:

情由景生

由景及情

先見景後生情,景乃詩之媒。詩歌的主人公由於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打破先前的平靜心情,激發出情歌。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杜甫的《登高》就是典型的觸景生情之作,詩人登臨高處之後見到一副蕭瑟的秋景圖:狂風急吹、猿猴哀鳴、江水滔滔、飛鳥四散、秋木凋零。如此悲涼蒼茫的景象,使得詩人不禁聯想起自身的境況,“悲秋”、““艱難苦恨”、“潦倒”心中五味陳雜。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02 移情於景

移情於景法

:是

將景物賦予人的感情

,透過

擬人的表現手法

,使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更加濃烈。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在杜甫的《春望》中,傷感時花朵可以流淚,離別時鳥也會心悸。這本是人才會有的行為,詩人卻將其放在物的身上,這便是

移情於景法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李白的《勞勞亭》也同樣運用擬人的手法移情於景,連春風也會在意離別的痛苦,不願催促柳條發青。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03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法

:也可稱為

由情寫景、緣情寫景

,情感生髮於見到景物之情,

情樂見樂景,情哀見哀景

。景物不過是詩人內心情感的映襯。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詩人李商隱在《端居》中藉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營造出了冷寂、悽清的氛圍。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04 寓情於景

寓情於景法

:也可稱為

融情入景、以景寫情、借景抒情

,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

見“景”、不見“情”

,仔細分析後發現詩人

感情

全部

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

之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王實甫《長亭送別》中描寫長亭分別的語句:“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 以其景物自身沒落、荒遠、懷舊、寒涼的情致,與鶯鶯離別後的情致相通,將鶯鶯的離愁別緒融化其中。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詩人韋應物在《滁州西澗》中通篇沒有直抒胸臆,而是寫了在澗邊生長的小草、樹林深處鳴唱的黃鸝和郊野渡口悠然獨處的小舟。這幾種意象結合在一起,恰恰反映了詩人安貧守節、恬淡悠閒的心情,同時也暗示出不被重用的無奈和憂傷。

全文並無表達情感的字句,卻透過對景物的描寫將詩人複雜的內心刻畫出來。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05 因情設景

因情設景法

:也可稱為

因情造景

,詩人為了表達內心情感精心設定情景、營造意境。從詩文描寫的景物中可以感覺到主人公強烈的個人情感意圖。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我們之前講過的王實甫《長亭送別》中崔鶯鶯心懷離愁別緒唱道:“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主人公想用“柳樹枝”綁住“駿馬”,又央求“疏林”掛住“斜陽”(倩:央求)。這本不相干的自然景物,作者卻在詩文中人為使其產生關聯,刻意營造難分難捨的意境氛圍。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06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法

:即文學作品中情與景互相激發,互相融合,不知二者誰在前誰在後,二者和諧統一。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詩經·國風·秦風》中的《蒹葭》透過對主人公所見真實景色的描寫與聯想,描繪出一個朦朧飄渺的意境,統照全篇。在這樣的意境下,作者對秋日的獨特景色加以反覆描寫,渲染悲寂落寞的氛圍,烘托了人物悵惘的心情。情景交鑄,巧妙融合。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很多童鞋將“情景交融”當作萬能答案,是因為很多文學作品中的情與景都是交相出現,互相映襯,所以“情景交融”確實可以回答很多表現手法方面的問題。

六種情景關係往往是相互生髮與滲透,為了營造美好的意境氛圍,有時也有兩種關係同時存在的情況。老師希望童鞋們學習了這篇文章後,可以結合實際,準確判斷並回答出更完整的答案。

如果覺得有幫助,請長按下方圖片二維碼關注我們,歡迎大家轉發給身邊的同學們,麥格專升本語文感謝大家的支援!

【應試技巧】古詩文表現手法——情景關係

標簽: 景物  詩人  情景交融  情感  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