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大語文將成為未來教育的趨向

作者:由 亭城大冬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18-12-25

教育部下達通知,孩子們的課本將發生很大的變化:

Ø 下學期開始,小學1-3年級,語文、道德與法治全部使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

Ø 初中7年級至9年級,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全部使用統一的部編版教材。

Ø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Ø 近期,

教育部副部長

林蕙青在《中國教育報》發表署名文章《

努力實現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新作為

》,提出了一些頗具新意的觀點,

對明年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的高考命題和高中學習、教學,有很重要的啟示意義!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

具體都有哪些改變呢,北辰教育小編給大家羅列了以下幾點:

一、語文課本將變天,小學就要學論語;

大語文將成為未來教育的趨向

大量增加古詩文,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

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

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裡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

現在的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孩子每天必須閱讀30分鐘以上。

二、語文才是拉風王

2018年的中高考也再次證明:

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語文題目剛公開的時候,考生和網友就炸了鍋,所有人都喊難。網友們紛紛感慨,“幸虧畢業的早!”

那中考是什麼情況呢?2018年蘇州中考語文結束,有媒體做了調查:

大語文將成為未來教育的趨向

考生表示今年語文作文題型新穎,考前刷題對語文發揮作用並不明顯。尤其名著閱讀,一些家長表示“有點偏向高中的出題方向了”。

最拉分數的學科為什麼變成了語文?

過去,都說理科容易拉開分數,但是,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很多家長髮現,語文逐漸成了拉分厲害的科目。

杭州天長小學一位五年級家長說:

孩子進入高年級以後,閱讀和不閱讀對成績的影響開始逐漸顯現了。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在外面上數學培訓班,很多成績較好的孩子,校內數學考試根本不相上下。

反而是語文,從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能堅持有效閱讀的孩子並不多。而閱讀的優勢往往到高年級才逐漸顯現,所以,在優等生之間,往往是語文拉分厲害!

往遠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

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

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

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語文,拉分容易提分難!說得語文者得高考一點都不過分!未來語文的地位急劇上升。

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重點培養的習慣,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三、高考將不再限於筆記

談高考內容改革:林副部長明確強調3點12項考查內容。

第一點:加強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奮鬥精神的考查

解讀:這4項內容的考查,與高考凸顯“立德樹人”的教 育功能是息息相關的。

這4項內容的考查也是具體可操作的。具體而言,語文的名篇默寫、文言文閱讀,政治、歷史、地理試題的背景材料,將更加側重從優秀文學作品和歷史、現實積澱中,精心選粹飽含人文精神與時代氣息的素材,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厚的內涵。

獨特的歷史和文化是立德樹人的底氣和底蘊,今後的高考將更加重視對傳統文化的考查。名篇名句、歷史典故、各類遺產,考生們不能臨時抱佛腳地去背,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去親近、熟悉。把傳統文化學習作為語文等科目的重要組成 部分。

高考命題將不拘泥於“固定”的教材,而是從歷史到現實,從國際到國內,從社會到個人,從理想到實踐,環環相扣,融會貫通,聚焦時代使命。

✦一是從歷史到現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

✦二是從國際到國內,引導學生正確 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

✦三是從社會到個人,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四是從理想到實踐,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

第二點:加強資訊加工、獨立思考、邏輯推理、閱讀理解、應用寫作等能力的考查

解讀:資訊加工能力被林副部長放在第一位強調,對我們的啟示有兩點:

1。今後高考試卷的資訊量(文字/圖表)會不斷加大;

2。今後高考試卷中的文字/圖片包含的資訊,讀取難度會不斷加大。

快速、準確地讀題,是正確作答的第一步。而之前新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所說,今後高考語文試卷要讓15%的人做不完,其實就是對獲取資訊、加工資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獨立思考能力的考查,最能看出一個考試是否能夠自覺運用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方法。今後的高考試題或將透過增強情境的探究性和設問的開放性,允許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對同一問題或現象 得出不同的結論,使學生能夠從標準答案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發展個性,增強創新意識。

各科的壓軸題將著重考查學生的獨立思考、創新意識,而北大清華學生就從這些題中選拔!

邏輯推理能力最主要還是要透過高考數學來考查。今後的高考數學將把考查邏輯推理能力作為重要任 務,以數學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生縝密思維、嚴格推理的能力。

有的將透過揭示知識的產生背景和形成過程,體現數學的創造、發現和發展特點有的將透過對數學思維方法的總結、提煉,呈現數學的思想性。

閱讀理解和應用寫作能力,是最值得考生重視的地方。

高考(尤其語文)對閱讀速度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預計今後的高考語文閱讀題量會持續增加,鍛鍊閱讀速度、提升反應能力迫在眉睫!

高考語文、英語閱讀題的選文範圍,將會遠遠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認知範圍。難度、深度、廣度,全面向學術級、經典級看齊。

正如新版教材主編溫儒敏所說,高考閱讀題的變化趨勢是:“那種思辨性,那麼複雜,那種擴充套件, 就是你想不到的,對女生特別不利!”

第三點:加強審美情趣、健康意識、勞動體驗的考查,夯實全面成長基礎

解讀:

新的高中課標和課程方案已經公佈。但開齊開足高中規定課程,似乎在很多高中還沒有落實,尤其體音美、通用技術和資訊科技。

怎麼辦?就是透過提高學業水平考試的地位、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的地位,把對審美情趣、健康意識、勞動體驗的考查,列入高考的參考範圍內。

唯有如此,才能破除高考考什麼、學校教什麼的現狀。

林副部長還談到高考形式改革:突破紙筆考試的侷限

文章提出,要突破紙筆考試的侷限性,充分利用多媒體、虛擬模擬等先進技術開發計算機化考試平臺,構建人機互動、場景再現、模擬操作等考試環境,有效實現學生在體育、音樂、美術、勞動等方面的考查。

解讀:

今後的高考,除了英語聽說能力考查,還可能會出現部分科目直接上機考試。這對學生對資訊科技的運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總之,著力深化高考內容形式等改革的目的,林副部長的原話是“構建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的國家統一考試”。

將創設高考成績綜合報告制度

什麼是高考成績綜合報告制度?林副部長也繪出了藍圖:

手段:利用大資料等現代資訊科技和先進心理測評技術對考試結果進行充分挖掘。

形式:開發反映學生知識、能力、素養、價值內化水平的直觀統計圖。

用途1:向學生提供多維的成績綜合分析報告。

用途2:向高中提供群體多維評價資料。

目的:為提升教和學質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發揮科學評價導向作用。

解讀:

今年高考和錄取期間,教育部發布禁令:嚴禁對高考狀元和成績排名進行炒作。甚至有省份做出規定:高考成績只能告訴考生本人,學校都無權知道。

但是矯枉有些過正,不少學校老師和領導提出:高考畢竟是教育教學的指揮棒,如果高考成績都不讓學校知道,學校怎樣改進教學?服務考生?

林副部長文中提出的高考成績綜合報告制度,

正是對“如何有效利用高考成績”做出的迴應,目的就是“不能白白浪費高考的測評資訊,要用考試結果反饋、指導高中教學”,實現對學生的多維評價。

那麼未來語文會難在哪裡?

1. 考卷文字的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不經常閱讀,考試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吃虧!

舉例“全國卷Ⅱ”的語文考卷,現代文言文篇幅極多,題目或許不多,但是閱讀起來很費時間。這樣就考驗了考生的閱讀速度和抓住重點的能力。

未來語文將成為中高考的殺器,高考要實現15%考生做不完卷子。

2. 範圍變得更廣,不再侷限於課本

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例如,相對簡單的是這樣的題目:

該題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與情節的識記。而在未來,名著閱讀的試題會考到更多的細節,以免學生只是在得過且過地背誦。

或者是對比分析人物,讓孩子談談對主人翁的個性化感悟;

或是結合給出的具體片段內容,鑑賞評價人物或者作品語言特色;

或者是對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種寫作風格等等。

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家長和老師,務必提高對孩子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

3. 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吃大虧

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可以說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佔了語文分數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將失去這幾十分。而這不是考前抱佛腳,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積月累中完成!

大語文將成為未來教育的趨向

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

6個幫助學好語文的好習慣:

最後給大家介紹六個可以幫助學好語文的小習慣!

1.勤閱讀,讀好書,讀經典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好課堂上用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讀好書、讀經典。娛樂化的淺層次閱讀是無效的。

一位語文名師曾經說過:

學語文不閱讀,再多的刷題和應試技巧也救不了你!沒時間閱讀怎麼辦?爭分奪秒,見縫插針。歐陽修善於利用“三上”的時間讀書,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讀書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

從小學階段培養閱讀習慣,一旦閱讀習慣養成,閱讀對孩子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根本不用家長督促,他們自動會抓緊一切時間閱讀!

2.勤做閱讀筆記

不但要閱讀,還要有效閱讀。做讀書筆記是有效閱讀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閱讀批註。

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學會做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培養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

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

a。摘抄、摘錄;

b。做卡片;

c。提要鉤玄;

d。寫讀後感。

3.勤查詞典資料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

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4.勤於朗讀、背誦

朗讀背誦是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

一定要讓孩子大量朗讀、背誦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透過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漢語音的韻律,都能被體會出來。背誦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出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就可以做到牢記於心。

5.勤於分享、探討

要學好語文,還要學會分享。現在網際網路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動和探討的平臺。

如透過網際網路的提問、遠端教育學習網站的線上答疑、論壇發貼等等。語文名師郭初陽老師在《如何精讀一本書》講座中曾經有個很好的建議就是,一本書讀完以後,去豆瓣發帖,和網友探討、研究,甚至是激烈的爭辯。把自己的閱讀感想分享出來。還可以多看看其他網友的閱讀感悟,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網際網路是雙刃劍,人家用來打遊戲、刷影片,學霸卻可以用來讓自己的閱讀水平突飛猛進!

6.勤於練筆、寫日記

語文考試的大頭是寫作,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

寫作水平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勤寫!

比如,堅持寫日記就是學好語文的最重要的習慣。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日記還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寫得簡單,語言也不一定通暢,但堅持寫下去就會逐漸提高。

寫作和閱讀一樣,一旦形成習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更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一個出口。

語文為王時代,你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標簽: 語文  高考  閱讀  考查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