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

作者:由 知乎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13-05-07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程浩2013-05-13 18:24:15

謝邀。

我經常遇見有人提問關於“XX能不能代替XX”之類的問題。我本人就曾經回覆過兩個類似的問題:

看書可以豐富一個人的社會閱歷嗎?如果可以,要看哪些書?

看美劇有益嗎?你們從美劇中學到了什麼?

我們大多數人總是有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

當我們在學習(工作)過程中遇到某些阻力或者瓶頸時,第一時間不是去想怎麼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突破瓶頸,而是喜歡思考如何才能“繞道而行、曲線救國”。

這種行為不是不可以,如果能達到目的,誰不希望輕鬆一點呢?可是問題在於,

我們選擇“取巧”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是迫不得已還是懶惰成性?這才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

比如,喜歡看《百家講壇》的節目,這本身沒什麼問題。我過去也喜歡看《王立群讀史記》、《易中天品三國》等等。但是,我們看的動機是什麼?這個很關鍵。我的動機很簡單:中午吃飯的時候沒事幹,就當聽評書了。可是如果我們是因為讀《史記》讀不進去,讀《三國志》讀不進去,所以才來看《百家講壇》,那這個動機就很有問題。這就相當於老師要求我們每天早晨聽半小時BBC廣播,聽不懂就換傑克遜的英文歌,聽一會兒又變成了《愛情買賣》。越學質量越低,越聽越不入流。所以,如果有人問我:如何利用知乎學習?我會告訴他:關機,看書。

當然,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透過讀書。但是歷史是一個已經形成整體性和系統性的學科。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門學科,正是因為它已經有一套相對完備的學習資料,以及經過幾代人反覆推敲的學習方法,這是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學習途徑。以我十年讀齡悟出的一個淺薄道理來看:

一切抄捷徑的行為,最後被證明都是在走彎路;一切阻擋我們的困難都應該正面解決,因為那才是走直線。

如果僅僅是想了解歷史,那怎麼讀都無妨。但是如果想認真學習,那還是應該走正途。更何況史書是千年精華之凝聚,是學點兒皮毛即可受用一生的財富。而大眾媒體給你提供的不過是迎合市場的消遣品,不要被它國學的外衣所矇蔽,誤以為看電視就能夠代替讀書。

我有一個讀書的自我規定:但凡遇到不懂的知識,想盡辦法也要弄懂,哪怕它毫無用處;但凡遇到內容艱深的書籍,一定要找到關於此書的入門書籍,為它日之閱讀作一番鋪墊。

讀書也好,做事也罷,都不應該有畏難情緒,而是應該迎難而上。越是讀不懂,越是有讀懂的必要;越是有必要讀懂的書籍,讀過以後的收穫就越大。

知識的價值與其掌握者的人數是成反比的。含金量越高的知識,掌握者必然越少。掌握者越多的知識,其價值也就越低。

看過《易中天品三國》的人,不下百萬!可是看過《三國志》的人,能有幾個?易中天老師講了五十多集,一集不到40分鐘,共計2000分鐘。這2000分鐘把《三國志》說通講透了嗎?未必。可是易中天講的那些內容,《三國志》裡基本都有。

物以稀為貴,讀書亦是如此。為什麼我經常說

“網上沒有知識,只有資訊和常識”。

因為網際網路上的東西,谷歌百度一下就都出來了,信手拈來,唾手可得,人所共有。這不是知識,是常識和資訊,其價值含量很低,只要會用網路,人人都能掌握,人人都能使用。

真正的知識,是那些網路上搜腸刮肚也搜不出來的,是那些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乾貨,是那些說出來砸在地上都槓槓響的。

為什麼知乎能夠在眾多SNS社群中獨領風騷?就是因為它的機制能吸引來一大批手裡捏著乾貨的大牛,而這些大牛的無私奉獻又吸引來一大批像我一樣對知識充滿渴望的文盲。所以,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循序漸進,慢慢掌握那些多數人都無法窺探的知識。

讀書一定不要畏難。

難,是一件幸事。

難,如同一道門檻;跨過門檻,你就和身後的普通人拉開了距離。

有人說,讀書也要講資格、講緣分。讀不懂《偶像的黃昏》,說明你沒有資格讀尼采,說明你和尼采沒有緣分,所以你就不應該讀尼采。

對於這樣的觀點,我是不敢苟同的。

讀書的過程就像爬樓梯,總有一些書籍在樓上俯瞰我們,也有一些書籍在樓下仰視我們,還有一些書籍跟我們保持在同一層臺階。每當我們拿起一部深奧的作品,便如同抬步上樓一般——怎一個“累”字了得!

但是如果因為怕苦怕累,我們就止步不前,不僅不“更上一層樓”,反倒為了圖輕鬆而走下坡路,這不正應了那句老話——黃鼠狼下崽,一窩不如一窩了嘛!

讀不懂尼采,可以讀哲學史。像一個偵探般,去書裡尋找對尼采影響最大的人。追根溯源,找出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瞭解他們的哲學思想,以及他們的學說對後世產生了哪些意義深遠的影響。這時,你再讀尼采,總要好過當初吧?即便仍然讀不懂,那也無妨,說不定你此時已經戀上康德了!

讀書,翻開誦讀就好。讀不懂,想辦法讀懂。無關的,不必多說,更不必多想。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謝嘉皓2013-05-21 00:19:37

看目的。

《百家講壇》可以當開胃菜。易中天說三國,愛看的人很多,一是因為大家對三國感興趣,二是易先生說起來也有趣,人嘴上有活。之前周汝昌先生也說過三國,易先生講得真比周老爺子好嗎?不見得,但他那風格就真吸引人。被他這麼一帶,得了,咱也看三國吧。別的不說,我身旁還真有些人是從這個系列節目開始接觸三國正史的,原本都只知道連《三國演義》原著都沒看過,這節目後倒看起《三國志》來了。你想想,要有一人,嘴上說得懸河倒瀉,趣味橫生,說完了你咂摸咂摸,還真學到了點東西,用這來填充一段閒暇時間,誰不樂意啊?

許多之後走紅的系列其實都是這樣:主講人講得未必有多鞭辟入裡,但是能吸引你。它作了很多人的開胃菜,這也是《百家講壇》作為一個大眾節目的價值所在。如果你對某些知識只是想稍微瞭解,屬於淺嘗輒止,又或者你想看的是那種實用性的(例如之前金正昆講禮儀),那麼看《百家講壇》就挺好的,主講人言傳身教,可能比看書來得還好點。

但是,真想著往深裡研究的話,《百家講壇》肯定代替不了書。關乎這點,上面的知友都說了。何況講座給人的,向來只是一種觀點,一種方向,你想要真正的探求,真正有自己的觀點,還是要你自己去探索。

或者說,你想要往深裡走,肯定需要更好的老師陪著你,而《百家講壇》因為照顧到大眾的需要,不會是一路陪著你深入的老師。

而書不同,總有書能帶著你向裡走的。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朱潔儀2013-05-21 21:03:23

樓主給的條件很好,看不下去書的情況下。如果能看下去書,當然看書更好。實在看不下去的話,百家講壇也可。雖然現在講師的質量良莠不齊,但總勝過去看韓劇日劇美劇港劇綜藝節目。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滄河2016-09-09 23:35:43

反對一切自己還沒讀原著就先來聽別人評論、分析、講解的行為。

因為,即使別人是大牛,他的觀點終究只是他的一家之談。自己不先讀原著的話,就很容易偏聽偏信,等到自己再看書的時候,思維其實已經先入為主地往他說的那個方向走了。

——————

是的沒錯我主要是被那些開口就是黛玉尖酸寶釵心機閉口就是寶玉無能鳳姐很壞的人給氣的。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秋原2016-12-27 10:01:45

很多年前,當百家講處在處在最火狀態,特別是袁騰飛成為主講人,播講有關宋史題材的內容時,我曾經解釋過百家講壇的運作模式。

那時還是在上班族的前身音速論壇(SonicBBS),這個綜合論壇社群有歷史主題相關板塊,裡面匯聚了包括我在內的若干歷史愛好者(下文以字母A代指)和所謂文史方面的“專業學者(下文以字母B代指)”。彼時,也是“七字黨”和“閹黨”剛開始形成的時期。

2009年,袁騰飛的《兩宋風雲》在百家講壇播出,成為一個不大不小的導火索,激起了音速論壇上A、B們對這檔節目和袁騰飛的強烈牴觸情緒,以及接連不斷的激烈指責。

原因不礙乎有兩點:

其一、文人相輕的固有成見——音速論壇的B類,以真武大帝黨人碑為代表;A類以滿嘴“肛棍、裝13”為特色的工地流宋史研究學者嫖相為代表。

這兩類人以宋史資深愛好者和宋史專業研究學者自居,認為自己也有深厚的資歷才學,對CCTV只請袁登臺亮相而不請他們,有相當濃厚的心態不平衡感,藉機大吐酸水。當然,他們還不太好意思直接說“CCTV應該請我上電視”,而是婉轉地說說“他們多的宋史大牛不請,偏偏要找最沒水平的這個袁?”

其二、對袁騰飛身份與主講風格的不認同——袁只是一個高中文科歷史課教師,算不上B類。非科班出身的人,怎麼能講述科班專業題材呢?袁騰飛成名,並不是他在歷史方面的博學精深,而是突出調侃色彩的播講風格,所得再直白點,就是認為袁只是一個水準一般的A,是個憑耍嘴皮子的機巧小聰明成名的北京胡同串子,只能蒙中學生,這種心術不正還嘴尖腹空的A,卻因為有了幾分虛名,被百家講壇邀請主講宋史,這是多麼不嚴肅的事啊。

當音速論壇的A、B們對袁騰飛的聲討喧囂之勢時,黨人碑曾經發布過一個帖子,說他已經聯絡到國內宋史學界的多位大牛級專家學者人物,都是真正的大B,要一起發功,給袁騰飛這個黃口豎子一點顏色瞧瞧。

諸A們看到這個帖子後興奮不已,紛紛呼應,說老黨你作為B的一員,這下真是要給我門出氣了,放心吧,我等小B不才,但只要大帝您一聲令下,也是有求必應啊。一時間,音速的AB們對袁騰飛達到空前的口徑一致,一副“魔教妖孽,人人得而誅之”的架勢,頗有六大門派合謀圍攻光明頂之勢……

當時我和黨人碑、童貫的關係都還沒有搞僵。面對這種“討袁”口氣的眾口一詞,我還是站出來唱了反調,當然,語氣措辭比較委婉,就是以解釋百家講壇欄目運作特點的方式,變相地規勸這些AB們放棄他們不切實際的口號(AB們的有些抱怨,確實有一定根據,比如說,袁騰飛雖然是首師範的歷史系畢業,但師範大學的歷史系針對的是歷史教育,而不是史學研究)。

時隔七年,我在帖子裡的回覆已經找不到了,上班族論壇也在不久前關閉了。所以我大致複述下,當時我回帖的內容:

1、CCTV製片人對百家講壇的定位,並不是一個專業人文科學普及平臺,而是一個打著“科普”噱頭、披著“人文”外衣,面對大眾的通俗文化節目。如果說《走進科學》是CCTV借自然科學的名義搞電視媒體娛樂的話,《百家講壇》就是借人文科學名義的版本。

因此上,這個節目本質上是通俗娛樂,不是學術研討推廣;現在AB們把《百家講壇》當成專業學術平臺,死鑽牛角尖,本身就是驢唇不對馬嘴。

百家講壇沒錯,袁騰飛也沒錯,是你們錯了;

2、既然是針對大眾的娛樂節目,那麼製片人在製作節目內容中,首先是要根據傳媒學相關方式,保證節目的話題性和收視期待值。節目組選擇主講人,是看他講的精彩不精彩,在鏡頭前表現搶眼不搶眼,播講內容有沒有充分的話題性和“戲點”;在優先滿足這些要求之後,才會注重播講人的出身學歷與其在專業領域的研究成果。

一個資深的歷史專家,他在相關學術領域有多高多了不起的成就,但只要是怵鏡頭、普通話講不利索,導播一說“開機”他就緊張,低著頭不敢看鏡頭,研究內容太深奧讓普通人聽不懂……那麼不好意思,節目組只能放棄。

在一切以收視率為準繩的商業電視娛樂節目面前,專業學術沒有充分的發揮機會,只看播講人的“演技”。因此,易中天、王立群、鮑鵬山這些有較好口才、說起話來聲情並茂,能充分帶動觀眾情緒,在鏡頭前上相,播講內容深入淺出,能在“知識”和“演技”之間上獲得最好的平衡點——即能當歷史老師又能做說書先生的播講人,最受歡迎,他們透過百家講壇成為社會名人,著名“學術超男”。熬雞湯的于丹、侃大山的袁騰飛,在“知識”方面相當欠缺,但是在“演技”方面比較拿手,所以儘管有很大爭議與接連不斷的非議,但是憑著能說會道,也透過百家講壇取得成功。

以易中天和王立群兩位先生為例,他們是從事古代文學專業,儘管有“文史不分家”之說,但就他們成名的“三國”和“戰國”兩個播講系列而言,肯定還有相關領域比他們牛的學術大家。《百家講壇》欄目組請來他們,不是看他們的學術背景,而是看重他們的口才,能組織通俗而不失風趣的語言,讓老百姓即聽的明白還聽的有趣。

二位播講人在百家講壇的頭銜身份,不是人文科學研究者,而是人文科學說書人。

3、娛樂節目為了引起持續觀眾,必須要具備話題性。易中天這樣的播講人,他說的好,粉絲交口稱讚,這就是話題;播講人說的不絕對是好,內容和觀點有相當大的爭議,在社會上造成反響和爭論更強烈,這還是更大的話題呢。媒體傳播的一個特徵,就是不必在意口碑是好是壞,關鍵看有沒有人關注。

現在AB們傻了吧唧得“討伐袁騰飛”,對他們而言純粹是瞎折騰的無用功;倒是幫袁騰飛又添了一把火。討袁就是助袁,袁騰飛被你們討伐過了只會更火,反倒是你們,依然沒人在乎,還是隻能在虛擬論壇裡唧唧歪歪,自娛自樂的一幫人;

4、播講人主講—>在社會上產生話題—>保持收視率—>電視臺得到廣告客戶請來—>播講人成名—>播講人成名出書—>播講人成名參加各種娛樂活動、走穴;。諸位AB們,當你們還在這裡叫囂討伐袁騰飛時,你們是否發現《百家講壇》的這套產銷一條龍的產業鏈執行模式了呢。當你們還沉浸在幼稚的討伐時,人家已經有成熟完整落實的商業流程了,根本不在乎你們那點動靜。如果你們以前沒注意到,那麼現在我已經列出來了,希望你們看清形式。

………………

………………

上述4條,就是當時我回帖的主要內容。不過我這話形同廢話,這些AB們不僅我心依舊,而且對唱反調的我也或多或少產生厭惡。

號稱要組織宋史學界資深學者聯合“討袁”的黨人碑,只發了這個帖子,最後虎頭蛇尾,沒結果了,這位音速論壇唯一的“專業學者”,沒發表過任何有份量的宋史學術著作;至於童貫這個建築工地風格的包工頭童貫公公,不要說專業著作了,連獨立寫一本通俗歷史讀書的經歷都沒有,僅僅是幾年前,在國內一本通俗歷史軍事期刊讀物上刊登過一篇小文,到今天依然頂著“網路宋史第一人”的光榮稱號。

==================================================

上述內容,就是半年前,我在知乎寫的一個答案:

百家講壇講歷史的為什麼大部分都不是專門從事歷史研究的? - 中國歷史 - 知乎

把百家講壇的運作流行、節目製片人選取主講(主播)人、選定主講題材內容的主次輕重情況簡略說明後。就會發現,其實這個節目的策劃,和出版社編輯策劃一本書的方式和考慮思路,是一致的。節目主講人錄完節目並播出後,隨後就把他播講的內容出書發售。

所以,我現在可以給題主第一個答覆:看百家講壇和看書,不存在“哪個好一點”的比較,二者的作用完全一樣。

既然二者本質相同,那麼接下來的,只需要考慮一個基本原則問題就可以了:“看什麼書和怎麼看書”,或者改成第一人稱主語疑問:“我適合看什麼書,什麼書適合我讀?”

A、

現在的圖書市場上,有很多口袋書、MOOK讀物之類的通俗圖書。比如在歷史通俗讀物方面,經常就有諸如《一本書講完明朝》、《一本書讀懂中國史》這種“一本書”系列。他只能滿足初中、甚至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如果到過年時,提前去書店買點這種書,給十二、三歲孩子塞壓歲錢的同時再送這麼一本書,“好好學習啊,多學知識”,那種場合下應該是合適的。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

看百家講壇和看書,哪個好一點?

B、

另外一種,則是以《明朝的那些事》為代表的通俗歷史叢書。

《明朝的那些事》的優、缺點,都非常突出,優點是作者確實下了功夫,他把一個朝代前前後後歷程中做了分集,搞節點化加工,整理成大量的小事件,又具體且細緻的將這些小事件一一告知讀者,讓讀者能看到細節。

他的缺點,是過於瑣碎,基本都是碎片化知識,沒串起來。另外,用語過於輕浮,欠缺講述歷史故事的厚重感。

《明朝的那些事》裡,每個小故事的篇幅,大都為1~3K字之間。

如果用文化傳媒形式去做比喻的話,A就相當於小品、相聲,3分鐘抖個包袱,10分鐘說個段子;B相當《我愛我家》、《武林外傳》之類的系列劇,大主題不變,但每集是一個完整獨立故事。

A是給低齡、低學歷人群看的;B可以給所有人看,最重要的受重群體,是中學到大學階段的人群。

A\B總體而言,都是碎片化知識內容。

再往上一個層次的C類,則是系統的“典型性故事”,他會把一個複雜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事無鉅細的流程與錯綜的頭緒、繁複的人物關係,一一說明,內容博大,篇幅顯著。相當於長篇片電視連續劇。

用現在一個比較流行的話說,就是作者不僅要考據到充分的“硬貨”,還要具備嚴謹的邏輯語言組織能力,才能把這麼一個大事件,用流暢的語言講述清楚。

講大歷史故事,非常需要好口才,好文筆,這是也“文史不分家”在這方面的一種體現吧。

這種典型性故事,讀者看完之後,會對某個歷史時期、某個具體社會範疇內的現象,建立其一個立體的、深入的瞭解。

我舉個例子,比如

@馬伯庸

今年完成的《學霸必須死:萬曆年間的一場數學大亂》。

ABC三類,我都講述過了。在百家講壇裡,大部分其實是B,其中講的好的,有易中天先生的三國系列、鮑鵬山先生的水滸系列和王立群先生的秦統一六國、宋太祖系列。

本著這個原則,題主你先給自己做個定位,覺得以自己的目前的情況,是ABC裡哪一檔,然後你就去找相應的書,或者去看相應的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