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洞靈真經》卷中 賢道篇第六

作者:由 純淨的心2020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8-20

(一)(識賢之法,凡在六要)

1.

賢良所以屢求而不至,難進而易退者,非為愛身而不死王事,適恐盡忠而主莫之信耳。

【翻譯】

賢良之所以屢求不來,好不容易來了又很容易離開,並不是他們愛惜自身而不願意為君主的事盡忠效死,只是擔心盡忠了君主不能夠信任罷了。

2.

自知有材識之人,外恭1謹而內無憂。其於眾也,龢正而不狎;親之則彌莊;疏之則退去而不怨;窮厄則以命自寬;榮達則以道自正。人有視其儀賢也,聽其聲賢也,徵神課識,或負所望。

【翻譯】

自知有才能本領的人,外表恭敬謹慎內心沒有憂慮。和眾人相處,和正而毫不猥瑣;你越親近,他越莊重;你疏遠,他就會自動離開而毫無怨言;窮困時會自我寬慰說時機未到;顯貴時會用道來自我反省匡正。也有的人看儀態像個賢人,聽聲音像賢人,考察他的內心和學識,可能就大失所望了。

3.

夫賢人,其見用也,入則諷譽,出則龔默,職司勤辨,居室儉閒。其未見用也,藏身於眾,藏識於目,藏言於口,飽食安步,獨善其身,貞而不怨。

【翻譯】

賢人被任用的話,上朝時會諷諫會讚譽,下朝後會恭敬沉默,在崗位上勤勉辦事,在自己家簡樸安閒。賢人未被任用時,藏自身在大眾,藏學識在眼目,藏良言在口中,吃飽飯散散步,獨善其身,安閒寧靜沒有絲毫抱怨。

4.

智者不疑豈,識者不疑人。有識之士,行危2而色不可疏3,言遜而理不可拔。

【翻譯】

聰明人做事不糊塗,有識之士做人不糊塗。有識之士,舉止端正而面貌可親,言辭謙遜而道理難撼。

5.

凡謂賢人,不自稱賢,效在官政,功在事事。

【翻譯】

凡是賢人,不會自稱賢良,而是在為官理政上體現效果,在處理政務中顯現功績。

6.

太平之時,上士運其識,中士竭其耐,小人輸其力。

【翻譯】

太平盛世的時候,上等之士能施展才識,中等之士能竭盡能耐,下等之士能獻出力氣。

【註釋】

1,龔:恭。

2,行危:舉止端正。

3,色不可疏:面貌可親。

(二)(有道則顯,無道則藏)

齊有掊子者,材可以振國,行可以獨立,事父母孝謹,鄉黨恭循1,念居貧無以為養,施信義而遊者,久之矣,所如寡合2,或為乘時夸毗3者所蚩紿4,於是負杖步足,問乎亢倉子曰:吾聞至人5忘情,黎人6不事情,存情之曹,務其教訓而尊信義,吾乃今不知為工7——受不信為信,信而不見信為信;為勤慕義為義,人義而不俟義為義。然則信義之士,常獨厄隨退8,胡以取貴乎時,而教理之所上也?

亢倉子俯而循衽,仰而譆,超然而歌曰:

時之陽兮信義昌,

時之默兮信義伏,

陽與默,昌與伏,

汨9吾無誰私兮?

羌忽10不知其讀11。

夫運正性12以如適13,而物莫之應者,真不行也。夫真且不行,謂之道喪。道喪之時,上士乃隱,隱之為義。有可為也,莫可為者也;有可用也,無可用者也。

邦有道則智14,邦無道則愚14,故莫可用者也。

【翻譯】

齊國有個叫掊的賢人,才學能夠振邦興國,行事可以安身立命,事奉父母孝順恭謹,鄰里鄉親恭順和睦,考慮到貧窮無法孝養父母,出去遊方天下施展信義,很長時間了,也沒遇到什麼知音,還經常被那些一時得志的諂媚小人所嘲諷,於是拄著柺杖徒步而來,向亢倉子請教說:我聽說至人已經超越感情,而百姓又不懂如何用情,尚存感情又懂得如何用情的人,有責任來教育天下遵從信義,可我今天不知什麼是對的了——是把“無信用”當做有信之人呢,還是把“有信用但不被信任”當做有信之人;是把“勤勉彰顯自己有義”作為有義之人,還是把“行義但是並不期待別人誇讚自己”作為有義之人。然而信義之人,常常獨守困厄隨緣隱退,怎樣才能顯貴於時代,從而教化百姓大道所崇尚的道理呢。

亢倉子低頭順順衣襟,仰頭嘻嘻一笑,超然唱了起來:

時代光明信義昌,

時代黑暗信義藏,

明和暗,昌和藏,

於我哪有偏私啊,

忽然不知該說啥。

帶著真理遊方天下,而沒有得到迴應的話,那說明真理不能通行了。真理不能通行,大道也就喪失了。大道喪失的時候,上士也就隱退了,隱退就是義。雖然有大道可為,但是沒有可為之處;雖然有大道可用,但是沒有可用之處。

國家有道就顯現,國家無道就隱藏,故而你現在沒有用武之地。

【註釋】

1,恭循:恭順和睦。

2,所如寡合:所到之處找不到朋友。

3,乘時:一時得逞;夸毗(pí):諂媚。

4,蚩:嗤笑;紿(dài):哄騙,嘲諷。

5,至人:極致的人,與神人真人聖人同一級別。

6,黎人:黎民百姓。

7,工:工整,正確。

8,獨厄:獨守困厄;隨退:隨緣隱退。

9,汨:語氣副詞。

10,羌忽:忽然。

11,讀:說。

12,正性:正理。

13,如適:前往某處。

14,智:顯現智慧;愚:隱藏。

(三)(賢才可待,而不可求)

祭公1問:賢材何從而?

亢倉子曰:

賢正可待不可求,

材慎在求不慎無。

【翻譯】

祭公問:賢才從何而來?

亢倉子說:

賢才可以等待但是不可強求,

求賢重在方法不怕沒有賢人。

若天子靜,大臣明,刑不避貴,澤不隔下,則賢人自至而求用矣。賢人用,則四海之內,明目而視,清耳而聽,坦心而無鬱矣,天自成,地自寧,萬物醇化,鬼神不能靈。

故曰,賢正可待不可求。

【翻譯】

如果天子平和,大臣賢明,處罰不迴避權貴,恩澤下達百姓,那麼賢人就會主動前來請求任用了。賢人得到任用,則普天之下,人人眼睛明亮,耳朵清淨,心中坦蕩沒有情緒淤滯,上天成化,大地安寧,萬物淳樸,鬼神都可以休息了。

所以說,賢人可以等待而不可強求。

若天子勤明、大臣和理之求士也,則恢弘方大、公直靖人之才至;

若天子苛察、大臣躁急之求士也,則曲心巧應、毀方破道之才至;

若天子疑忌、大臣巧隨之求士也,則奇姓異名、仄媚2怪術之才至;

若天子自賢、大臣固位之求士也,則事文逐譽、貪濁浮麗之才至;

若天子依違3、大臣回佞4之求士也,則外忠內僻、情毒言和之才至。

故曰才慎在求不慎無。

【翻譯】

如果天子勤勉昌明、大臣和順正理以求賢,則心胸寬廣氣象弘大修養方正見識廣博、一心為公剛直不阿理民得靜的賢才就會出現;

如果天子苛枝察末、大臣浮躁貪功以求才,則偽裝內心巧於應對、毀壞正理破壞大道的人就來了;

如果天子猜疑忌妒、大臣巧舌附和以求士,則出身不明、諂懷怪術的人就來了;

如果天子自以為是、大臣故步自封以求士,則以詞藻華麗追逐名譽、內心汙濁表面光明的人就來了;

如果天子無常、大臣邪辟以求士,則外表忠誠內心奸闢、用心惡毒言辭和順的人就來了;

所以說,求賢重在方法不怕沒有賢人。

昔者黃帝得常仙5,封鴻庇6、容丘7,商主8得伊尹,中興9得甫申10,齊桓11得寧籍12,皆由數君體道邁仁,布昭聖武,思輯光明13,寬厚昌正,而眾賢自至而求用,非為簡核14而得也。

【翻譯】

從前軒轅黃帝得遇常仙,封為鴻庇、容丘,商湯得到伊尹,周宣王得到仲山甫、申伯,齊桓公得到甯戚,都是因為這些君主能得道行仁,顯揚英武,追求光明,寬厚公正,從而眾賢人自己前來請求任用,而不是勉強求取得到的。

【註釋】

1,祭公:周王室卿士、周公之後人。

2,仄媚:諂媚,討好,奉承。

3,依違:反覆無常。

4,回佞:邪辟。

5,常仙:蛇身人首的一種仙人。此處為人名。

6,鴻庇(bì):尊長的庇護關懷。封鴻庇,封為“鴻庇”稱號。鴻庇,鴻鬼,庇,古音為“guǐ”。

7,容丘:古代地名,今江蘇邳州附近。此處指官職,也就是後來“容成子”的來源。

8,商主:商湯;伊尹:名臣,原為奴隸。

9,中興:指周宣王的中興之治。

10,甫申:中興名臣簡稱,仲山甫,申伯。

11,齊桓:齊桓公。

12,寧籍:甯戚,管仲之後的齊相,原來是車伕。

13,思輯光明:考慮怎樣光明。

14,簡核:檢查核實,勉強求取。

(四)(君主昏庸,非賢多來)

祭公曰:夫子雲賢人不求而自至,亦有非賢不求而自至者乎?

亢倉子曰:夫非賢不求而自至者,固1眾矣。

夫天下有道,則賢人不求而自至;

天下無道,則非賢不求而自至。

人主有道者寡,無道者眾;

天下賢人少,不肖者多。

是知,非賢不求而自至者,多矣。

【翻譯】

祭公說:您說賢人能不求自來,有沒有非賢不求自來的呢?

亢倉子說:非賢不求自來的事,自古多的是啦。

天下有道,賢人不求自來;

天下無道,非賢不求自來。

君主有道的少,無道的多;

天下賢人少,非賢多。

由此可知,非賢不求自來的,多的是啦。

【註釋】

1,固:固然,一定,必然,從來如此,自古。

(五)(賢之與材,天壤之別)

祭公曰:賢固濟天下,材亦能濟天下,俱濟天下,賢與材安異耶?

亢倉子曰:窘乎哉其問也。

夫功成事畢,不徇封譽,恭退樸儉之謂賢。

功成事畢,榮在祿譽,光揚滿志之謂材。

賢可以鎮國,

材可以理國。

所謂鎮者,龢寧無為,人不知其力,

所謂理者,勤率其事,人知所於德。

一賢統眾材則有餘,

眾材度一賢猶不足,

如是賢材之殊域1。

有居山林而喧者,

有在人俗而靜者,

有喧而正者,

有靜而邪者也。

凡視察其貌鄙俗,而能有賢者,萬不有一;

視察其貌端雅,而實小人者,十而有九。

夫不鍊2其言而知其文,

不責其儀而審其度,

不釆其譽3而知其善,

不流其毀4而斷其實,

可謂有識者也。

【翻譯】

祭公問:賢人固然能夠得濟天下,才人也能夠得濟天下,都能得濟天下,賢人和才人有什麼不同呢?

亢倉子回答說:問這樣的問題不害臊啊?

事業成功後,不求封賞名譽,恭謹身退回歸簡樸的是賢人;

事業成功後,陶醉名利之中,到處炫耀志得意滿的是才人。

賢人可以鎮守國家;

才人可以治理國家。

所謂鎮守,是和順安寧無所作為,百姓不知道他做了什麼;

所謂治理,是勤勉而為躬身做事,百姓看得見他的德行。

一位賢人統帥眾多才人也會綽綽有餘;

再多的才人加起來也比不上一位賢人,

這就是賢人和才人的天壤之別。

有的人即便在山林中也會浮躁;

有的人即便在世俗中也能安靜。

有的人即便喧譁也能守正;

有的人即便安靜也會心邪。

凡是觀察他們的形貌粗鄙庸俗,而能是賢人的,萬里無一;

觀察他們的形貌端正文雅,而實際是小人的,十有八九。

那些不推敲他的言辭而重視他的意思;

不責備他的儀容而審視他的氣度;

不聽信他的美名而重視是否心善;

不採信他人流言而善斷真實情況,

這是真正的有識之士。

【註釋】

1,殊域:天壤之別。

2,鍊:煉,考驗。

3,不釆其譽:不聽信美譽。

4,不流其毀:不採信流言。

標簽: 賢人  亢倉子  信義  翻譯  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