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作者:由 蕪史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8-29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思想爭鳴,

人稱先秦F4的——“儒、墨、道、法”四家,

各懷“絕技

”,紛紛登場,

除此四家之外,另有“陰陽、名、雜、農、兵、縱橫”等家不甘落下,

捲起先秦思想史上一場狂風暴雨……。

諸子圍繞著“人性善惡”、“治世之道”、“名實之辯”等問題,

自“春秋”開始到“秦統一”結束,

展開了長達三百多年的“

大辯論

”,

也是僅此一次的盛景了。

最終儒學一家獨大,在之後的兩千多年裡,

成為了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那麼,春秋戰國時期,所說的“百家思想”指的究竟是哪些?

我們要先了解一下,百家思想爭鳴之前,

夏商周(西周)

是什麼情況。

01“六經”和禮器為什麼這麼重要?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西周末年,

周幽王姬宮湦

得到一名美豔的姬妾

褒姒

,對她十分寵愛,

在褒姒生下兒子姬伯服後,周幽王廢黜了王后申後,

以及申後之子——太子姬宜臼,

此事惹怒了申後之父,也就是申國的國君申侯,

盛怒之下,申侯勾結犬戎攻進了西周都城鎬京,殺掉了周幽王姬宮湦,

西周滅亡。

周幽王死後,諸侯們尋回原太子

姬宜臼

,擁立他繼位,

是為周平王

周平王匆忙繼位後,此時鎬京宮殿已被焚燬,面目全非,狼藉一片,

再加上週幽王的慘狀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決定遷都

把都城從

鎬京遷往洛邑。

在這次動亂過程中,周王室的

“六經”典籍以及祭祀禮器,幾乎全部丟失了,

此外,原本“官學”

中的

史官

們也散落到了其他諸侯國避難,

整個社會“

禮樂崩壞

”。

什麼是“禮樂崩壞”?“禮樂”可以理解為“

秩序

”,

原本西周時期,各諸侯國都要派貴族子弟去都城學習

“六經”

等知識,

而教授這些知識的就是史官,是的,西周時期的史官與後世不盡相同,

他們還擔任著“

教師

”角色。

典籍和史官都丟了,沒人再去都城學習,舊有的秩序瓦解了,

原本勢弱的周王室影響力更加低微了,

民間因為這次動亂也沒好到哪去,沒人維持秩序,

時不時發生如

“子殺父

”這類惡性事件,

這種情況下,

東周(也就是春秋)的歷史拉開了序

幕,

也為

諸子百家思想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那“六經”和禮器為什麼這麼重要?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不難發現,自上古時代開始,

歷朝歷代都極其重視

祭祀活動

祭祀活動,最早記載是從

舜帝

開始的(《尚書》)。

舜帝每年都要去各諸侯國巡查,

要做三件事:

一是,會見各地諸侯,考察情況,並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

五禮:

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凶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

三帛

:諸侯世子執纁(赤色的帛),公之孤執玄(黑色的帛),附庸之君執黃(黃色的帛);

五玉:

圭玉

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用谷璧、男用蒲璧;

二生:

羔羊、雁,請帶著羔羊、大夫就帶著雁;

一死:

雉,士來朝見就帶著死的野雞。

(也就是說,

古代諸侯朝拜舜帝時,要帶著作符信用的五種玉

,不同地位的諸侯還要帶著不同顏色的帛布。)

二是,天子要帶著諸侯們在諸侯國內祭祀本地的山川神祗。

祭祀的時候就要用到禮器(《周禮》):

六種玉石

: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三是,會見諸侯後,天子要調和四時與月、日的相對誤差,統一聲律與度量衡。

這個時期,

祭祀活動其實與統治已是密不可分的了。

此後的夏、商、周雖然有所調整,但都

沿用了這種方式

來統治和管理臣民。

等出現了成形的文字,史官就將這些記錄了下來,

並且祭祀的禮器猶如

“聖物”

般極為重要,

比如傳說中的夏禹時期的“九鼎”,就是祭祀禮器,

只有

天子

,也就是“天命之子”才能

保管

而記錄這些活動的典籍,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

“六經”,

所謂“六經”典籍包括

《詩》

——宮廷和民間蒐集的詩歌(沒文字前,人們透過詩歌記載事蹟);

《書》

——國家的

政令、國君的言論

記錄等檔案材料;

《易》

——卜筮;

《禮》

——典章制度、禮儀;

《樂》

——樂譜(已失傳)

《春秋》

——歷史資料。

所以“六經”也如同“

聖書

”一般,只有天子和貴族才能學習,

設定的

史官,也就是王官

除了保管典籍,還要充當“教師”的角色:

夏商周(西周)文化,其實只掌握在這部分人手中,普通民眾是沒學習資格的。

當時民眾的思想,還是王室普及的“

天命論

”,可以說是先民們最早的

“世界觀”

什麼都是

“天意”

,每年在“上天之子”帶領下進行各種盛大的祭祀活動。

直到西周末期那場動亂,周王室的“六經”和禮器都丟了,

人們覺得這是周王室被“上天”拋棄了,沒資格領導民眾了,

周王室的聲望衰弱得也就更加明顯了。

而原本的“

官學

”,也因為史官們跑到了各地,演變成了

“私人辦學”

普通民眾這才有了學習知識的機會。

順便說下這個《樂》

,雖說已失傳,但這本典籍在先秦時期也是很重要的,

每逢重大活動,尤其是祭祀,人們唱歌跳舞祭祀神靈,

每種音樂既分場合,也分等級,

有的音樂只能祭祀時用,有的音樂只能天子用,制度很嚴格。

所以總把“禮樂”放在一起,《樂》並不僅僅意味著歌譜。

諸子百家到底分為哪幾家?

他們是如何產生的?

02“諸子百家”的起源和劃分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究竟屬於哪幾家,該怎麼劃分,沒有統一的說法。

司馬談(司馬遷之父)

將“諸子百家” 歸納為主要的

六家

即“ 陰陽、儒、墨、名、法、道德” ;

漢武帝時期的

淮南王劉安

,在司馬談的基礎上,

又增加了“縱橫、雜、農、小說”四家,共

十家

東漢的班固

則認為,

主要有“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

九家

近代史學家呂思勉

,在班固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小說、兵、醫”,也就是共

十二家

諸子的起源

,也有三種說法:

一是

,諸子百家出

於"六經";

二是,

出於西周時期的

王官(掌管“六經”的人)

三是,

"應世之急"

(制度和階級關係發生變化,人們就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意識)

(由於篇幅的原因,本文先梳理一下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若說老子原本就是周王室的史官,著書立說沒什麼奇怪的,

但是孔子、孟子、墨子等人又是怎麼回事?

他們在主張什麼思想?

03孔子、孟子的思想與儒家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上面說到周王室丟失了“六經”和禮器,

但是,

魯國還有一份

魯國是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的封國,

西周其他諸侯國不同的是,魯國享有天子獨有的祭祀

特權

可以說,魯國的“六經”與禮器,以及祭祀制度,

都是周王室的“

翻版”

正因為這個原因,一時之間各地諸侯也衝

向魯國開始學習

魯國也呈現了遍地“儒士”的盛景,

其實“儒”這個概念,不是孔子創造的,

在孔子之前,“儒”就是周王室的“王官”,穿著特有的“儒服”。

孔子後來創立儒學,也是有著“繼承”、“傳承”之意。

孔子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

年少時雖然家境貧寒,但自己特別好學,學了不少周禮,

曾有幸去京都學習“六經”,他的老師就是還是

周王室史官的老子

後來也在魯國擔任司空之類的官職,

但因為跟執政者有矛盾,棄官帶著弟子們開始周遊列國。

可惜的是,孔子去了很多個諸侯國,但都沒能實現他的理想,

晚年回到魯國,專注研究,

他的弟子後來將他的思想言行記錄成一本書——《論語》。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孔子的理論思想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之類,

但這只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其實孔子的思想覆蓋的範圍相當

廣泛:核心主張,即“禮”和“仁”。

孔子強調

“禮樂”(概念在前面已闡述)的重要性

當時正八經的天子勢小權弱,諸侯國霸道強勢,

孔子認為這是亂了“

君臣

”的地位貴賤秩序;

魯三家在祭祀宗廟之後,不應該唱天子才能唱的《雍》詩,

以及大夫用了天子獨享的人數——64名女子跳舞,

孔子認為這都是僭越規矩;

聽說晉國把範宣子所制定的“刑書刻在鐵鼎上,公諸於眾,

孔子認為這一行為造成民眾把鐵鼎當成規矩了,誰還把大臣當回事,

這是他們

拋棄了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貴賤不衍)

,是“無道”的。

又如,弟子顏淵去世了,沒錢厚葬,弟子們惦記把孔子的車賣了換錢,

孔子不同意,他覺得自己是大夫,

大夫出行的標配就是“坐車”

此外,

孔子對於服裝也很講

究,

什麼顏色做什麼衣服,什麼顏色不能做什麼衣服,

什麼顏色搭配什麼顏色的衣服,單衣是單衣,外套是外套,

裡裡外外,丁是丁卯是卯,一個細微的錯誤都不能犯。

總的來說,孔子主張

用“禮”來約束君臣和普通百姓,

光用刑法是不夠的,大家都講“禮”,社會就會安定。

(“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孔子認為,

只要把不合“禮”的人和事物統統匡正了

天下就會太平了。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孔子的另一核心思想,即是" 仁"

“ 仁” 字,透過偏旁部首,我們大概就可以猜出,

它的本義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絡。

在孔子的思想中,我們最為熟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便是這一理論,但是孔子的“仁”,包含但不限於此,

賦予了“仁”更廣泛的含義,比如仁愛、忠誠、寬恕、守信、恩惠之類。

孔子認為,“仁”者不能貪利不圖義,

孝悌是仁的根本。

他認為只要統治者厚待自己的親族,也會獲得民眾聲望,

還能起到表率作用。

民眾懂得了“孝”的道理,才不會作亂。

除了“禮”和“仁”,

孔子對於“義”也表達了觀點

比如人們應該

重義輕利,

出於“義”獲得的“利”才理所應當。

光圖“利”沒“義”的就是小人。

但是,孔子的

階級觀念很重。

他認為,農民餓肚子的免不了的,讀書人享受高官厚祿是應該的,

讀書的人跑去種地,就是破壞規矩。

總的來說,孔子站在一個士族階層,思想還是圍繞著調節帝王和民眾矛盾上,

無論是“仁”還是“禮”思想,

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所以

儒家後來獨領風騷

孔子的主張很符合帝王的胃口。

儒家還有一著名的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雖然繼承了儒家思想,但他與孔子還是有些區別的。

孔子有些輕民思想,但孟子不同,

孟子認為“

民為貴

,社稷次之,君為輕”,

就是百姓比君王更為重要,他更關心百姓的利益;

而對於仁、義、禮、智,孟子認為

“人性本善”,

也就是說,

約束好自己就不會犯錯,用不著非得用“禮”來約束。

另外,孔子雖然推崇周禮,但孟子卻是推崇更久遠的“禮”,

他認為那才是純粹且原汁原味的“禮”,也是所謂“言必稱堯舜”。

孔子和孟子雖然都帶著弟子游歷國,均未被接受,

主要是儒家的思想雖然結構清晰,涉獵廣泛,上下也能說通,

但就是不符合時代。

04墨子,墨家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孔子建立儒家之後,墨翟也在魯國建立墨家,兩家互相爭鳴,

從而揭開了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第一幕——儒、墨顯學之爭。

隨著“禮樂崩壞”,民間興辦“私學”,

許多著書立學的人,為了招募學員,降低了“門檻兒”,

以往種地的農民,還有手工業者們,紛紛放下勞動,

衝進了各私學裡,只要學得不錯,

學業有成後,很可能被推薦成為

“士”,

當時的各諸侯國,為了招募人才,形成了一股養士的風氣,

士族的待遇也極其優厚,重要的是還能被推薦為官,

而墨子也是其中一員。

墨子原本學習的也是儒家思想,

但他後來覺得儒家思想裡的

禮節太過繁瑣了,

其實可以理解為他覺得太麻煩了,極其

拖沓

不僅浪費時間、精力,還浪費錢財、人力,根本實現不了,

於是他從儒家中脫離了出來,建立了墨家。

雖然墨子也出生於沒落的貴族家庭,

但他沒有孔子那麼“幸運”,墨子在起起落落間,

地位下降,淪為下層,所以他接觸的人多為平民百姓,

他的弟子也多為下層的平民。

這就註定墨子的思想,建立在民眾立場上。

墨翟提出了墨家的

十大主張

即“兼愛” 、“非攻” 、“尚賢” 、“尚同” 、“尊天” 、“事鬼” 、“非樂” 、“非命” 、“節用” 、“節葬”

他認為根據情況不同,採用的治理方案也不同,

" 國家混亂" ,就選用" 尚賢" 、" 尚同" ;

國家貧弱,就選用"節用" 、" 節葬"

;等等。

兼愛

:即“兼相愛,交相利”,也就是要愛自己的同時也要愛別人,

把別人的家也當成自己的家,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別人當成自己。

墨子認為,發生戰爭的原因是人們“不相愛”的結果。

非攻

:即墨子

反對

攻伐無罪之國

”,反對無緣無故挑起戰爭,

春秋時期諸侯國往往選擇在春秋季節開戰,這樣不僅耽誤百姓種地,也耽誤收割,

所以,墨子對戰爭很反感,認為這“

奪民之用,廢民之利

”。

尚賢:

墨子認為有些人一直身居高位,是藉著祖上的關係,

並不是說明這些人就有才能,所以他提議,透過才能來選拔官員,

有才的留下,沒才的請走,

並且不應該因為一個有才能的人階層低下,就扼殺了他為官的機會。

尚同:

墨子認為,

除了官員,連天子都得有才有德的人才能擔任,

這樣才同“天意”相符。

尊天:

字面上理解就是尊重“天意”,“天意”就是“兼相愛”,

其實這一點與上古先民對鬼神崇拜很契合,

墨子認為,這地上所有一切都屬於上天的,人無論高低貴賤也都是上天的臣民,

所以要遵從上天的意願,上天希望人們做什麼,人就要去做什麼。

事鬼:

墨子認為,鬼神是幫助上天來“賞善罰惡”的,

所以,人們也是要記著,上天沒空的時候,鬼神還在呢。

非樂:即

禁止音樂活動,也就是享樂,這樣會使“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

是巨大的隱患。

非命:

雖然墨子提出“尊天”,但他認為“命”由己造,

只要努力就會改變命運,獲得成功,而若是像過去那樣,

認為“啥階級啥命”,這才是最危險的,久而久之,

當官的不好好管理事物,種地的也不好好種地,那何談發展?

節用:

墨子認為提高經濟實力並不需要擴張領土,

可以充分開發本土資源,一邊創造,一邊節省各項支出和花費,

這樣就會囤積財富。

節葬:

這個理念,其實與“節用”是類同的,只不過在喪葬問題上細化了,

古人重視“厚葬”、“久喪”,認為人死了會去另一個世界,其實這觀念今天還有,

尤其是貴族,陪葬品極其豐厚,墨子認為這就是純屬浪費,

不僅將財富埋進地下是浪費,處在喪禮期的人們還不能從事勞動,

這樣會耽誤國家富強。

以上就是墨子的十大主張,

雖然大多數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是他的節約觀,以及人本思想,

在今天都是值得學習的。

墨學與儒學爭鳴,可以說是維護上層的思想與維護下層思想的兩大學說爭鳴。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同時,墨家是一個有嚴密組織和紀律的集團,有相當大的活動能力。

首領即“鉅子”,享有絕對的權威,

墨家法規也十分嚴明,無論是誰犯錯,都要“

殺人者死,傷人者刑

”,

這也就是民間廣泛流傳的

“墨俠”。

可想而知,在位者難免會忌憚這樣的民間組織。

墨子還是一個科學家,墨家也是一個

科學家集團

他們在

數學、物理學、醫學、邏輯學

等方面都有傑出的貢獻,

在我國古代科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墨家“機關術”

也一直活躍在民間傳說裡。

墨子死後,墨家分裂為三派:相里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鄧陵氏一派。

三派互相攻擊,墨家也漸漸銷聲匿跡。

05老子、‍莊子以及早期的道家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老子原為周王室的史官,也就是管理藏書和教學的。

據《史記》記載,孔子曾向老子學習過周禮。

周王室衰敗後,老子棄官而走,走到了函谷關,

遇到守關的令尹,留下上、下篇論述道德的著作後,

向西出關,不知所蹤,這也成了千古之謎。

老子原本是陳國人,陳國後來被楚國吞併。

老子也深受楚國文化的影響,

楚國文化有一特點,就是“崇巫”,

所以身為史官的老子,對典籍內各種神鬼說自然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老子主張“

無為而治

”,

也就是任其自然發展,

不要動,不要治理。

老子反對“禮治”,認為以禮治國很快就禍亂了——“夫禮者,忠信之簿而亂之首。”

也反對“法治”,認為律法越清晰,犯法的人越多——“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同樣,他對墨家“尚賢”說也持反對態度——“不尚賢,使民不爭。”

在老子的觀念裡,秩序越管理才會越亂,亂就是因為管理太多。

另外,老子還提出“愚民”主張。

他認為民眾之所以難以被管理,都是因為他們懂得得太多,

應該讓他們變得愚鈍,這樣就好管理了。——“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老子還提出了" 小國寡民" 的想法。

老子認為,社會應該回到原始社會時期“部落”的那種狀態,

人們不聚集在一起,老死不相往來,

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為了各自的利益產生矛盾,

這樣才符合“天道”。

老子認為的“天道”與“天命”並不相同,

老子認為天道就是“視而不見”、”求而不得“ (看不見、摸不到),

這種“道”才是萬物主宰,

其實這概念就已經是很抽象了,但我們也不難理解,

某種程度上有些“順其自然”的意味。

所以,人們做得越多,就會改變“天道”越多。

莊子,也就是莊周,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

與老子不同的是,莊子對“天道”的闡釋,由抽象轉為具體化,

他認為世界連天地都沒有的時候,已經有了“天道”,

而“天道”生出了天和地——“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意思大致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某種抽象的東西,創造出了實物體。

我們大多數都

看過“莊周夢蝶”的故事,

故事中的莊子,分不清自己的是在夢中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在它的夢中變成了莊子,

這個概念很燒腦,舉個例子來說,

你吃火鍋覺得很美味,你家貓聞見火鍋味後厭惡地跑掉了,

那你還能說你的火鍋很“美味”嗎?貓還沒同意呢,

那貓怎麼想的你知道嗎?你也不確定,只是猜測而已。

莊子的思想裡,就是認為世界上沒有對比的事物,回到剛剛的例子裡,

火鍋不能用“美味”和“不美味”來形容,

也就是世上沒有善惡之分的意思。

還一個思想就是“忘我”,把自己完完全全忘掉,

莊子認為這樣就能超脫和自由了。

老子、莊子和他們的道家思想,不像來“治世”的,更像是提倡“避世”,

比起別家,道家思想還是很特別的。

06賺錢小能手——法‍家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在講什麼?其中一家談的卻是“避世”

許多人說,雖然儒家一家獨大,但儒家是理論派的,

其實真正幹實事的都是法家。

法家與儒家、墨家、道家不同,

他們不只是提出“

富國強兵、以法治國

”理論,

而且是得以實施,通常手段就是

“變法”,

後來形成一個學派。

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韓非等。

法家也是先秦最輝煌的一派,影響力之大,

若你細心的話,至今很多時候都能看見“法家”的影子。

韓非子總結法家學說為

"法" 、"術" 、"勢"

三個方面。

法:法制、法治;

術:方法、策略;

勢:威嚴、地位。

韓非子總結的“法”,是三個字中最核心的。

也是法家思想的支柱。

韓非子認為,國家是時強時弱的,但是決定國家強弱的關鍵問題在於,這個國家是不是重視“法治”。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他舉了幾個諸侯霸主的例子,認為他們在世的時候國家強盛,

去世後國家滅亡了,

原因就是沒用“法治”來治理臣民。

所以,想要國家強盛不衰,就應該建立嚴明的律法。

而“術”正是“法”實施的手段。

通俗點來說,“法”有了,怎麼用?那就需要“術”了,

如果要獎賞一個人,那怎麼獎賞,是直接賞還是間接賞?

又如懲罰一個人,具體該怎麼罰?這都是“術”。

當然我的例子未必恰當,但是“術”這個概念在今天不難理解,

也就是策略、謀略之類。

“勢”,其實與今天的“造勢”的“勢”意思差不多,

只不過運用在帝王身上,有些複雜了。

韓非子認為,統治者不能光想著“治理”,

還要在“治理”過程中宣傳自己的魅力,

從自己一言一行開始,走“模範”道路;

而且,要保持住自身的威嚴,鞏固自己的地位。

但是法家嚴酷的刑法,卻是用來管治臣民的,

有點“不擇手段”,專為帝王服務的意味,

所以法家無法成為後世主流思想,

但並不意味著儒家一家獨大後,其他家都消失了,

其實在百家爭鳴時,很多思想都已經開始漸漸融合,

到了漢代,董仲舒提倡的儒家已經是經過吸收百家精髓,改良後的新儒家。

標簽: 孔子  墨子  思想  老子  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