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初讀詩經《豳風·鴟鴞》

作者:由 簡單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3-04

這是一首寓言詩。詩人假託小鳥訴說它遭到鴟鴞欺凌迫害時的種種痛苦,表達出對生活悲苦憂懼的情緒。想必詩人身處險境,又不能明指侵害他的人,就用這種隱晦的方法來表達。而具體所指,已不可考。

鴟鴞鴟鴞[1],既取我子[2],無毀我室[3]。恩斯勤斯[4],鬻子之閔斯[5]!

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7],綢繆牖戶。今女下民[9],或敢侮予[10]!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13],

予口卒瘏[14],曰予未有室家[15]。

予羽譙譙[16],予尾翛翛[17],

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

予維音嘵嘵!

譯文:

既者,已經也,取者,奪走也。無者,勿也、不要也;室者,居所也。恩者,恩愛也、感情深厚也;勤者,勤苦也;“斯”是虛詞,只是表示說話的語氣;“鬻”通“育”,就是養育;“閔”是“憐憫”的“憫”的異體字,這裡是“痛苦”的意思。

迨者,等待也;徹者,扯也、撕扯也;彼者,那個也;桑土者,桑樹之皮也。綢繆又是一個連綿詞,和纏綿相通,我們在《唐風·綢繆》裡已經講過,這裡是從纏裹引申出的修補之意,就是指修補那個眼看要被毀掉的“我室”。“牖”是指屋子背面的窗,戶是房子前面的門。今者,現在也、當下也;“女”通“汝”;下者,賤也;民者,人也,並無今天的“人民”之意。“今女下民”就是“現在你們這些賤人”。或者,可能也;予者,我也。“或敢侮予”就是“可能還要攻擊我、欺侮我”。

第三章的“拮据”又是一個連綿詞,“予手拮据”就是我的手都僵硬了、不能運轉自如了,這裡是指捉襟見肘、應付不過來的意思。所者,尚也、還要也;捋者,採摘也;荼者,蘆花也。“予所捋荼”和後面的“予所蓄租”,都是指鳥媽媽還要修補鳥窩。蓄者,續也;租者,苴也;都是通假字。前一個字好理解,後一個字不常用,它的本義是用來墊鞋子的茅草:那個時候的鞋子不能保暖,天冷了就要用鬆軟的草墊在裡面。這兩句詩是說鳥媽媽要去採摘蘆花、茅草來墊鳥巢。“口”在這裡指鳥嘴,這個“卒”通“瘁”;瘏者,病也。因為鳥媽媽採集這些材料都是用嘴銜來的,為了修補鳥窩,太過操勞,嘴巴都像累病了,這就是“予口卒瘏”。為什麼這麼勞累呢?“曰予未有室家”——說到頭來,我們的家還沒修好、落腳過夜的地方都沒有啊!不這樣操持修補,風雨來了怎麼辦呢?

最後一章,感嘆自己的艱難處境,就像那個鳥媽媽一樣,累得不成樣子,身上的羽毛已經發幹了,尾羽也亂七八糟的了,但是看著自己的鳥巢,還是覺得很危險,雨打風吹之際,擔心它搖搖欲墜。它實在沒有辦法,只能痛苦悲慘地叫。“譙”通“焦”,“翛”通“蕭”,前者指發乾得像烤焦了一樣,後者指破敗之狀。因為鳥兒的羽毛需要經常用嘴去梳理、潤溼,才會有光澤,現在它累成這個樣子,哪裡還有工夫去梳理羽毛呢?所以就落得“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但它還是擔心“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翹者高也,可引申為危險之狀。它怎麼辦呢?只好一邊操勞,一邊發出哀切的警告,這就是“予維音嘵嘵”。維者,只有也;嘵嘵是象聲詞,是鳥兒驚恐擔憂的叫聲。

在這首詩的最後一章裡,作者把自己的痛苦和悲慘寫得哀哀動人。

標簽: 修補  嘵嘵  綢繆  拮据  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