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人體存在抗成癮的機制嗎?意志力是否僅僅由心理因素決定?

作者:由 沈友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16-10-06

人體存在抗成癮的機制嗎?意志力是否僅僅由心理因素決定?Mon1st2016-10-10 04:40:43

有的。人體成癮/

抵抗成癮的機制很複雜

,現有的研究只能說給了我們一些線索。這裡主要簡單提一些相關人類和動物模型的研究,見下文。

首先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

1。 人體存在抗成癮的機制嗎?

存在。準確地說,因為不同人的成癮傾向天生不同(就成癮率最高的尼古丁而言,首次吸菸的人群中三分之一會上癮,三分之二不會),所以可以考慮

不易成癮者有哪些抗成癮機制

。這一考慮可以

類比於疾病中的抵抗力

例如,在

容易對事物產生沉溺、成癮的特徵是可遺傳的嗎? - Mon1st 的回答

中提到的 ADH1B 和 ALDH2 基因,就分別有酒精易成癮和不易成癮的亞型。不易成癮亞型很有名,是許多亞洲人喝酒臉紅的原因——因為代謝速率的問題,一喝酒就會產生大量有毒的乙醛。

很明顯,“喝酒會產生大量乙醛因而不容易對酒精成癮” 這一“抗酒精成癮”機制和意志力沒什麼關係。這說明抗成癮和意志力不必要相關。下面我們來看意志力是否至少和部分抗成癮相關——首先,什麼是意志力?

2。 意志力是否僅僅由心理因素決定?

意志力是什麼,很複雜。但是我想可以明確地說

意志力不是什麼

,來釐清這個問題的實質(必須承認,這不同於解決問題本身)。我們來看下面的定義:

意志力是每個人都有,但程度不同的品質。每個人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有一個穩定的意志力值。

遇到毒品相同程度的誘惑時

,意志力高的人不會成癮。癮君子

之所以上癮,成癮後之所以又無法自拔,是因為其意志力低下

。作為一個心理因素,這是他們的

人格缺陷

這個理論聽起來簡潔,很有解釋力,似乎也符合直覺。但是問題在哪裡呢?這種定義將人和人的大腦作二元區分,

彷彿意志力作為一種心靈現象獨立於神經基礎而存在

事實上,易成癮藥物(尼古丁、海洛因等)作用於每個人腦中都有的多巴胺獎勵迴路 [1] ,而

不同人群的這一回路對藥物的反應不同

這可能解釋大部分

(儘管不是全部)

的人與人之間對毒品不同反應(成癮或不成癮)的區別

注意,這裡並不討論一開始哪些人會接觸毒品(對生物學來說,那超綱太多了)。

那這種對藥物不同的反應不就是意志力嗎?不就是換了個名字而已嘛!

恭喜你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對毒品的反應不同意味著看到/想到毒品時的吸引力、使用毒品時帶來的快感、為毒品所願意付出的努力、乃至毒品對大腦決策能力的影響等等,全都不一樣

[2]

。這時談論“不同的意志力對相同誘惑的抵抗”毫無意義。

至於

長期專注執行計劃的意志力

,我認為是一種習得的技能,與戒毒的關係其實很小。唯一的關係是

在這一語境下,毒癮恰好是摧毀意志力的。

都釜底抽薪了,何談用意志力抵抗毒癮。

對提高日常生活中的意志力有興趣的話不妨參考這個問題下的回答:

如何逐步地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清談結束,學術預警。下面介紹一些關於抗成癮機制近期的藥理學研究進展。

2010年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 (NIDA) 的《毒癮:獎賞敏感度的降低和預期敏感的提升共同顛覆大腦的控制迴路》可以作為入門閱讀。關鍵概念標題已經總結的很好:在毒品成癮中,大腦由毒品帶來的獎勵(主要是多巴胺訊號的增強)逐漸減弱(抗藥性);但對毒品帶來獎勵的

預期

反而增強。這兩個因素共同提供強烈的尋求毒品刺激的動力,從而顛覆正常的(避免毒品帶來傷害)控制迴路 [2]。

《強化伏隔核間接回路提升對可卡因的抵抗力》 是一篇以小鼠為模型研究可卡因成癮差異的研究。亮點在於使用了基因型多樣的小鼠(outbred),從而發現

伏隔核中表達多巴胺受體2細胞 (D2-MSN) 的活動可能是一種對毒品的自然抵抗機制,而這一機制有個體差異

[3]。

《現在和未來青少年酒精濫用的神經心理社會因素》則透過大樣本(數百人)考察了14-16歲青少年酒精濫用的可能原因。儘管這只是一個相關性的調查,作為難得的大樣本人類研究也不妨作為參考。其中一個相關發現是14歲時控制力低下(根據腦成像判斷)的青少年16歲時更容易形成酒精成癮 [4]。

[1]。 Volkow, N。 D。, Fowler, J。 S。, Wang, G。 J。 & Swanson, J。 M。 Dopamine in drug abuse and addiction: results from imaging studies and treatment implications。

Mol Psychiatry

9,

557–569 (2004)。

[2]。 Volkow, N。 D。

et al。

Addiction: Decreased reward sensitivity and increased expectation sensitivity conspire to overwhelm the brain’s control circuit。

BioEssays

32,

748–755 (2010)。

[3]。 Bock, R。

et al。

Strengthening the accumbal indirect pathway promotes resilience to compulsive cocaine use。

Nat。 Neurosci。

16,

632–638 (2013)。

[4]。 Whelan, R。

et al。

Neuropsychosocial profiles of current and future adolescent alcohol misusers。

Nature

512,

185–189 (2014)。

人體存在抗成癮的機制嗎?意志力是否僅僅由心理因素決定?知乎使用者2016-10-12 06:40:19

最近的研究表明,行為成癮(食品上癮,病態賭博,影片遊戲和上網成癮 )和物質成癮都牽涉同一成癮機理,導致它們都對大腦結構和化學產生同一樣的改變。這些大腦的變化,包括:

1。脫敏反應(desensitization)(“麻木的快感反應”):多巴胺與多巴胺(D2)受體水平下降,導致成癮者對快感反應下降,使得他們對能提升多巴胺的事物更加‘飢餓’。成癮者便忽略他們曾經愛好的興趣,刺激和行為。

2。敏化反應(sensitization)(“對快感的超級記憶”):重新編制的神經連結使成癮者的獎賞機制對於與成癮物相關的提示和想法更加敏感。這種巴甫洛夫式的記憶使成癮物在上癮者眼中比其它事物更有吸引力。

3。腦前額葉功能退化(hypofrontality)(“ 意志侵蝕”):腦前額葉灰質和白質的 改變使成癮者衝動控制能力和預知後果能力減少。

4。壓力處理部分失常:壓力能更容易導致破戒。

資料來源:

關於行為成癮機制的研究_skaygarden_新浪部落格

人體存在抗成癮的機制嗎?意志力是否僅僅由心理因素決定?Dr.Chen2018-01-14 16:28:17

1、人體是存在抗成癮機制的,只是抗成癮的這個概念比較大,不易成癮屬於抗成癮的範疇,成癮後受體的脫敏和機體的耐受(生理方面改變)也屬於抗成癮的範疇。

成癮後受體的脫敏和機體的耐受會導致刺激物的用量越來越大,才能維持原有的欣快感。一旦停用刺激物,由於機體的代償性機制,機體會產生戒斷症狀(生理依賴)。同時為了追求和保持欣快感,機體會對刺激物產生渴求和覓藥行為(精神依賴)。

2、習慣的養成既跟動機有關,也跟獎賞系統的作用有關。

3、意志力可以被鍛鍊,但會受到血糖、壓力等因素的影響。

人體存在抗成癮的機制嗎?意志力是否僅僅由心理因素決定?知乎使用者2018-01-14 16:51:27

Mon1st

神經科學、腦科學 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自由意志可以還原為物理的物質嗎?博士先生,你能回答嗎?

道德一定要求人有自由意志嗎?

羅心澄 邏輯學 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博士先生,現在就把你無理由的下到地獄裡,你還會那麼不覺得老天不公嗎?

你還會有道德優越感嗎?

比如再加一條,現在就無理由的把你的父母下到地獄裡,不斷折磨,你還會那麼不覺得老天不公嗎?

你還會有道德優越感嗎?

你不覺得你很幼稚嗎?很可笑嗎?

人的意志是不可能全部還原於物質的物理過程,希望你好好讀讀具身認知與生成認知,多提高點水平,否則成了微博。

至於瑜伽師地論,你今世有機會讀懂嗎?

人體存在抗成癮的機制嗎?意志力是否僅僅由心理因素決定?鹽選推薦2019-07-25 14:51:56

在大眾語境裡,「成癮」是一個不太正面的詞語。除開對於菸酒、毒品之外的「成癮」;我們會用「成癮」來描述很多沉浸於負面習慣的行為。比如,我們會說有學生對遊戲「成癮」而耽誤學習;還會有白領對賭球「成癮」,以至於不思進取甚至家破人亡;亦或者說,一位朋友對短影片和購物網站「成癮」,搞得月月都是月光族;甚至會說,自己對薯片、巧克力還有炸雞「成癮」,以至於身體健康受損。今天我們來談談人體存在抗成癮的機制嗎?意志力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我們把上面這些行為全部定義為成癮準確麼?還真不一定準確。知乎流傳過一句話,說得很好:想問為什麼,先問是不是。那我們先來看看成癮的定義。

目前,在臨床心理研究最廣泛使用的診斷標準《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嚴格說來可以被歸納為病理性問題的成癮,也就是那幾個硬和物質有關的成癮,比如毒品、酒、香菸,再加上賭博這一個行為成癮。這些成癮有什麼共同點呢?它們直接會影響大腦的工作,造成神經系統的失調。進一步產生無法抑制的強迫性行為,比如不斷賭博,渴求喝酒等等。

不過,你可能會問:我們生活中接觸更多的一些軟性「成癮源」,比如遊戲、網站、影片等等,它們也不容忽視。那麼,我們怎麼歸納對這些的「上癮」呢?我們有時候掛在嘴邊的「成癮」,先不說有沒有達到病理性的程度,其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當然,各位肯定也是希望自己能夠更多把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工作、進修甚至陪伴家人;最小化對於軟成癮的著迷。我們先看一下「成癮」的特點。

這就得要我們回到科學的研究之中了。「成癮」雖然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比如,成癮會和社會文化有關,和教育甚至個體狀態有關,同時也和各式各樣的「成癮源」有關;但是所有的「成癮」,不論軟硬都有一些共性。無論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一類的診斷方法,還是各個領域的論文的研究思路,都往往會提到「成癮」的一個特點:對個體有害卻無法主動停止的強迫性行為。而且成癮是一種長期的、反覆發作的病症。無論是複雜神經系統的機制,還是由於長時程的特性,以及難纏的階段反應,都讓「成癮」難以根除。

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即使不看煙盒上的提示,有誰不知道抽菸有害健康呢?但是,菸民們無論有多少年的戒菸史,都有過在半夜驚醒抽根菸的經歷。是啊,上了癮之後,哪怕明知這種行為對健康、生活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也無法主動停止這種行為。

使用 App 檢視完整內容

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援在 App 中檢視

App 內檢視

標簽: 成癮  意志力  毒品  機制  成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