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關於清朗行動的隨想

作者:由 一方神話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1-08-29

既然說是清朗行動,表明之前是很不清朗了,所以才要清一清。

飯圈那一套似乎有點亂,其實邏輯非常清晰。

明星、流量、應援、資源、再引導消費,前四項都是資本運作,最後是目的,形成一個大生態,如果引導消費這裡不成立,那前面四項都不成立了。

而明顯地,消費是不可能阻止的。這不同前幾年某些地區的電瓶車神奇政策,能讓廠家生產讓商家賣,但不讓買家上路;粉絲們買點牛奶倒了,合法合理,只是不合情而已。

前幾年還沒出現太觸目驚心的事,所以形成三贏的大好局面,粉絲們的時間可以消磨了錢也有地方花了、明星資本企業們都掙錢了、政府也發展了產業收了不少稅,不錯不錯。

這幾年亂起來,是因為資本有點過份了,偷稅漏稅程度觸目驚心,好好的三贏變成了雙贏,雙贏又因為資本壟斷變成了單贏,單贏之後,飯圈的思想一偏,就容易出現了類政治化的影響,這就不得了了。

所以,清朗行動,一是清掉類政治化的影響;二是把這幾年偷漏的稅收回來造航母;三是告誡並敲打敲打資本們,只要好好交稅,別在思想上搞什麼小動作,基本上不會殺富濟貧。

從文藝角度來看,把娛樂圈和飯圈洗一洗,其實對文藝發展影響不算太大,那些保守的或者說老一套的藝人們也不會因此而迎來太大的重新爆發的機會,但在清洗的這一段時間裡,會有正能量的主旋律響起,這又是個機會。

個人看來,世界文藝的發展過程,大體是從宗教王權到世俗,從秩序到自由,從共性到個性,從客觀現實到主觀感受,從非觀念到觀念化。

在當代藝術的大背景之下,我國的文藝題材其實有點出奇,強調集體、秩序、共性、現實主義,以此為主流,是源於上世紀GC主義運動的結果,也是源於19世紀以來我國民族意識覺醒的結果。

但在全國脫貧的大背景下,我國的文藝行業無論從題材到形式上,都會逐漸與世界文藝發展過程同諧,並在當代藝術的衝擊下,更急速地走向世俗、自由、個性、主觀、觀念化等等,短影片的興起就是一個代表與明證。

所以,傳統藝術家們不會因為兩圈被洗了,就會有更大機會。

像《白蛇傳。情》這種粵劇電影,與其想以此復興粵劇,不如以此開創探索電影式粵劇,或者粵劇式電影,有機會成為經典。但粵劇畢竟與工業化有點格格不入,與世界藝術發展趨勢也不太同向,難免生命短暫,但在中國國力強盛、中華文化復興的時候,也能閃耀一時。

以此來說,當下以主旋律為主的文藝創作環境,其實是階段性的,強調主旋律,是因為主旋律不夠強,於是需要為其服務。當主旋律強到不需要再強調的時候,我國文藝思想才會放開膽子放開視野包容融合世界各種藝術,真正意義上的當代藝術才會噴發。

起碼針筒噴墨畫,不會被噴得那麼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