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作者:由 神經時訊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1-08-11

人的大腦高度發展,它包罩著間腦,覆蓋在中腦和小腦上面。大腦主要包括左右大腦半球,由縱溝,即半球間裂將兩半球分隔,在間裂的底部是連線兩半球的寬厚的纖維束板,即胼胝體,在大腦和小腦之間隔以大腦小腦裂。每個大腦半球的表面被覆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質,皮質的深方是髓質。髓質中埋藏一些灰質核團,稱為基底神經節。左右大腦半球內部的腔隙是側腦室。

一節——大

第腦半球的外

人的大腦高度發展,它包罩著間腦,覆蓋在中腦和小腦上面。大腦主要包括左右大腦半球,由縱溝,即半球間裂將兩半球分隔,在間裂的底部是連線兩半球的寬厚的纖維束板,即胼胝體,在大腦和小腦之間隔以大腦小腦裂。每個大腦半球的表面被覆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質,皮質的深方是髓質。髓質中埋藏一些灰質核團,稱為基底神經節。左右大腦半球內部的腔隙是側腦室。

每個大腦半球的外部形態可以概括為三個面、三個緣、四個極、六個葉(圖8-1、圖8-2)。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一、外部形態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8-1 大腦半球的三個面及三個緣

圖8-2 大腦半球的分葉

(一)大腦半球的三個面

是大腦半球膨隆的凸面,此面與顱頂內側面相平行。

1.背外側面

是位於半球間裂之內,兩半球相對的一面,內側面垂直且比較平坦。

2.內側面

底面凹凸不平,與顱底內側面相適應,其前部位於顱前窩及顱中窩,後部位於小腦幕的上方。

3.底面

(二)大腦半球的三個緣

界於背外側面與內側面之間。

1.背內側緣

位於背外側面和底面之間,此緣自後極水平向前約4cm處比較凹陷,稱為枕前切跡。

2.腹外側緣

位於內側面與底面之間,但其界限不規則,可分為前後兩部:

(1)內眶緣:

為腹內緣的前部,位於內側面與眶面之間。

(2)內枕緣:

為腹內緣的後部,位於內側面與小腦幕面之間。

3.腹內側緣

(三)大腦半球的四個極

是額葉的最前端。

1.額極

是顳葉的最前端。

2.顳極

3.枕極

是枕葉的最後端。

是島葉的前端、相當於島域,隱藏在顳葉深方。

4.島極

(四)大腦半球的六個葉

1.額葉

位於中央溝的前方及外側裂的上方。

位於外側裂的下方及頂枕裂與枕前切跡連線的前方。

2.顳葉

位於中央溝的後方,外側裂的上方,頂枕裂的前方。

3.頂葉

在半球的內側面上,此葉位於頂枕裂的後方,在半球的背外側面上,位於頂枕裂上端與枕前切跡假想連線的後方。

4.枕葉

位於外側裂的深方被島蓋所覆蓋。

5.島葉

系從功能與發生學角度,將大腦半球又分出一個邊緣葉,由大腦半球內側面和底面與間腦連線處的各部結構組成,包括穹隆回(扣帶回、海馬迴、海馬溝)和海馬結構(海馬、齒狀回),還包括腦島和額葉眶面結構。

6.邊緣葉

二、主要的溝、裂

是大腦半球最深、最明顯的一條裂。位於半球外側面的中部,由顳極前方的大腦外側谷開始,向後外上方不遠處分為3支:①前支較短,行向前方,稱水平支;②升支幾乎垂直向上;③後支最長,是外側裂的延續,斜向後上方終於頂葉的緣上回。大腦外側裂的深部埋藏有三角形的腦島。額葉、顳葉和頂葉覆蓋著腦島的部分,分別稱為額蓋、顳蓋和頂蓋,合稱為島蓋(圖8-3、圖8-4)。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一)大腦外側裂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3 大腦半球背外側面的溝與回

圖8-4 大腦半球內側面的溝與回

是大腦半球最明顯的溝,起自半球背內側緣的中點稍後方,沿半球背外側面斜向前下,至外側裂後支的上方,離後支終點約2。5cm處。此溝的上端常切過半球的上緣,轉到內側面,達扣帶溝緣支的前方。

(二)中央溝

位於半球內側面偏後部,起自中央溝與枕極之間中點的稍後方,沿內側面斜向前下至胼胝體後端的下方。

(三)頂枕裂

位於半球內側面的後部,常以兩支始於枕極,先向前上方再轉向前下方,終於胼胝體壓部的下方。

(四)距狀裂

位於大腦半球的內側面,起始於胼胝體嘴的下方,並與胼胝體嘴的方向一致,向前向上,繞過胼胝體膝,繼續沿胼胝體上方後行,然後轉向上方,在中央溝上端的稍後方到達背內側緣,故稱此段為緣支。

(五)扣帶溝

位於半球的小腦幕面,起自枕極附近,向前可接近顳極。常分為兩段:①後段位於距狀裂的外下方,與距狀裂之間隔以舌回;②前段形成海馬迴的外界,又稱為嗅裂(嗅腦溝)。

(六)側副裂

三、各葉的溝、回

額葉是大腦半球最前面的部分,可區分為背外側面、內側面和底面。

(一)額葉

其後界為中央溝,下界為大腦外側裂。額葉的背外側面有3條主要的腦溝,分成4個腦回。中央溝前方有與其平行的中央前溝。兩溝之間為中央前回。在中央前溝前方有上、下兩條與背內側緣平行的腦溝,即額上溝與額下溝。額上溝以上為額上回。額上、下溝之間為額中回。額下溝與大腦外側裂之間為額下回。額下回又被大腦外側裂的前支和升支分為3部分,即前支以下的部分為眶部;前支與升支之間為三角部;升支與中央溝之間為蓋部。三角部和蓋部合稱布洛卡(Broca)回(圖8-3、圖8-4)。

1.背外側面

以扣帶溝與扣帶回分界,後界以中央溝上端向下到扣帶溝的連線為界。額葉內側面前方大部分為額上回,又稱為內側額回。其後方以旁中央溝與旁中央小葉為界。旁中央小葉是扣帶溝緣支和旁中央溝之間的部分。旁中央小葉被中央溝末端分為前大、後小兩部分,是中央前、後回延伸到內側面的部分。

2.內側面

也稱為額葉眶面。有一與內眶緣平行的直溝,稱為嗅溝,此溝內容納嗅球與嗅束。嗅溝將額葉的底面分為內、外側兩部分。嗅溝的內側部稱為直回;嗅溝外側部稱為眶回。眶回又被“H”形溝分為4部:①外側部為眶外側回,移行於額下回的眶部;②前部稱為眶前回,向額極移行於額中回;③後部為眶後回,向後到島閾,其外側連於島蓋部;④內側部為眶內側回,向前與額上回相連(圖8-5)。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3.底面

圖8-5 大腦半球額葉的眶面

頂葉可區分為背外側面及內側面。

(二)頂葉

在中央溝的後方,大腦外側裂後支的上方,頂枕裂上端至枕前切跡連線的前方。背外側面有與中央溝平行的中央後溝,在兩溝之間為中央後回。頂間溝始自中央後溝的上段,與背內側緣平行向後,至頂枕裂上端的下方,轉向下形成枕橫溝。頂間溝把頂葉後部分為上、下兩部。上部為頂上小葉。下部為頂下小葉,頂下小葉的前部圍繞外側裂後支末端的部分,稱為緣上回。頂下小葉的後部圍繞顳上溝末端的部分,稱為角回。

1.背外側面

在扣帶溝緣支的後方,頂枕裂的前方,頂下溝的上方。內側面由扣帶溝緣支分為前後兩部,前部較小是旁中央小葉的後部,是中央後回在半球內側面的延續。頂葉內側面的後部較大,稱為楔前葉,此葉在扣帶溝緣支的後方,頂枕裂的前方,頂下溝的上方。

2.內側面

枕葉位於大腦半球的後部,有3個面,即背外側面、內側面和底面(小腦幕面)。

(三)枕葉

枕葉在半球的背外側面比較小,前部的界限不明顯,自頂枕裂的上端至枕前切跡的連線為枕葉的前界,表面有一些不規則而又不恆定的溝回,可見短小的枕橫溝和枕外側溝,枕極前方有月狀溝。這幾條短溝分界一些小的腦回。枕外側溝的上方為枕上回,下方為枕外側回(枕下回)。

1.背外側面

有一條深而恆定的裂隙,稱為距狀裂,此裂起自胼胝體壓部的下方斜向後上,與頂枕裂會合後,又彎向後下方,止於枕極內側面,或繞過枕極至背外側面。距狀裂將枕葉分為上、下兩回:上方的稱為楔回(楔葉),其前界為頂枕裂;下方的稱為舌回,其下界為側副裂。舌回的後部屬於枕葉,前部歸入顳葉。

2.內側面

自枕前切跡至胼胝體壓部下方的連線為其前界,此面的溝回與顳葉底面的溝回相移行。距狀裂與側副裂之間為舌回,側副裂與顳下溝之間為梭狀回的後部。

3.底面

顳葉位於大腦外側裂的下方,在頂枕裂與枕前切跡連線的前方。可分為背外側面及底面。

(四)顳葉

有與大腦外側裂相併行的兩條溝,即顳上溝與顳中溝。顳上溝起自顳極附近,幾乎與外側裂平行,末端彎向後上,伸入到頂下小葉的後部。顳中溝位於顳上溝的下方,常由2~3條短溝斷續連成。顳上溝與顳中溝將顳葉背外側面分為上、中、下3個回,即顳上溝的上方為顳上回,顳上、中溝之間為顳中回,顳中溝下部為顳下回。在大腦外側裂內,顳上回上面的後部,有幾個橫行的腦回,稱顳橫回。

1.背外則面

其內側界為側副裂,在側副裂的外側,有和它平行的顳下溝,又稱為枕顳溝,由2~3段短溝組成,它並不延伸到枕極。在側副裂和枕顳溝之間為梭狀回,又稱為內枕顳回。在枕顳溝的外側為顳下回,又稱為外側枕顳回。

2.底面

島葉又稱腦島,位於大腦外側裂的深部。是大腦皮質的一部分,由於其周圍的皮質發育較快,故腦島部的皮質被包埋於深部。遮蓋腦島的皮質,稱為島蓋,由於島蓋系鄰近各葉參與形成,故分別稱為額蓋、頂蓋和顳蓋。拉開或切開島蓋,可見腦島呈三角形,其尖端朝向前穿質,尖的內側稍隆起,稱為島閾。在腦島的周圍,繞有環狀溝,在腦島上有斜向前的腦島中央溝,將腦島分為較大的前部及較小的後部。前部被溝分為3~4個島短回,後部為島長回(圖8-6)。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五)島葉

圖8-6 腦島

邊緣葉位於大腦半球的內側面,現今一般學者認為,邊緣葉包括扣帶回、海馬旁回、海馬結構、隔區和梨狀葉等。後來將邊緣葉逐漸擴大,把與邊緣葉皮質結構相似的區域(額葉眶回後部、島葉前部和顳極)以及在功能和聯絡上較密切的一些皮質下結構(如隔核、杏仁核簇、下丘腦、上丘腦、丘腦前核以及中腦被蓋內側區等)包括在一起,稱為邊緣系統。邊緣葉呈環形包繞大腦半球頸的周圍,外界是扣帶溝、頂下溝、距狀裂前部和側副裂;內界是胼胝體的上面和脈絡膜裂。邊緣葉又以胼胝體溝和海馬裂分為內外二帶形區。胼胝體溝始於胼胝體嘴的腹側,緊沿胼胝體背面後進,最後繞到胼胝體壓部的下方移行於海馬裂。海馬裂始於胼胝體壓部的下方,然後向顳極前進,終於海馬迴鉤。邊緣葉外帶又稱為穹隆回,此回又分為3部分:①扣帶回:位於胼胝體溝與扣帶溝之間;②穹隆回峽:為胼胝體溝與距狀裂之間的狹窄部分;③海馬迴:位於側副裂與海馬裂之間,此回又稱旁海馬迴,其前端繞過海馬裂的前端,形成海馬迴鉤。邊緣葉內帶也由幾部分組成:①胼胝體上回:為胼胝體背面覆蓋的薄層灰質,在胼胝體溝底移行於扣帶回;②胼胝體下回:為胼胝體上回向前繞到胼胝體嘴的下方,移行於終板前方的部分;③旁嗅區:胼胝體下回的前界為旁嗅溝,此溝的前方有一併行的短溝,即前旁嗅溝,兩溝之間的部分,稱為旁嗅區;④斜角回:胼胝體下回向下移行於斜帶或斜角回,此回緊位於視束的前方,向外後方連於海馬迴鉤;⑤束狀回:胼胝體上回向後,繞過胼胝體壓部,移行於束狀回,此回位於胼胝體溝與胼胝體壓部之間,再向前下移行於海馬和齒狀回(圖8-7)。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六)邊緣葉

關於大腦半球主要溝回的體表投影,曾有許多報告,較常用的有Kronlein測定顱腦主要溝回的表面投影法。其方法是在頭部設定6條線:①矢狀線:自鼻根至枕外隆凸的連線;②下橫線:自眶下緣至外耳門上緣的連線;③上橫線:自眶上緣向後劃一線與下橫線平行;④前垂直線:經顴弓中央作垂直線與上、下橫線呈直角;⑤中垂直線:經下頜關節中央作垂直線與前垂直線平行;⑥後垂直線:經乳突根部後緣作垂直線與前、中垂直線平行。半球間裂位於矢狀線上。中央溝位於前垂直線和上橫線的交點與後垂直線和矢狀線交點的連線上,也可自矢狀線中點後方1。5cm處向前下做一斜線,使其與水平線呈67。5°角。此線前、後分別為額、頂葉的體表投影。大腦外側裂相當於上橫線與中央溝投影線夾角的平分線;自額骨顴突水平向後3cm至頂結節最高點下方2cm處的連線,相當於大腦外側裂後支的位置,其下方為顳葉的體表投影。頂枕裂在腦背外側面的部分,自矢狀線人字縫尖處呈直角向外大約2~3cm(圖8-8)。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7 邊緣系統結構模式圖

1。矢狀線;2。下橫線;3。上橫線;4。前垂直線;5。中垂直線;6。後垂直線;7。中央溝的投影;8。大腦外側裂的投影

第二節——大腦半球的內部結構

大腦半球的內部結構包括皮質和髓質兩部分。大腦皮質是一層灰質,構成大腦半球的溝和回的表層。大腦皮質的深部是半球的髓質。髓質主要成自白質,即半球內的聯絡纖維和投射纖維。髓質內還有一些灰質團塊,稱基底神經節。半球內部的腔為側腦室。

圖8-8 大腦半球主要溝回的體表投影

大腦皮質或皮質是被覆在大腦表面的一層灰質,它是高階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機體全部功能的最高調節器官,人類大腦皮質是由無數大小不同的神經細胞、神經纖維和神經膠質構成的,它構成大腦半球的溝和回的表層,總面積約有2200cm2(引自《人類神經解剖學》,O。S。斯創等著),其中1/3露於表面,2/3位於溝壁和溝底。皮質的平均厚度為2。5mm,但各部差別很大,在腦回上較厚,在腦溝內較薄。中央前回運動區最厚,約為4。5mm,枕極部最薄,約為1。5mm。根據各部皮質構造的不同可分為若干區域。

一、大腦皮質

人類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約有140億,主要有錐體細胞、星狀細胞和梭狀細胞。此外,還有Cajal水平細胞和Martinotti細胞(圖8-9)。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一)大腦皮質的神經元

1。馬締諾特細胞;2。神經膠質樣細胞;3。籃細胞;4。水平細胞;5。梭形細胞;6。星狀細胞;7。錐體細胞

圖8-9 新皮質神經元的形態特徵

是大腦皮質所特有的一種細胞,也是皮質內最重要的細胞成分,除分子層以外,見於大腦皮質所有各層。其樹突主幹伸向腦的表面,樹突分支近水平方向走行並在附近終止。錐體細胞的軸突進入髓質,成為投射纖維或聯絡纖維。胞體的直徑約為10~15μm。依胞體的大小可把錐體細胞分為大(>40μm)、中(20~30μm)、小(10~12μm)三型。其中在中央前回內的錐體細胞最大,可>100μm,稱為巨型錐體細胞或Betz細胞(圖8-10)。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1.錐體細胞

根據在不同焦距拍照的三張顯微照片繪成Golgi(osmic-dichronate)法

圖8-10 大腦皮質(貓的感覺運動皮質)的錐體細胞

也稱為顆粒細胞,多為小型細胞。胞體直徑為4~8μm,散佈於皮質深部的5層內,以第Ⅱ層和第Ⅳ層內最多。樹突伸向各方,短的軸突在胞體附近終止,長的軸突可進入髓質。

2.星狀細胞

也稱多形細胞,主要分佈於皮質深層,胞體呈紡錘形,其長軸與皮質表面垂直。自胞體的兩極發出樹突,下極發出的樹突終於胞體附近。上極發出的樹突升向皮質表面。軸突自胞體的中部或下部發出,進入髓質,形成投射纖維或聯絡與連合纖維。

3.梭狀細胞

僅見於皮質的淺層,為梭形小細胞,其樹突和軸突均與皮質表面平行。樹突自胞體兩端發出,水平延伸一短距離,軸突較長,形成切線纖維行進很遠,在本層分支終止,與錐體細胞的尖端樹突的分支發生突觸,形成皮質內的水平聯合系統。

4.Cajal水平細胞

為三角形的小細胞,除第Ⅰ層外,幾乎見於皮質所有各層,但主要分佈於第Ⅳ層。其樹突較短,伸向各方。特徵是軸突較長而且倒行,伸向皮質表面,遠近不等,有些在本層分支終止,有些在經過各層時發出側支,是皮質內的聯絡神經元。

按軸突延伸的方向和距離,可將大腦皮質的神經元歸併為4類,即具有下行、上行、水平和短軸突的細胞(圖8-10、圖8-11)。具有下行軸突的細胞,如錐體細胞、梭狀細胞和大星狀細胞,它們的軸突形成皮質下投射纖維以及聯絡和連合纖維,軸突旁支還形成廣泛的皮質內聯絡。一些不進入髓質的下行軸突則僅有皮質內的分支。具有上行、水平和短軸突的細胞,如Martinotti細胞、水平細胞、籃狀細胞和高爾基二型星狀細胞,主管皮質內的聯絡。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5.Martinotti細胞

1。淺部各層的錐體細胞;2。內錐體層的錐體細胞;3。梭狀細胞;4。星狀細胞;a。軸突

圖8-11 具有下行軸突的數種大腦皮質神經元(半模式圖)

大腦皮質內的神經纖維按其走行的方向可以分為垂直和水平兩種(圖8-12、圖8-13)。垂直的纖維合成放射的小束,從髓質伸向皮質表面。它包含錐體細胞、梭狀細胞和星狀細胞的軸突,成為投射纖維或聯絡、連合纖維;另外還含有進入皮質的傳入性投射和聯絡、連合纖維。Martinotti細胞的上行軸突也是垂直的。水平的纖維與皮質表面平行,為切線纖維。它主要包含傳入性投射纖維和聯絡、連合纖維的終支,水平細胞和星狀細胞的軸突及錐體細胞和梭狀細胞側支的終支。水平纖維中有的是放射纖維的末段轉向水平與皮質細胞形成突觸。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二)大腦皮質內的神經纖維

1~4。具有上行軸突的細胞;5。具有水平軸突的細胞;6~9。具有短軸突的細胞;a。軸突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12 具有上行軸突和短軸突的數種大腦皮質神經元(半模式圖)

皮質內固有的神經元用黑色表示,傳出神經元為紅色

圖8-13 新皮質神經元相互間及與傳入、傳出纖維的聯絡模式圖

皮質細胞構築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分層。由於皮質各部的功能不同,每層神經細胞的形態、大小和排列的密度也有差別。但大部分皮質可分為6個基本層次。由淺入深依次為分子層、外顆粒層,錐體細胞層、內顆粒層、節細胞層和梭形細胞層(圖8-14)。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三)大腦皮質的分層

圖8-14 人類大腦皮質的細胞分層和纖維分層(半模式圖)

又稱網狀層、叢狀層。位於最外層,細胞很少,僅有少量的水平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主要由與皮質表面平行的大量神經纖維組成。該層內的纖維主要是皮質深部各層的錐體細胞和梭狀細胞的樹突末端、Martinotti細胞的軸突末梢,以及一些皮質的傳入纖維。它們在此共同組成切線纖維層。

1.分子層

又稱小錐體細胞層。含有大量短軸突的星形膠質細胞、小錐體細胞和錐體細胞的樹突主幹。

2.外顆粒層

又稱外錐體細胞層。此層含有大量典型的錐體細胞。通常又把此層分為2個亞層,淺層主要是中型錐體細胞;深層為大型錐體細胞。錐體細胞的尖端樹突終於分子層,多數軸突進入髓質,主要形成聯絡纖維與連合纖維。

3.錐體細胞層

含有大量短軸突的星形膠質細胞和散在的小錐體細胞。

4.內顆粒層

又稱內錐體細胞層。此層主要由中型和大型錐體細胞組成,間有星狀細胞及Martinotti細胞。大錐體細胞的尖端樹突終於分子層,小錐體細胞的尖端樹突僅終於內顆粒層或終止於本層。其軸突多進入髓質,主要形成投射纖維,也有少數形成連合纖維。在中央前回(4區)的皮質中有一部分特別大的錐體細胞,稱為Betz細胞,其軸突組成皮質脊髓束。

5.節細胞層

或稱多形細胞層。此層內含有大量的梭形細胞,也有少量的星狀細胞及Martinotti細胞。梭形細胞的軸突伸入髓質,形成投射纖維和聯絡纖維。

6.梭形細胞層

大腦皮質內神經元之間的聯絡極為複雜,這和它具有複雜的功能活動相一致。一般認為第二、三層是新發展起來的,分化程度較高,在人類最為廣闊。它們的纖維是聯絡性和聯合性的,並向第四、五層發出側支。這兩層對意識的分析綜合起著重要作用。第四層星形膠質細胞主要接受傳入的投射纖維(丘腦皮質束),也有些傳入纖維伸入第三層。第四層細胞的軸突伸入第五、六層。第五、六層內的錐體細胞和梭形細胞的軸突組成傳出的投射纖維,直接聯絡皮質下結構。這兩層在其他哺乳動物也很發達。總之,大腦皮質的每一部分,既是傳入纖維的終點,又是傳出纖維的起點,而在傳入纖維與傳出纖維之間還有許多聯合神經元進行廣泛而複雜的聯絡,從而使大腦皮質在認識客觀世界過程中成為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圖8-15)。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四)大腦皮質神經元間的聯絡

G。 顆粒細胞;H。水平細胞;M。Martinotti細胞;P。錐體細胞;S。星形細胞

圖8-15 大腦皮質神經元間的聯絡

1。大腦皮質的分類根據系統發生和個體發生,大腦皮質可分為3類。從系統發生的角度看,人類大腦皮質有古皮質(如海馬結構)、舊皮質(如嗅葉)和新皮質(佔全部皮質的96%以上)3類。從個體發生的角度看,古皮質和舊皮質既來自神經管的邊緣層,也來自套層,Vogt稱為異源皮質,Bmdmann稱為異生皮質,新皮質來自神經管的邊緣層,Vogt稱為同源皮質,Brodmann稱為同生皮質,此外,兩者之間還有一個過渡區,稱為中間皮質,它們是扣帶回、海馬旁回後部、島葉前部和眶回後部。

2。大腦皮質的分割槽靈長類動物大腦皮質的細胞構築基本一致。有關大腦皮質結構研究的最早記載是Gennari(1776)關於視皮質的描述。在垂直於大腦軟膜的切面上,肉眼即可看到皮質形成一個完整的灰色腦套。大腦皮質總面積約285 000mm2(《人體解剖學》,張朝佑主編),肉眼觀察新鮮腦切片時,可見大腦皮質由濃淡交替的帶所組成。淡色帶是有髓纖維聚集的部分;而深色帶則含有大量的神經細胞。在大部分皮質內有兩條明顯的淺帶,稱Baillarger內/外帶。在距狀溝臨近的視皮質,只有外帶特別明顯,故稱此區為紋狀區。大腦皮質內主要有兩種成分,一種是細胞,包括神經元和神經膠質;另一種是神經纖維,有髓纖維成束地進入皮質,故皮質內呈現輻射狀條紋。

皮質分割槽的傳統依據是細胞和纖維與軟膜平行的層式組織學配布。據此,Campbell(1905)將皮質分為20個區,Brodmann(1909)分為52個區,並以數字表示。Vogts夫婦(1919)將皮質分為200多區,Economo(1929)分為109區。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分法,但影響最大且至今仍在應用的是Brodmann分割槽(圖8-16、圖8-17)。應當指出的是,分割槽的數字代號是依照其研究的順序而定,與相應區域的功能無關。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五)大腦皮質的分類、分割槽、分型、構築和功能定位的概念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16 Brodmann分割槽(背外側面,52區)

Rockel等(1980)和Powell(1981)指出,儘管新皮質不同區之間細胞構築相差很大,但是他們發現除靈長類動物17區之外,所有新皮質基本構築輪廓是一致的。這種一致表現在神經元絕對數量上的相似以及錐體細胞數與非錐體細胞數比例上的相似。這種一致與當代皮質功能柱或單位的概念是吻合的,因此它必將深刻影響對經典的皮質層狀結構和分割槽的認識,也會促進對皮質功能柱或單位的深入研究。

3。大腦皮質的分型Campbell(1905)、Economo等(1929)、Galaburda(1984)根據細胞構築將大腦皮質分成5型。Ⅰ型:無顆粒型;Ⅱ型:額葉型;Ⅲ型:頂葉型;Ⅳ型:腦極型;Ⅴ型:顆粒型。無顆粒型和顆粒型皮質,在胚胎髮育過程中雖經過六層期,但至成人六層已不明顯,故稱異型皮質;額葉型、頂葉型和腦極型皮質,直至成人仍保持典型的六層,故稱為同型皮質。此分法雖然粗糙,對皮質功能的理解亦有異議,但在實用上至今仍有生命力(圖8-18、圖8-19)。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17 Brodmann分割槽(內側面,52區)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18 大腦皮質細胞構築5種基本型別示意圖

(1)Ⅰ型:內、外顆粒層幾乎無顆粒細胞,因此稱無顆粒型。此型皮質在所有新皮質中最厚。位於額葉後部、中央溝前方、旁中央小葉、扣帶回前半、終板前方和島葉前部,此外還有扣帶回後部至海馬旁回和鉤的一個窄帶。此型皮質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央前回。

(2)Ⅱ型:亦稱額葉型。較厚,明顯地分為六層。見於額前區、中央後回、頂上小葉、楔前葉、顳中回和顳下回的大部。

(3)Ⅲ型:亦稱頂葉型。在全部皮質中各層分界最清楚。主要見於頂下小葉、顳上回、枕顳內側回和枕葉的前部。

(4)Ⅳ型:亦稱腦極型。較薄,但分層明顯。見於額極和枕極附近。

(5)Ⅴ型:因主要成自顆粒細胞,故又稱顆粒型,也稱砂礫皮質。此型皮質在所有皮質中最薄。它們僅見於丘腦皮質纖維的投射區,如中央後回的前壁、距狀溝的兩側、顳橫回以及沿海馬溝背側壁的扣帶回的一個窄帶。此類皮質最典型的代表是距狀溝兩岸的紋狀區。

無顆粒和顆粒型皮質,在胚胎髮育過程中雖經歷了六層期,但到了成人,六層已不明顯,故稱異型皮質。額葉型、頂葉型和腦極型皮質,直至成人仍保持典型的六層,因此稱為同型皮質。

皮質傳出纖維幾乎全部源於無顆粒型皮質。特異性丘腦投射纖維幾乎全部止於顆粒型皮質。額葉型、頂葉型和腦極型皮質顯然具有聯絡性質。根據結構與功能一致的原則,事實已經證明它們所謂的運動、感覺和聯絡性質是相對的。尤其是意識的獲得、現實生活中運動的實際執行,往往絕非一個特定的區域能實現,需要各區域間完整協調整合完成。

4。大腦皮質的分級和功能區Luria根據功能將大腦皮質分為一、二、三級和3個功能區。

(1)一級區:即初級功能區。此區又分為初級感覺皮質和初級運動皮質兩大類。初級感覺皮質包括初級體感覺區,即第Ⅰ軀體感覺區,位於中央後回,相當於Brodmann的3、1、2區;初級視覺區,即第Ⅰ視區,位於距狀溝兩側,相當於17區;初級聽覺區,即第Ⅰ聽區,位於顳橫回Heschl回,相當於41、42區;初級運動皮質,即第Ⅰ運動區,位於中央前回,相當於4區。

(2)二級區:即較高階的功能區。此區包括較高階的感覺皮質區和較高階的運動皮質區。較高階的感覺皮質區包括第二軀體感覺區,位於外側溝的上壁,相當於2區(島蓋部);第Ⅱ視區,位於枕葉,與18區基本相當;第Ⅲ、Ⅲa、Ⅳ、Ⅴ視區,位於枕葉和顳上溝附近,相當於19區和19區前方的皮質區;視下顳區,位於顳葉前部和下部,相當於21、20區;頂後皮質區(軀體感覺和視覺),位於頂上葉,相當於20區。較高階的運動皮質區是指運動前區和輔助運動區,位於中央前回前方,相當於6區和8區。

(3)三級區:即高階的功能區。既往稱為啞區或靜區,現代稱為聯絡(聯合)區或聯合皮質。之所以稱為啞區或靜區,是因為在早期的電刺激試驗中,由於試驗設計和檢測手段等問題,導致這些部位不產生或極少產生特定的感覺和運動效應,人們對這些部位缺乏認識。現在知道這些區域正是皮質功能最高階的部位。它們分別主理一個以上的感覺活動的綜合和運動前的策劃。人類思維即起源於此!它們的功能不是孤立的,有賴於初級、較高階部位的聯絡,但它們在人類思維活動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它們似乎無特定的基本功能,在腦外科中早年甚至現在常被忽視,常遭不必要的損毀,這實在是不應有的。

聯合區所佔區域甚廣,包括頂-顳-枕聯合區、前額聯合區和邊緣聯合區。

1)頂-顳-枕聯合區:此區位於頂、顳、枕葉交界處。所佔區域甚廣,核心區是39區和40區,此外還包括37、21、22和19區一部分。此區綜合多種感覺功能,其中包括軀體感覺、視覺、聽覺,並在此上升為意識。此區與語言、記憶關係尤為密切。本區為人類所特有,近7歲時才漸趨成熟。

2)前額聯合區:佔額葉背外側面的前部,6區之前的廣大區域。參與多種高階心理活動,如注意力調控及反應抑制、空間記憶,性格、情感及社會行為調控等。人類左側前額聯合區(45區)還與運動性語言功能有關。

3)邊緣聯合區:位於額葉腹內側面、頂葉內側面和顳葉前端(顳極)。相當於23、24、38、28區和11區。邊緣聯合區因為牽涉好幾個腦葉,又可分為眶額皮質、扣帶回和海馬旁回3個亞區。邊緣聯合區接受其他廣大感覺皮質區的投射,並轉而投射到其他皮質區,其中包括前額聯合區,這就為情感影響運動提供瞭解剖學基礎。眶額皮質(額葉眶部)和扣帶回前部與情感行為有關。顳葉前部,特別是海馬和海馬旁回與記憶有關。左側偏向於詞語記憶,如事物的名稱;右側偏向於非詞語性記憶,如不規則的線條圖形,特別是人的面部辨認和記憶。海馬與記憶相關是十分肯定的,尤其是近期記憶(圖8-20)。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19 大腦皮質5種基本型分佈示意圖(Economo分型)

初級感覺、運動皮質,較高階的感覺、運動皮質及三個聯合皮質

聯合區在高階神經活動中的主導地位與它們的複雜聯絡分不開。聯絡的模式見圖8-21。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20 人腦背外側面簡圖

5。皮質功能柱和皮質單位的設想是腦研究的里程碑。Mountcasfie在195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記載,他以一個微電極垂直插入軀體感覺皮質,發現各層細胞對外周的同一刺激都發生反應,於是提出了皮質功能柱(columns)的概念。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發現。1977年Hubel和Wiesel將功能柱的概念擴大到視皮質。迄今功能柱的概念已被廣泛採用。類似功能柱或單位的組構在許多腦區都有報道。其中包括運動皮質和聯絡區整個大腦皮質。這種單位有數百萬之多(圖8-22、圖8-23)。生理學上的發現促進了形態學上的追根究底。人們用酶化學的方法研究了外側膝狀體和視皮質。結果證實,大多數的皮質傳入纖維終止於一定的斑片或帶,大多數的皮質傳出纖維起自一定的細胞群。在多數情況下,猴的這些傳入、傳出斑片或帶的範圍介於400~600μm之間。據此以及其他諸多研究,Szenthgothai(1969)Jones(1981)、Eccles(1984)提出了皮質單位(modules)的構想。單位由直徑大約300μm~500μm的高圓柱體或扁圓柱體構成。這些單位可以很少重疊,也可完全重疊,樣式不一。一般而言,它們在軟膜表面所佔的面積大約是0。5mm2。現在看來,功能和形態學上的垂直聯絡雖然是肯定的,但此等“單位”沒有也不大可能有非常清楚的解剖學邊界。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21 聯合區與高階神經活動的複雜聯絡

皮質錐體細胞(三角形)的柱狀元件發出連合及聯絡纖維到對側及同側的其他柱狀元件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22 皮質連合纖維及聯絡纖維投影的柱狀單位模式圖

柱狀單位大約由4000個神經元組成。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棘星形神經元,這種神經元可能是進化上新發展起來的神經元。它們與新皮質中的各類神經元皆有聯絡,特別是與那些發出聯絡纖維、連合纖維和下行投射纖維的錐狀神經元關係複雜,構成多種多B樣的功能柱狀。大腦皮質的高階功能很可能就是這些各種各樣的皮質單位之間以及皮質單位與皮質下層(如紋狀體-丘腦-皮質迴路)共同鑲嵌活動的結果。

6。大腦皮質的功能定位(圖8-24、圖8-25)對大腦半球病變的定位診斷具有重大意義。由於皮質各區的構造不同,所以功能也不相同,如4區管理軀體“隨意”運動,就稱為運動區;3、1、2區接受軀體感覺衝動,就稱為軀體感覺區;17區為視覺區;41、42區為聽覺區。有時也將這些稱為中樞。這些就是所謂皮質功能定位(表8-1)。但是,不能把什麼事情都看成絕對的、靜止的、孤立的、不變的,雖然4區與運動有比較密切的關係,3、1、2區與感覺有比較密切的關係,但刺激3、1、2區有時也會出現運動反應,同樣,刺激4區,在一定條件下也可產生面板感覺。事實上,整個大腦皮質,甚至整個神經系統,都是與一定功能有關的,只不過是皮質一定區域與某一功能有較為密切的關係而已。在某一區域損傷的情況下,其他區域可起一定的代償作用。所以,大腦皮質功能定位的概念是相對的。而且,到目前為止,人們還只能掌握一些比較簡單的(如運動、感覺等)功能障礙的定位。比較複雜的、種系發生上出現較晚的皮質功能,如思維和意識問題,就難以確切定位。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23 皮質柱狀單位內細節模式圖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圖8-24 大腦皮質功能定位(背外側面)

圖8-25 大腦皮質功能定位(內側面)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表8-1 重要的皮質區及其功能

臨床神經解剖學精講 — [太詳細了]

整理自:臨床神經解剖學(第二版)

表8-1 重要的皮質區及其功能

苪德源 等

標簽: 皮質  大腦皮質  半球  細胞  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