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釋迦牟尼究竟悟到了什麼

作者:由 Morpheus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18-12-31

1。什麼是佛?

佛就是覺悟者。

當世界上其他人都處於自以為是清醒的人生而其實仍在夢境中時,他們之中的一個把自己叫醒了。

這個人名叫喬達摩·悉達多。

一日,他在路邊看見一位孱弱的老人。第二日,悉達多騎馬出去,遇見一個病重的人躺在地上。第三日,則是一具死屍。最後到了第四日,他看到一個剃髮的僧人,穿著破解衣服,手裡拿著飯缽,就在那天,他學到了從俗世脫身出來的生活。

於是他得出一個結論:人生是苦的。即便是王子甚至是國王都無法避免生老病死之苦。為了追尋真理,為了解脫困苦,在他29歲那年的一天晚上,他走到妻子和兒子熟睡的地方,默默向他們道別,天亮時他來到樹林邊,剃髮後,換上破舊衣服,徑直奔向樹林中去尋求啟示了。

他首先是去尋找當時印度教的兩位大師,想透過他們去修行傳統智慧。他學習了“修的瑜伽”,甚至深造了印度教的哲學,他在印度教中頗有造詣,以至於印度教徒們宣稱他是他們中的一員。但是即使他已經學完了瑜伽大師所能教給他的一切,即使他對印度教已經是再無可學了,他依然無法徹底醒悟。他知道這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

於是他加入了一群苦行僧,他們認為是肉身的限制使自己拖累不前,他要粉碎肉身的禁錮來摧毀它的干擾。他一天只吃六粒米,又常常屏住呼吸,直至意識模糊,到最後他昏倒在地上,幸好有人跑來喂他一口米粥,救了她一命。經過這番折騰,他終於認清苦行主義是無效的,因為它並沒有帶來覺悟。

放棄苦行後,他來到了現今提納城之南一個叫加亞的地方,他坐在一棵樹下,並且立誓不覺悟不起身。經過七天七夜[1]的苦思冥想,在戰勝了七年來圍困他的煩惱與心魔之後,終於在黎明之時睹明星而成正覺,徹悟了人生無盡苦惱的根源和解脫輪迴的方法。他嘆道: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徳相,只因妄想執著,終不能證得。從此,人們叫他佛陀——覺悟者。

2。佛學公理

佛家有四大公理,稱為四聖諦。一切佛法皆由四聖諦推出,因而四聖諦又有根本佛教之稱。[2]

四聖諦,即: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

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約之,五取蘊是苦。[3]

集聖諦:苦、集二諦合起來構成流轉緣起,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及憂悲苦愁惱。愛慾是當前容易辨認的生死流轉主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無明。

滅聖諦:貪嗔痴三毒滅盡,此一解脫境界稱為“不死”、“彼岸”或“無為”。滅盡愛慾而得心解脫,滅卻無明而得慧解脫,即涅槃。

道聖諦:涅槃即心解脫和慧解脫,是佛教的理想境界或目標,要達到此一境界或目標的修行實踐必需手段或進路,即是八正道。

3。緣起性空

蕭先生問:“釋迦牟尼佛睹明星而悟道,他究竟悟到了什麼?”

南懷瑾說:“他悟的就是那個緣起性空。”

那麼什麼是緣起性空?

緣起論認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

《中阿含經》雲: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是對緣起的定義。

緣起論包括因和緣兩個部分。因即因素,緣即條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緣是輔助的。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

緣起性空就是指宇宙一切事物(一切法,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其本性為空。

緣起性空講得很徹底,很明瞭,闡述了宇宙一切萬物的本性。佛陀悟到此處,可以說是慧解脫了。感悟、體會與實證,即是心解脫。慧解脫和心解脫,於是成佛。這就是禪宗所說的“見性成佛”。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pinka_life

[1]佛陀悟道後,心中喜樂無比,停留了四十九天之久,才起身向邦納雷斯而去。

[2]日本明治時代的著名佛教學者姊崎正治,曾於1910年出版《根本佛教》,首次使用“根本佛教”一辭◎本文轉自: 顯密文庫,詳細出處請參考:

http://

read。goodweb。cn/news/ne

ws_view。asp?newsid=76255

[3]水野氏更進一步說,“苦諦不必限於苦的現實,一般指謂事物缺失理想的無自覺狀態的現實(世界),因此不必限於苦。然從宗教的立場,尤其從佛教的立場去看,世俗世間無有理想的無自覺狀態即是苦。”◎本文轉自: 顯密文庫,詳細出處請參考:

http://

read。goodweb。cn/news/ne

ws_view。asp?newsid=76255

標簽: 緣起  解脫  性空  因緣  四聖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