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指什麼?

作者:由 紅燒胖大海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11-08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指什麼?紅燒胖大海2022-11-08 15:10:10

暑期實踐課題中老師給我們提的問題。感覺寫啥都不對,想寫方法,下面又提到了研究的方法;寫研究的方法論感覺又沒有點到問題上;寫研究的基本計劃也感覺欠妥。

百度上也沒有類似的回答,我改如何寫這個基本思路呀?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指什麼?2022-07-14 16:26:37

摘要:

論文寫作與課題申報“六問”指:

1)你想做什麼?

2)從什麼起點開始做?

3)想怎麼做?

4)能做出什麼?

5)有什麼用?

6)憑什麼相信你能做得來?

怎樣寫出立項的課題申報書?(內含5份優秀立項申報書範本)

本研究基於外國語言文學類論文寫作和課題申報的例項示範和剖析點評,全面詮釋了“六問”簡答的重點與難點。

務實簡答並全程反思“六問”,有助於青年學者在論文寫作與課題申報時,快速研判選題價值和可行性,高效梳理研究思路和創新點,以期少走彎路,事半功倍。

課題申報1V1指導 | 新增學術小北微信!

關鍵詞:

論文寫作;課題申報;語言學;文學;選題;六問

1

引言

科研之難,選題為先。不少青年學者對如何選題以及如何判斷選題的可行性頗傷腦筋,更有甚者,尚未斟酌選題可行性便倉促下筆,將不當選題寫成初稿,使之成為改之無果棄之可惜的“雞肋”,陷入“船大難調頭”的困境。

選題思路梳理和選題價值評估類的前期研究不少(如:周毅,2009;吳旭東,2013),但先行研究中,梳理思路和選題論證所需關注的評估指標太多,雖然學術性較強,但繁雜難記,可推廣性不盡人意。

學術交流話語宜遵循語言經濟原則,包括“說話人經濟原則”和“聽話人經濟原則”,“前者以簡化使用為目的,後者則以反歧義為目的(史維國,2014)。”

就語言符號和受眾體驗而言,用於梳理科研思路的學術交流話語,為了便於編碼、解碼和推廣,尤其需要做到“大道至簡”和通俗易懂。鑑於此,“六問”及其回答均遵循語言經濟原則,問,要簡明通俗;答,要言簡意賅。

“六問”具體指:

1)你想做什麼?

2)從什麼起點開始做?

3)想怎麼做?

4)能做出什麼?

5)有什麼用?

6)憑什麼相信你能做得來?

“六問”的主要特點有三:

一是簡明易記,通俗易懂。“六問”涵蓋論文寫作與課題申報選題思路梳理的重點要害,大道至簡,便於推廣;

二是言簡意賅,直擊要害。“六問”只須簡答,每個問題均要求只用一至三句話回答清楚,不繞圈子,不長篇大論;

三是可操作性強,適用性廣,可用於課題申報、論文選題、開題報告呈現、徵求導師或專家意見等,並可將“六問”反思貫穿於寫作之前、之中和之後,實現少走彎路、事半功倍之效。簡答“六問”看似簡單,但回答到位殊為不易。

例如,“你想做什麼?”很多學者無法用一句話表達清楚自己選題的具體研究問題是什麼,非得頗費口舌才能勉強表達清楚,其實正是其對研究問題還未能梳理到位所致。

2“六問”的簡答、反思與示例

2.1 你想做什麼?

2.1.1 選題或標題是什麼?(30字以內)

標題的宜忌要點是:不要散文化表達,不要泛化物件,不捉迷藏,不繞圈子,要讓評審專家對你的具體研究問題一目瞭然。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這一要點,本研究遴選了近三年來《外語教學與研究》的10個論文標題(詳見表1)和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課題的15個選題(詳見表2)做為標題擬定的範例。反覆研讀推敲這些標題,先摹後臨再創新,有助於青年學者在選題措辭推敲方面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1.2 想解決的具體問題是什麼?(70字以內)

具體研究問題遴選要點:接地氣,具體化,可操作,有亮點。一項省部級以上課題解決一箇中等大小的問題(如一隻手掌),一篇論文則只解決一個具體問題(如手掌上的其中一根手指),研究問題不要面面俱到大雜燴,科研需要的是深度而不是廣度,蜻蜓點水式的淺談或初探,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研,要談就不要淺談,而要深談、談透,不能泛泛而談,淺嘗輒止。這就需要我們首先要有非常具體的研究問題,有非常精巧的研究切入點,要小題大做,而非大題小做。

“你想做什麼”對應的是課題申報書中的研究問題和研究內容。

四個共同點:

一是研究問題的表述言簡意賅,無歧義,能讓讀者對作者的研究問題一目瞭然;

二是研究問題具體化且大小適中,不會讓人錯覺是一部專著的標題,而這恰恰是很多作者的常見誤區;

三是研究切入點角度新穎,讓讀者一眼就能感受到選題的創新與價值;四是標題所呈現的研究問題具備資訊差,如果作者不做這項研究,就極難得出這些研究發現,從而避免給人研究選題常識化的印象。

當然,《外語教學與研究》上也有些論文標題仍需要推敲,如:張曉鵬、董曉麗(2015:262)的“中國學生對英語名詞可數性習得研究”論文標題,因其研究物件僅為大學生,所以標題似可改為“中國大學生英語名詞可數性習得研究”。

核心期刊的論文標題中,研究物件被代表、被泛化的情況比比皆是,而在非核心期刊的論文標題中更是氾濫成災,值得警惕。比如,明明只研究成語,標題卻冠以漢語,明明只研究上海市閔行區一所中學的高二學生,標題卻冠以中國學習者,這種情況在表1中也略有體現(如:“中國”成為標題高頻詞)。

嚴格意義上說,如果一定要冠以“中國大學本科生調查報告”這樣的標題,那麼調研抽樣範圍就應儘可能涵蓋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至少一半以上的地區,且最好還要有985、211、普通本科院校等各層次的隨機調研資料,雖然這樣操作難度很大,但的確有不少嚴謹的學者做到了這一點,如:高一虹等(2003)的問卷調查受試來自全國30所大學的2278名本科生。

在調研抽樣範圍方面要求越嚴格,資料代表性和結論可靠性就越高,雖然不能苛求每篇論文均能如此,但至少“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而不能以隨機抽樣之名,行大蓋帽虛晃一槍之實。

還有一些論文標題被散文化(如:“讓教師專業生命在研究中飛揚”),雖然並非完全不可,但不少作者以華麗辭藻掩飾其研究不足,實不可取。寫論文或寫課題書不同於寫散文,包括標題在內的全文表述,均應力爭以平實的語言將研究要點嚴謹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如:筆者在審稿中曾看到這樣的散文化標題:“亢龍有悔的老年——給力海明威”,這個標題讓人對作者的研究問題頗為費解,因為散文化表述容易引起歧義。如能將標題改為“海明威短篇小說中的老年形象分析”,則可讓讀者對論文的研究問題一目瞭然。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指什麼?

(來源:國家社科基金專案資料庫)

表2中的15個選題具有三個共同點:

一是選題價值與國家社科經費匹配。如果進行研究價值貨幣化,這些研究問題均可價值10-20萬(一篇普通本科大學學報論文價值約0。1-0。5萬,一篇CSSCI論文價值約0。5-3萬,一篇權威期刊論文價值約3-10萬,一個國家社科約需5篇以上的CSSCI系列成果結項);

二是研究問題表述簡潔明瞭,讓人一目瞭然;三是選題或屬於研究前沿(如4、6、10、12、13),或研究角度新穎(如11、12、13),或研究方法先進(如1、5、9),或接地氣,時代氣息明顯(如2、3、7、8、14、15)。

2.2 從什麼起點開始做?

文獻綜述三要素:定義核心概念,界定研究起點(指出前人不足),引出研究問題。定義核心概念不容忽視,它可以避免出現“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最後才發現雙方爭論不休的東西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或雙方根本不是在同一邏輯層面上進行討論。

比如“語言”就有40多種定義,如果我們要討論語言,就要先界定我們討論的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的語言,是廣義層面還是狹義層面的語言。一開始就定義好核心概念,可以避免出現各種不必要的歧義。

前人研究有何具體不足?研究不足的幾個問題中,你能解決好的是哪幾個?

述評切忌列流水賬或天女散花,應從大到小,漏斗型述評有助於快速聚焦研究問題(如:危機話語→公共道歉→名人微博公共道歉),述評結合,一褒一批,有的放矢,點穴批判。對前人研究不足的批判之處,必須是你自己真正能解決好的。不可只破不立,比如前人不足列了一大堆,結果自己最終也未能解決好。

在“六問”回答的最後,需提供至少5篇與選題密切相關的近五年國內外參考文獻列表。因為很多選題是作者自己憑空想出來的,並經常臆想這一選題前無古人。如果提供不出5篇緊密相關的文獻,說明作者根本還沒有開始檢索和閱讀相關文獻,那界定研究起點、指出前人不足和判斷選題價值自然就無從談起。

“從什麼起點開始做”對應的是課題申報書中的國內外研究述評,即綜述部分。

漏斗型文獻綜述的三要素具體如何體現,如何才算做到一摸一打,精準點穴,如何才算明確前人不足和界定研究起點,這非常重要但也是個難點,眾多青年學者經常講起來頭頭是道,寫起來卻不得要領。

現以筆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專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輿情的官方話語研究”(編號:13BXW055)論證活頁的述評部分為例,對述評寫作要點進行例析說明。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近十年突發公共事件逐年增多,各國政府對輿情應對研究日益重視,催生危機管理、輿情應對等相關研究。Heath R。(2001)提出的危機管理模型使我們對危機管理全過程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其研究未觸及官方話語在危機輿情應對中的重要作用。

隨著21世紀新媒體的異軍突起,國際學術界對危機應對、輿情監測、法規完善和微博輿情等研究頗有建樹,但研究重點是官方如何透過完善立法、輿情監測等行政管理手段來應對危機(Trammell 2004,2006;Bates L。 2008;Richards J。 2008;Schoneboom A。 2011),對於官方如何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輿情的話語研究極為少見,且多散見於微博話語等研究中(Hallett 2005;Benjamin, Burroughs 2007;Yan J。 & Brooke F。 2010)。

2003年中國發生SARS事件後,公共事件、形象危機、輿情應對等概念才開始廣泛進入中國學者的視線。在數字化傳播技術帶來的“全民發聲”、“圍觀結構”的新輿情形勢下,輿情相關研究應運而生(王來華2004;劉毅2006;姜勝洪2008;周敏2010)。2010年起微博成為中國社會輿情傳播關鍵節點,微博輿情研究也初現端倪(夏雨禾2010;謝耘耕2011;王君超2011)。

近三年來,中國社會輿情和形象危機應對藍皮書、研究報告和系列專著相繼出版(周光凡2010;文學國2011;唐鈞2012;喻國明2012;侯鍔2012;曾勝泉2012),雖然國內此類研究剛剛起步,但已初具規模,美中不足的是輿情應對研究總體上呈現重權威釋出輕受眾心理,重監測管理輕話語疏導,重法規制定輕話語修辭的現狀(丁柏銓2007;曾潤喜2009;李彪2009;周濱2012)。

述評中的下劃線部分就是具體指明前人研究不足的內容,且整個述評是按照從大到小逐漸聚焦快速切題的漏斗型寫法展開的,即:輿情應對→危機輿情應對→危機輿情應對中的官方話語。

無論是論文的引言,還是課題論證的述評,均忌諱文獻流水賬式的羅列,需要述評結合,一摸一打,分類表述,精準點穴。不少作者經常只羅列了一堆的文獻和觀點,或只籠統地陳述前人做了哪些貢獻,卻一直未能指明前人對此問題的研究有何具體不足,所以也就難以自然地界定研究起點、引出研究問題了。

當然,此例是2013年版本,2015年起增加了學術史梳理部分,限於篇幅,不再示例贅述。

另外,在審稿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眾多作者在尚未較全面地檢索和瀏覽國內外相關重要文獻的情況下,就簡單草率指出前人不足是“未見相關研究”或“相關研究很少”或“前人研究都無法解決……”。

如果真的“未見相關研究”,也可以找到上位概念或上位範疇的前人研究,比如草莓沒人研究過,那水果呢?我們需要把自己的研究置於一個大的研究背景下,才知道自己的研究能為哪個領域做出什麼樣的貢獻,而不能來個前無古人,好像選題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如果是“相關研究很少”,也要指出這些“很少的研究”到底有哪些,具體有何不足,因為先行研究很少並不能說明這個研究問題還沒解決好。如果是“前人研究都無法解決……”,那就要具體化這個研究問題,並確認兩點:一是有沒有為了凸顯自己的研究意義,盲目武斷地將前人的研究一棍子打死;二是前人都無法解決好的這個問題,在自己的課題或論文中是否真的可以解決好。

遺憾的是,不少作者只破不立,提出問題而不解決問題,如遇質疑則辯稱“能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也是一種創新”。文獻綜述中的此類誤區,比比皆是,值得反思與警惕。

2.3 想怎麼做?

具體想怎麼做?如何採集語料或獲得資料?為何選取此類資料?樣本信度效度如何?語料如何分類?分類標準是什麼?為何選擇此標準?如何多層次分析這些語料或資料?

你的研究思路與方法是換湯不換藥,還是能真正有效彌補前人的研究不足?有沒有簡單問題複雜化的故弄玄虛之嫌?是不是為理論而理論或為方法而方法?你真能熟練運用這些方法嗎?為何選擇某一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理論的主旋律是什麼?

核心研究內容各要點間有無邏輯關係?最核心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難點如何突破?比較常見的誤區是研究重點太多,研究難點虛構,將非難點說成難點,或難點羅列太多,或指明難點卻不提供突破難點的對策。

“想怎麼做”對應的是課題申報書中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想怎麼做”的簡答誤區主要有四類:1)隨意羅列一些研究方法的名稱(如:文獻法、調查法等);2)未能提供為了解決問題而採取的針對性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3)堆砌專業術語,故弄玄虛;4)理論基礎“拉郞配”,或理論基礎繁多,為理論而理論,而缺乏理論框架的適用性和主旋律。

2.4 能做出什麼?

預期的具體研究發現可能有哪些?是別人無需研究也能得出的教材式或常識性結論嗎?研究結論是不是隻有寬度而沒有深度?這些研究發現真的能解決好前面提出的問題嗎?有沒有為創新而創新或僅僅只是移花接木亂貼標籤?高級別論文一般都要有一個理論主旋律,最終要體現你的研究在理論上有何推進。語料獲取不難,難的是分析,尤其是基於某一個適用的理論框架對語料進行有深度的分析和提煉,這一點最難,也最有意義。

創新點具體有哪些?每一個創新點是否都有理據支撐?這些理據與結論之間真的具有嚴密且直接的邏輯關係嗎?

研究發現如果整理為圖表,能生成幾個圖表?這些圖表是否呈現層層深入的遞進關係?是不是為圖表而圖表,使讀者覺得有堆砌之嫌?這些圖表呈現都具備專業性和資訊差嗎?

“能做出什麼”對應的是課題申報書中的主要觀點、預期成果和主要創新點。

對“能做出什麼”的回答,主要體現在摘要部分。這是專家審稿時必看的重要部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標題、摘要和結語佔了是否透過論文審稿一半以上的比重。摘要是將研究發現和創新點言簡意賅呈現之處,而非用於濃墨重彩地陳述選題來源和研究重要性。

可惜,很多青年學者正文寫得不錯,卻不太擅長摘要的撰寫,最突出的問題主要有兩點:

1)把摘要寫成引言,在摘要中大篇幅表述該研究的重要性和意義;

2)摘要中只說作者“做了什麼”和“怎麼做”,卻一直不說“做出了什麼”,即:這篇論文到底有何具體的研究發現與創新點,而這正是審稿專家特別關心的部分,但很多青年學者卻在這一關鍵所在誤用“欲知詳情如何,請看正文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選題論證和思路梳理時,我們自然無法將研究發現盡數寫出,所以對“能做出什麼”的簡答,只能是預期有何研究發現。如果一個研究問題,還沒開始研究就已經知道所有結論,那這個結論很可能只是一個常識性無資訊差的結論,而這種結論顯然並不具備科研價值。

科研的目的,要麼發現規律,要麼解決問題,要麼兼而有之。如果一個研究既未能發現有區別性特徵、有較強解釋力且有一定價值的特點或規律,又未能提供具備可操作性的問題解決之道,那研究意義就值得反思了。

期刊論文的摘要字數一般控制在250字以內,將論文旨在解決的問題,研究語料來源或資料來源以及研究方法用一句話言簡意賅地表述即可。摘要的寫作重點應放在具體的研究發現和創新點上,這部分內容應占摘要篇幅的一半以上,最後可以加上一句本研究的意義(理論價值或實踐價值)。摘要的大致寫作正規化之一如下:

某某問題一直很有爭議或未能解決(可選,指明你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本研究基於什麼語料或什麼理論或使用什麼研究方法,以什麼為切入點,旨在解決什麼問題(可選,一至兩句即可)。

研究發現:1)……;2)……;3)……(研究發現至少要佔摘要一半以上的篇幅)。這些發現對哪個具體領域有什麼理論價值或實踐意義(可選,最多一句即可)。

這種摘要表述模式,可讓讀者對論文要點一目瞭然,如:你要做什麼(你的研究問題)、從什麼起點開始做(問題來源與研究起點,前人研究不足在哪),你怎麼做(用什麼理論、方法以及切入點)、你做出了什麼(有什麼研究發現與創新點)、有什麼用(理論價值或實踐價值)。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論文摘要的寫法,下面提供4個摘要例項示範樣本,例1和例2為語言學類,例3和例4為文學類:

例1:弱勢群體話語反操控策略研究

——以《自然》致歉葉詩文事件為例

摘要:本研究基於《自然》致歉葉詩文事件語料,研究弱勢群體話語反操控策略。研究發現,弱勢群體話語反操控策略主要有:

(1)在語言表達、社會資源、行為規範、實施程式等方面遵循強勢群體或權威官方認可的規範;

(2)藉助知名人士話語提升弱勢群體話語的影響力;

(3)利用多樣化資訊傳播渠道和廣泛社會資源,針對強勢群體自身的失誤,實現對強勢群體權威話語的部分解構;

(4)採取觸及強勢群體實質權益的有效話語行為,促使強勢群體弱化話語霸權,甚至糾正不當話語。這些話語反操控策略的恰當使用,有助於弱勢群體合法有效地開展維權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毛浩然,2014:103)

例2:二語寫作流利性指標的效度

——一項基於文字特徵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從頻數測量和比率測量這兩方面,探討流利性指標與寫作質量和英語水平之間的關係,以考察流利性測量指標的有效性。透過分析240篇英語專業大學生作文的流利性特徵,本研究發現:

1)作為寫作流利性指標,比率測量比頻數測量更有效,但當寫作任務、時間限制、參與者態度等外部因素得到控制時,詞彙流利性的頻數測量也不失為有效的流利性指標;

2)作文長度、無錯誤子句單詞總數和子句長度可以預測寫作質量;

3)除作文長度和寫作速度以外,其他流利性指標對於語言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區分力。(秦曉晴、畢勁,2012:899)

例3:論華茲華斯的詩與科學共生思想

摘要:華茲華斯通常被認為具有“反科學”傾向,然而對華茲華斯作品所作的整體細讀卻發現,他對科技發展及運用現狀的評價是辯證的:既頌揚蒸汽輪船和鐵路等科技成就,又揭露科技濫用所引發的有害後果;既崇尚有助心靈提升的“大寫科學”,又貶斥僅應用於物質性生活的“小寫科學”。

華茲華斯認為詩人既要像科學家一樣奮發有為,又要貢獻“神聖精神”去援助物質性或工具性科學,實現其“穿上血肉豐滿的衣裝”的“形變”,讓詩與科學共生共榮、協同造福人類。(謝海長.2014:193)

例4:煙囪、天堂和蟲洞奇喻

——《比薩詩章》的空間穿越語境及其相對論形變

摘要:前沿的相對論蟲洞研究表明,空間穿越的文化母題並非只是文學家的奇思妙想和基督徒的靈脩幻象,實則蘊含著博大精深的物理學定律和多重世界宇宙論。研究發現,龐德詩歌的穿越主題是蟲洞理論的時代推演、熱烈的科技氛圍、詩人濃厚的科學旨趣、悠久的歐美文學和宗教穿越傳統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此基礎之上,《比薩詩章》把“洛倫茲蟲洞”的穿越原理融入到“煙囪”這種寓意深刻的宗教時空隧道之中,透過俗世和天堂兩端身心分離的“潮汐力”表徵和懺悔、遺忘、憶恩和從善四個典型的基督教救贖資訊的傳輸步驟,建構了天堂與重生等現代藝術王國中神奇的“蟲洞工程學”和“空間穿越術”,由此生產出經典的相對論詩學奇喻。(郭方雲.2014:206)

2.5 有什麼用?

這個選題真的是值得研究的國家或社會或一線教學的重大關切問題嗎?是從現實生活中發現的問題還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有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嫌?

你的這些研究發現和創新點能值多少?2千?5千?2萬?10萬?還是20萬?不妨適當進行“選題價值貨幣化”,就知道什麼論文有望發表在什麼級別的期刊,什麼課題適合申報什麼級別的專案。

這些研究發現與創新點相對於已有研究有何獨到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是否接地氣、具體化、可操作?會不會“一試點就成功,一推廣就失敗”?有沒有人為誇大研究成果的意義?研究結論會不會被人質疑“‘So what(那又怎麼樣呢)?’”(吳旭東,2013:684)

“有什麼用”的研究意義屬於廣義概念,有時是研以致用(解決現實中的具體問題),有時是研以致知(如文學領域),皆為有用之研究,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研以致知的研究,表述時也要讓人看出其有用之處(如:完善知識結構,提升人文素養,滋潤心靈啟迪智慧)。

當然,即便是文學領域,也有一些選題照樣可以做到研以致用,這類接地氣的選題多存在於跨學科領域,如:唐代文人文學傳播意識研究、漢譯文學編年考錄及資料庫建設、現代中國“革命文學”社群結構與作家譜系研究、基督教文學中疑難案件的法學問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現代大學互動關係研究、網路文學的經典化與“主流文學”的重建研究、日本核電文學與生態安全問題研究,等等(來源:國家社科基金專案資料庫)。

“有什麼用”對應的是課題申報書中的研究意義、成果去向和應用領域。

2.6 憑什麼相信你能做得來?

這個前人尚未解決的問題,你真的能解決好嗎?是角度更新穎,還是切入點更具體更有深度?或是基於新理論新方法新資源?有多少“創新”是山寨版?

你此前學習過或做過相關研究嗎?有沒有相關的語料基礎或試點前導性研究(pilotstudy)?在回答“六問”時有多少敷衍了事走過場的水分?

“憑什麼相信你能做得來”對應的是課題申報書中的研究基礎、前期成果、條件保障和課題組實力。

這部分內容切不可務虛浮誇,也不要自我評價,應儘量素描式地陳述事實。如:前期已收集轉寫了多少語料,已掌握了哪些適用於本研究的先進方法,或發表過幾篇什麼級別的相關論文,主持過什麼級別的課題專案,獲過什麼級別的獎項,成果被引頻次和被轉載情況如何,或課題組成員結構和研究實力如何,等等。

3

結語

“六問”簡明通俗,兼具普適性和針對性,文理科通用。在論文寫作或課題申報之初,提前簡答“六問”,有助於青年學者從審稿專家的角度換位思考,主動反思和預警質疑。論文寫作與課題申報之前、之中和之後均可透過簡要回答“六問”來冷靜反思,養成習慣,則可少走彎路,事半功倍。

“六問”還適用於以PPT方式呈現開題報告的提綱,或適用於嚮導師或專家徵求選題思路的可行性,可讓人一目瞭然並高效反饋,從而避免選題思路冗長陳述卻不知所云,或思路不清倉促動筆終成“雞肋”。

最後重點強調三點:

1)“六問”的回答不需要長篇大論,

每個問題的回答只需要言簡意賅,切中要害即可;

2)“六問”的回答切不可走過場,

其中任何一個問題如果尚未能簡答清楚,就先不要著急下筆撰寫全文。

科研創新的前提之一,是學會放棄10個不具備較強研究價值的選題,多釣鯨魚,少釣蝦米,多抱西瓜,少揀芝麻。方向錯了,止步就是進步。阻礙我們創新的,往往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我們需要提升的,有時是發現問題的能力,有時則是拒絕低價值研究問題誘惑的能力。磨刀不誤砍柴工,理清思路,才能少走彎路;

3)要特別重視對前兩個問題的簡答:

一是對“你想做什麼?”的簡答,

首先要有明確的標題,其次是要能一句話把研究問題表達清楚;

二是對“從什麼起點開始做?”的簡答,

切不可含糊其詞敷衍了事,儘可能基於國內外核心期刊近五年的至少5篇文獻,明確指出前人的研究不足。否則,其他問題回答得再有模有樣,也是徒勞,因為問題意識和批判意識對於科研創新來說最為重要。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做學術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權等行為,請後臺聯絡刪除,萬分感謝!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指什麼?2019-05-16 07:01:41

科學家將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能夠逐步的變成可以實現的全過程,就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思路,你看我說的對不對?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指什麼?2020-05-14 15:04:48

思路就是為什麼要做?打算怎麼做?存在的困難以及解決方法。

比如某村服裝市場的調研。

為什麼要做?我想知道在某村開展服裝電商是否有可行性,所以要做這個調研。

打算怎麼做?比如我會對全村的消費群體根據年齡段劃分,對目標群體進行網購情況調研,比如還存在哪些需求未滿足。

存在困難和解決辦法?比如調查過程中發現村裡的快遞都不能到村裡,都是到鎮上拿,網購取貨存在一定的困難。解決方法:統計某村日常的快遞量,思考能否增設快遞點等等。

標簽: 研究  選題  六問  問題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