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女人的愛情中缺失是安全感,根源此

作者:由 小蝶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03-13

女人的愛情中缺失是安全感,根源此

安全感缺失所表現出來的核心問題是“對方給我的夠不夠多?”或者說,自己能在這段關係中可掌控的東西有多少?

最常見的是女人一遍遍問男人是否喜歡自己,喜歡什麼,為什麼喜歡。

這樣逼問對方並非為了讓對方明白自己的心意,而是要確定,

自己到底值不值得被愛,是不是被愛著。

在感情中,給予對方足夠的安全感固然重要,但是,

將自己的安全感完全寄託於伴侶身上並非明智之舉。

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自己就會患得患失,開始糾結生活中雞毛蒜皮的事情:我給他買的新短袖有沒有穿;她最近回我微信回的好慢啊等等。

但是回頭想想,就發現,最近天氣比較涼,不適合穿短袖;她也只是最近工作忙,上班時間沒怎麼看手機。

如果一個人自身沒辦法建立安全感,伴侶給的安全感再多也只是在往無底洞扔石頭,無濟於事。

因為,哪怕對方提供充足的安全感,也不能解決每一次因為安全感缺失而發生的問題。

在社群工作中我曾接觸過一對因為親密關係問題求助的夫婦。

在我看來,丈夫已經提供了足夠的安全感。

妻子要管理銀行卡,他交了出來;

妻子要天天查簡訊和通話記錄,他交了出來;

妻子要他提供微信密碼和登入驗證碼,不時突擊檢查,他交了出來;

妻子要他說明每天花錢的具體去向,他只要偶爾記不清說不明,就吵鬧。

這時候他覺得這不單單是他的問題,因為他覺得自己做到了毫無保留,但是對方步步緊逼。

可見,

當一方追求安全感走向了極端,另一半就算把整個生命投入到戀人對安全感的期待中,也未必能滿足對方黑洞一般的需求。

所以,

比起盲目期待對方能給予自己多少安全感,我們首先得清楚自己對安全感的需求。這也是伴侶雙方在交流安全感話題的重要前提。

女人的愛情中缺失是安全感,根源此

02

不同的人在親密關係中對於安全感的需求與自身的依戀型別息息相關。

像吃醋、賭氣、冷暴力,甚至拒絕長期關係的維護這些行為,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童年的經歷。而童年與父母的依戀關係的處理不當,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深度社交風格,也就是所謂的依戀關係。

在一項心理學的研究中,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期的嬰兒,孩提時期就接受了安斯沃斯陌生情景測試,用來評估他們的依戀風格。

心理學家們透過嬰兒們的表現,給他們進行了分類。20 年後,研究者們又找到了這些已經成為青年的孩子們,針對他們在愛情中的依戀型別,進行重新的評估和定義。

實驗表明,對安全感的需求與態度完全沒有改變的人,佔到了實驗參與者總數的72% 。

研究還發現,影響一個人在愛情中安全感的元素,主要有三個:

首先是基因。

其次是最初提供安全感的人,通常是最親近的人,比如媽媽或爸爸。監護人對孩子的需要,能否及時充分的反饋。

第三是環境因素,比如你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經歷重大變故,比如戰爭、饑荒、家庭暴力與父母離異。

女人的愛情中缺失是安全感,根源此

03

一般來說,依戀風格有以下三種:

1、安全型依戀

安全型的戀人之間存在一種穩定和積極的情緒聯絡,認為自己是友好、善良和可愛的人,也認為別人普遍友好、可靠和值得信賴。

他們十分容易與其他人接近,總是放心地依賴他人和讓別人依賴自己。

一般來說,他們既不會過於擔心被拋棄,也不怕別人在感情上與自己過於親近。

無論我們自己的依戀方式屬於哪一種,找到一個安全依戀型的人做自己的伴侶是一件好事。

2、痴迷型依戀

這種型別的人依賴於他人的讚許來獲得內心的安適坦然,所以他們過度地尋求認同,沉溺於人際關係。

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愛的和沒有價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總是努力贏得他人的接納,並以此支援消極的自我形象。

這種型別的戀人,似乎總有難以名狀的自卑與唯唯諾諾,而且做事小心翼翼。

他們最容易成為黏黏糖一樣的戀人,總想時刻和另一半黏在一起。他們時常缺乏安全感,但只要稍加關注,就能快速撫平內心的不安。

對他們來說,拒絕是最大的傷害,因為那顛覆了外界資源的可靠形象。

同時,這種依戀型別的人會擔心自己的朋友和戀人是否真正愛自己,一方面希望能與自己的戀人極為親近,另一方面又對戀人是否可靠和可信滿腹猜疑。

所以對於這種型別的戀人而言,首先要學會取悅自己——

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自己有什麼感受。當你知道怎麼愛自己,你的伴侶才能夠知道怎麼才是對你好

如果你帶著巨大的自我否定投身愛情,伴侶之間微妙的平衡會被打破,感情自然也會出問題。

3、迴避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的人往往會害怕或者抗拒與別人產生親密關係,他們認為外界並不可靠,對親密關係的態度多疑且冷淡,難以完全相信和依賴別人。

他們並不會給戀人有太高評價,也不情願接受與認可他人的幫助,同時也很吝嗇向戀人提供安全感,他們更願意相信自力更生,認為安全感缺失完全是懦弱的表現。

為了維繫自我認可,他們傾向於拒絕幫助,也傾向於拒絕被幫助,看輕親密接觸的積極影響,對自己的親密需求統統冷處理。

上述的依戀型別一方面受到與生俱來的相關特質,另一方面會受到後天的社會經驗和個體經驗的影響。所以儘管依戀型別形成後有較強的穩定性,但它並不是一成不變,也不會一直被過去束縛。

其中,

安全型依戀是三種狀態中最好的依戀型別

,但如果出現另外兩種狀態就需要進行調整,痴迷與迴避是兩個很常見的依戀狀態,並且可以透過採取一些措施轉變成安全型依戀。

女人的愛情中缺失是安全感,根源此

痴迷型的人對於自己的不安與憤怒的表達是直接的。

比如透過發脾氣,讓對方瞭解自己正在因為對方的某些行為而不悅,會變得患得患失,生怕一不留神對方就離開自己,需要時時刻刻確認對方到底喜不喜歡自己,來滿足自己的迷戀。

儘管事後,痴迷型的人可能會因為自己發脾氣傷害到彼此感情而感到後悔;或者透過“討好”,主動靠近對方、粘著對方來緩解自己的不安。

所以如果伴侶是痴迷型依戀的人格,

我們要學會理解對方的需求,不要粗暴地推開對方,耐心地溝通,做好事先的約定

,例如多長時間不回覆都是正常的。

遇突發事件多主動解釋,打消對方的不安。有意識地引導行為,多肯定。

其實就是透過矯正式的體驗讓對方感受到,原來我這樣是被允許的,被接納的,這樣就不必用一些過激的行為來獲取愛和肯定了。痴迷型依戀關係才能逐漸轉化為安全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人群在對待感情時,經常會既渴望獨立又渴望依戀,既害怕被拋棄也害怕被控制,在關係中的表現總是搖擺不定,若即若離,讓人摸不準。

這類人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愛和迴應,而且一旦陷入愛情之中,也會對自己的另一半深深的沉迷。

但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一旦物件積極迴應,向自己表達感情的時候,這類人就會感到排斥和不安。

當關系過於緊密的時候,有時候甚至是關係一旦確定,他們就想要逃離,想要淡化這個緊密的連線。

比如會跟身邊其他朋友說:“我們的關係其實還沒有那麼認真”,“其實我也沒有那麼喜歡 ta”。

女人的愛情中缺失是安全感,根源此

對於這類群體,要改變自己,可以嘗試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

其實迴避型人格的人,非常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認為自己做得很好,認為這個事情應該這麼做等等。

但這些都是想法,而不是感受,這類人需要練習表達感受,像是感覺自己受到威脅,談話讓自己感到非常焦慮。

再具體一點就是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自己不開心的時候,比如工作上的不順利,有人不小心說了讓自己難受的話,這個時候不要還是躲在自己的世界裡,可以跟伴侶說,“我現在有點不開心,需要安慰”,相信伴侶也是很樂意來哄你開心。

開始表達情緒能讓自己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好。

如果你是一個安全型依戀的人,那真的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如果不是,也別對自己的親密關係質量感到灰心。能夠了解清楚自己的依戀風格已經踏出改變的一大步了。

再者,如果你或者你的伴侶是迴避型依戀或焦慮型依戀,接納它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為接納才是改變的基礎,只有接納自己,你才能重新獲得對親密關係新的認知。

或許我們生來並不極具安全感,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試著去與這個世界建立安全感。

勇敢一點,我們有能力去愛,更值得被愛。

女人的愛情中缺失是安全感,根源此

標簽: 依戀  安全感  自己  對方  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