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心理學效應整理7

作者:由 凡夫俗子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08-31

瓦倫達效應

患得患失容易失敗

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只想做好當前的事情,從不考慮此外的一切其他事而取得成功的現象,稱之為“瓦倫達效應”。瓦倫達效應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不要想的太多、患得患失,應該著眼於當下所做的事情本身,全力以赴,結果往往會成功。(瓦倫達效應來源於一個真實的事件,瓦倫達是美國著名高空鋼索行走表演者,從沒有失敗過,卻在73歲那年,因心態問題發揮失常,不幸失足身亡。)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做任何事情,總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帶來的後果,太在乎別人的閒言碎語、說三道四,太在乎現 在和未 來的一切,可我們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我們的大腦成天被各種慾望塞得滿滿的,身體被壓得氣喘吁吁的,在這樣的重荷下,我們能把事情做好嗎?結果我們總是偏離預定的軌道,離成功越來越遠!

法拉第說過:“拼命去換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會成功,結果往往會成功”,這就是成功的奧秘。

避免瓦倫達效應的辦法:

1。專心致志

瓦倫達成功地走鋼索是與瓦倫達專心致志是相關的。專心致志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

一、與瓦倫達的有意注意能力強有關。有意注意是一種主動地服從於一定活動任務的注意,受人的意識控制和支配的。瓦倫達這種有意控制注意的能力特強,它不為其他因素所幹擾,而始終把注意力集中在走鋼索上。

二、與走鋼索的生存刺激強度有關。一般來說,刺激物強度越強引起人的注意也越強。走鋼索在毫無安全保護的情況下,這對人的生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刺激,容不得半點馬虎。因此,瓦倫達在這種情況下其注意力活化了。

三、與瓦倫達的注意穩定性好有關。注意穩定性是指在同一物件或同一活動上注意所能持續的時間。這一良好的注意穩定性確保了瓦倫達走鋼索這段時間的高效率、高質量。之所以能有這麼好的注意穩定性,是與他對走鋼索這項活動的意義理解得深刻、抱有積極態度、而且有濃厚的興趣有關。

四、與瓦倫達的體質心情等有關,如果他睡眠不好、心情不佳、十分疲倦,還患有感冒、咳嗽,那麼,注意力就很難集中,走鋼索就十分危險。可見,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乃是瓦倫達效應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熟能生巧

平地上我們一般人都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到高空的鋼索上就都無法集中注意力了。這與一個人的技能有關。這裡最重要的是二種技能。一是平衡能力,一是注意分配能力。這些能力就要靠後天的訓練,以致成為技巧,達到有意後注意的水平。這就可以減少注意的緊張性。

3。避免干擾

也就是與抗干擾能力強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在從事某項活動時腦子裡一直想著成功的喜悅與表揚,或失敗後的痛苦與冷眼,那麼,這一活動就很難順利完成。考試時越想考好越考不好,越怕考不出來越考不出來,這是多少人經歷過的事實。

4。平常心,擺正心態

瓦倫達不會以此論英雄,也不想借此揚美名,而是與平時那樣有一顆平靜之心,至於美名、金錢那是身外之事,這樣卻反而都取得了成功。那些一心想揚名、掙錢的人,由於動機強度太大,行動就往往會出問題,要麼不協調,要麼出偏差。只是把心放在一種平靜悠然之中,人的最大潛能才能發揮出來。現實中的大量事物,都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只有擁有一顆平常心,才不會產生瓦倫達效應。

[動機: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Yerks_Dodson Law)表明,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還發現,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在難度較大的任務中,較低的動機水平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動機強度處於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動機強度超過了這個水平,對行為反而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

如學習的動機太強、急於求成,會產生焦慮和緊張,干擾了記憶和思維活動的順利進行,使學習效率降低,考試中的“怯場”現象主要由動機過強造成的。]

無聲效應

此時無聲勝有聲

在管理心理學中人們把無聲勝似有聲的現象,稱之為無聲效應。

產生原因:

一是無聲與有聲形成強烈的心理反差。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處於一個有聲的環境中。一旦有聲的環境被無聲所取代時,人們對無聲就會引起強烈的關注,會追尋其緣由,從而成為注意與感知的中心,產生無聲勝有聲的效應。在同樣的條件下,無聲與有聲的心理反差越大,其效應強度就越大。

二是無聲的沉悶氛圍所產生的期待效應。無聲的氛圍往往會產生一種與有聲時不同的沉悶壓力,這種壓力會使人更向往有聲的環境,期待這種無聲的沉悶氛圍早日過去。一旦這種有聲環境沒有出現時,人們就會感到異常、不安。

三是無聲的奇異氛圍使人們更加敏感。平時人們總是處於有聲的氛圍中,一旦突然變得無聲時,人們就會感到特別好奇,就會處於戒備心態,而且會變得敏感多疑,想的特別多,從而產生了有聲時所沒有的一系列心理變化,產生了無聲效應。

希望效應

在危險的情境中,經常是那些性格樂觀、富於自信的人存活下來,因為他們總是沒有泯滅自己的希望。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希望效應。

記住:沒有絕望的境況,只有絕望的人。

虛假同感偏差

人們常會高估或誇大自己意見、判斷、行為的普遍性,甚至把自己的特性也賦予到他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有和自己相同的特性。這種現象也叫“虛假一致性偏差”,告訴我們不要以己度人。

當遇到與此相沖突的資訊時,這種偏差使人堅持自己的社會知覺。人們在認知他人時總好把自己的特性賦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與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認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際也認為別人好交際。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群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有些因素會影響你的這種虛假同感偏差強度:

(1)當外部的歸因強於內部歸因時;

(2)當前的行為或事件對某人非常重要時;

(3)當你對自己的觀點非常確定或堅信時;

(4)當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學習受到某種威脅時;

(5)當涉及到某種積極的品質或個性時;

(6)當你將其他人看成與自己是相似時。

當我們需要自己給自己打氣,自己給自己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援的時候,那虛假同感偏差就是非常好的,它讓我們相信自己,堅信自己的對的,堅信自己沿著計劃好的路走下去,最終就能收穫豐碩的成果。而當我們的認知已超出現實太多,或者已經和事實不相符,當我們的能力不足以支援我們的野心的時候,就需要糾正虛假同感偏差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延遲滿足效應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為了長遠的、更大的利益而甘願放棄或者延緩即時滿足,在等待中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這種抉擇取向,我們稱為“延遲滿足”。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也叫“糖果效應”。

經過12年的追蹤,凡熬過20分鐘兩塊糖果誘惑的孩子(已是16歲了),都有較強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滿信心,處理問題的能力強,堅強,樂於接受挑戰;而選擇吃1 塊糖的孩子(也已16歲了),則表現為猶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經質、好惹是非、任性,頂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傷害。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此實驗證明了人與人之間的自我控制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有這樣一段關於吃葡萄

的文字:“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直吃到最好的一個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悲觀主義者則相反,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可見,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區別最主要就在於能不能忍受延遲滿足,而後者的行為往往會透支未來。

注意技巧

技巧一:延遲從一分鐘開始

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遵循小步遞進的原則。也就是說,不要期望孩子一開始就能等待20分鐘。只要孩子能等上一小段時間,而且在等待的時間裡不哭不鬧,就是在自我控制了。最初的延遲時間不要過長,否則會讓孩子灰心喪氣,放棄追求的目標和信心。

技巧二:等待時不要過分關注

延遲滿足是一種自律行為,可是孩子還小,往往需要透過他律才能做到延遲滿足。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可以讓孩子嘗試自我監督。孩子在等待時,爸爸媽媽可以做自己的事,不要讓孩子感覺正在看著他。

技巧三:採用代幣法來延遲滿足

代幣法也是延遲滿足的好方法之一。等孩子年齡稍大一點時,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約定,如果買新玩具,要用平時積累起來的“五角星”來進行交換。“五角星” 是平時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獲得的“獎勵”。一般在孩子積累到5次或10次後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孩子每次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爸爸媽媽每次給予獎勵的標準一定要統一,不能失去原則性。

眼鏡蛇效應

從前,印度眼鏡蛇氾濫,政府頒佈法令,上交眼鏡蛇屍體就可以領取賞金。但當眼鏡蛇逐漸減少後,大家又為了賞金開始大量養蛇。政府意識到這種情況取消了賞金,然後養殖蛇的人把蛇都放了,最後,眼鏡蛇比以前更氾濫。面對制度,鑽空子的人能用無法想象的方式打敗你。也就是說,你越想激勵什麼,最後越可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針對某個問題做出的解決方案,非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更加惡化,這種現象被稱為“眼鏡蛇效應”。

該術語用於形容政治和經濟政策下錯誤的刺激機制。當今世介面臨的一些問題,很多是來源於為解決問題而作出的正當嘗試。在企業中,也指公司獎勵某些狹隘的指標,無意間使得其他更有價值的長期計劃徹底受到忽視。

野馬結局

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馬的腿上吸血。它們依靠吸食動物的血生存,不管野馬怎樣暴怒、狂奔,就是拿這個“小傢伙”沒辦法,它們可以從容的吸飽再離開,而不少野馬被活活折磨死。動物學家發現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極少,遠不足以使野馬死去,野馬的死因是暴怒和狂奔。這就是著名的“野馬結局”,指的是因芝麻小事而大動肝火,以致因別人的過失而傷害自己的現象。野馬結局告訴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莫生氣》]

實驗表明:恐懼、焦慮、抑鬱、嫉妒、敵意、衝動等負性的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就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

管理人生始於管理情緒:

1。要知道我們的情緒來自於哪裡;

心理學發現,我們情緒是由大腦前額控制,大腦前額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本來是一種積極的行為,是為了保護我們生命,避免危險而有的一種應激手段。

2。體察自己的情緒;

3。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

4。以適宜的方式紓解情緒。

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不是任由情緒失控。當你因為一件小事大為光火,事後必定是懊悔不已。一個人如果學會了管理情緒,那麼他已經領先了人群一大步。

當你發現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心灰意懶、焦慮抑鬱、出離憤怒的時候,先停一下,靜一靜,想一想自己是否陷入了情緒的困境。如果不能從情緒的困境中跳出來,將其控制在合理的狀態之下,那麼,就得做好付出因為情緒失控造成的巨大代價。

音叉效應

四兩撥千斤

當音叉頻率和玻璃的共振頻率一致時,子彈都打不透的玻璃也會瞬間裂成碎片;雪山裡的一聲吶喊,就可能會引發雪崩。這種透過感應物件用巧力而不用強力使其產生變化、影響的方式,被稱為“音叉效應”,即對於有的事物,不在於它作用力的大小,而在於找準脈搏、同頻共振,微小的擾動就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

誘餌效應

當一個人在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上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選項的加入,會使某個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這種現象被稱為“誘餌效應”,而第三個選項正好充當了誘餌的功能。

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個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被“誘餌”幫助的選項通常稱為“目標”,而另一選項則被稱為“競爭者”。

避免方法:不論見到多麼便宜的商品,無論見到多少被“誘餌”襯托得極為誘人的“目標商品”,都不要輕易地掏錢,只要堅守一條準則——只買需要的那件商品。

[手機套餐、網費套餐、電器促銷等]

幽默效應

人際交往潤滑劑

在日常交際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困難或尷尬的場景,這時候,幽默就成為了最好的調節劑,可以運用一些詼諧的手法,自我解脫,擺脫尷尬的境地,營造出和諧美好的氣氛,從而與他人建立友好的關係。這種有效的心理防禦機制,被稱為“幽默效應”。幽默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亞於陽光、水和空氣。

心理啟示:

在日常交際中,我們經常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尷尬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幽默是你最好的選擇。社交場上離不開幽默,它能使嚴肅緊張的氣氛變得輕鬆,能讓人感覺到你的溫和與善意,而且,能讓對方對你產生好感。總而言之,在交際中,誰具有了幽默的細胞,誰就能馳騁於社交場合,如魚得水,輕鬆自如。

幽默的談吐能夠展現出一個人高超的說話藝術和過人的機智,從而能有效增強語言的說服力。其實在很多場合,一句詼諧幽默的話不僅能讓我們和與自己有矛盾的人冰釋前嫌,也能讓輕視自己的人不再張狂。

恰到好處的幽默,能夠讓一個人變得聰明而不低俗,智慧而不張揚,還能“化險為夷”,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暈輪效應

以點概面,以偏概全

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一旦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也叫“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

暈輪效應除了與人們掌握對方的資訊太少有關外,主要還是個人主觀推斷的泛化,擴張和定勢的結果。它往往容易形成人的成見或偏見,產生不良的後果。故在人才選拔、任用和考評過程中應謹防這種傾向發生。

暈輪效應的特徵 :

遮掩性

有時我們抓住的事物的個別特徵並不反映事物的本質,可我們卻仍習慣予以個別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體,勢必牽強附會地誤推出其他特徵。隨意抓注某個或好或壞的特徵就斷言這個人或是完美無缺形,或是一無是處,都犯了片面性的錯誤。

表面性

暈輪效應往往產生於自己對某個人的瞭解還不深入,也就是還處於感、知覺的階段,因而容易受感、知覺的表面性、區域性性和知覺所帶來的選擇性影響,從而對於某人的認識僅僅專注於一些外在特徵上。

彌散性

對一個人的整體態度,還會連帶影響到跟這個人的具體特徵有關的事物上。成語中的“愛屋及烏”、“厭惡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暈輪效應彌散的體現。

啟示:

1。注意“投射傾向”

有些人總是從好的一面來解釋別人,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薩心腸;而有些人則總是從惡意來判斷他人的行為,即使是好事,他也會認為這是“別有用心”,這是因為他本人猜疑心重。這種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點附加給對方的現象,即“投射傾向”。人際反應傾向往往是不自覺的。

2。注意“第一印象”

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初次見面後所形成的直觀感覺在心理學上稱為第一印象。先入為主因而往往比較深刻。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後的資訊常常只扮演補充和解釋的角色,這就是產生暈輪效應的“溫床”了。

3。注意“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就是所謂類化作用,按照預想的型別將人分為不同種類,然後貼上標籤,按圖索驥。教師便想到“文質彬彬”,商人總和“唯利是圖”掛鉤等。刻板印象與暈輪效應是導致失真的一個“誤區”。

4。避免“以貌取人”

對外貌的理解:方方的下巴是意志堅強的標誌,寬大的前額是智慧的標誌,粗硬的頭髮表示倔強的性格,人胖表示心地善良,肥厚的嘴唇是憨厚朴實的標誌等,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但含有很大的偏見成份。

5。避免“迴圈證實”

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對他人的偏見,常會得到自動的“證實”。由於一方感情的偏失,導致對方的偏失,反過來又加強了一方偏失的程度。

當你看不慣某個人,對某個人懷有成見時,應當首先理智地檢討一下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是否受到暈輪效應影響,自覺走出暈輪效應的迷宮 。

[一見鍾情,窺一斑而見全豹,一葉知秋,由表及裡等]

責任分散效應

三個和尚沒水喝

當發生了某種緊急事件時,如果有其他人在場,那麼在場者所分擔的責任就會減小,意味著任何一個旁觀者提供幫助的可能性就減少了,即使他們採取反應,反應的時間也延長了。這種現象也叫“旁觀者效應”。

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因為前者獨立承擔責任,後者期望別人多承擔點兒責任。“責任分散”的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

原因解釋:

1。社會抑制作用(社會比較理論)

社會上每一個人對所發生的事情都有著一定的看法並採取相應的行動。但每當有其他人在場時,個體在行動前就比無人在場時更加小心的評估自己的行為,把自己準備做出的行為和他人進行比較,以防出現尷尬難堪的局面。比較結果當他人都不採取行動時,就會產生對個體利他行為的社會抑制作用。

2。社會影響結果(從眾心理)

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下,每個人都有一種模仿他人行為而行事的傾向,這種傾向在緊急情況下更加突出。也就是說,當在場的其他人無行動時,個人往往會遵從大家一致的表現,採取一種“不介入”的態度,這是由於周圍環境或團體的壓力產生的一種符合團體壓力而改變自己態度與行為的從眾社會心理現象。

3。多數人忽略

他人的在場和出現影響了個體對整體情境的認知、判斷和解釋,尤其是在緊急情況下對自己陌生情況進行判斷。人們既缺乏對行為措施的心理準備也缺乏對行為的資訊資料。因此每個人都試圖觀察在場每個人的行為資料以澄清事情的真實、自己的模糊認識。從他人行為動作中找自己行為的線索和依據。

3。責任擴散

在緊急情況下,當有他人在場時,個體不去救助受難者的(社會)代價會減少。見死不救產生的罪惡,罪惡感、羞恥感,責任會擴散到其他人身上,個體責任會相對減少。當有許多人在場時,就造成了責任擴散,即個體不清楚到底誰應該採取行動。 第二個解釋是對社會舉止失措的害怕。在任何緊急事態中,為了作出反應,就必須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來,去從事某種不尋常的、沒有預料到的、超出常規的行為。在單個人時,他可以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但由於其他人的在場,他會比較冷靜,觀察一下其他人的反應,以免舉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增減效應

先貶後褒則顯得客觀與有誠心

人們喜歡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不喜歡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這種心理現象被稱為“增減效應”,又稱“阿倫森效應”,是心理學家阿倫森透過實驗提出的一個人際交往的理論。阿倫森將參加實驗的人分為4組,然後讓他們用只褒獎、只貶低、先褒後貶、先貶後褒的方式分別評價某個人。經過幾十輪的實驗之後,發現被評價的人最反感的是先褒後貶,最喜歡的先貶後褒。

由此得出,人們更樂於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喜歡不斷增加,而不樂於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喜歡不斷減少的結論,這就是我們說的“增減效應”現象。隨著時間推移,“增減效應”已經延伸到育兒方面了:孩子樂於看到父母對自己的喜歡不斷增加,就比如父母的誇獎;而不樂於看到父母對自己的喜歡不斷減少。

如果只是褒揚或先褒後貶均顯得虛偽,而先貶後褒則顯得客觀與有誠心。

評價他人時可以先說對方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新到一個單位時,可以先給人平平凡凡的印象,然後再逐步施展自己的才華;銷售員稱貨給顧客時,切莫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拿出,而要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添入……

要點

在人際交往中,不能機械地照搬“增減效應”。因為我們在評價人時,所涉及的具體因素很多,僅靠褒與貶的順序變化不能說明一切問題。倘若我們評價人時不根據具體物件、內容、時機和環境都採取先貶後褒的方法,往往會弄巧成拙。

詹森效應

關鍵時候掉鏈子

有一名運動員叫丹·詹森 (Dan Jansen) ,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這主要是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人們藉此把那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鍋。表現:平時訓練和考試成績很好,到考核或大考的時候成績就砸鍋了。建議摒棄心中的非理性觀念,養成以平常心對待考試的良好習慣;加強綜合訓練,提高考試策略;學生需要加強對各種知識的整合理解和靈活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對綜合問題的策略;家長保持平常心,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或期望,家長和教師也要保持平常心態對待考試,不要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

啟示:

1、注重過程,淡化結果

詹森效應告訴我們,競技場上考驗的不僅是選手的實力,更是選手的心理素質。有些人之所以無法在正式比賽中發揮自己真實的水平,與他們對比賽結果過分重視有關,比如,他們總想著不能輸,輸了會怎樣,這樣無形中就給自己增加了壓力,甚至讓自己累得喘不過氣來。這樣自然難以發揮自己全部的實力。

如果懂得淡化結果,注重具體過程,不去多考慮結果如何,減少影響自己發揮出正常水平的不利因素,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於具體的解決問題或比賽過程中,就能較好地進入比賽狀態,這樣就能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靜與放鬆,較好地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

2。困難面前,堅信自己能行

首先,要相信自己,增強自信心。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才能在比賽場上或考場上沉著冷靜,使自己進入“角色”,發揮出正常水平。

其次,當緊張情緒出現時,要及時透過自我暗示喚起自己的自信,特別是遇到困難時,更要不斷提醒自己冷靜、細心、沉住氣。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也會暗示自己,不過他們喜歡用“別緊張”“別慌張”“千萬別出錯”等詞,這樣不但無法緩解緊張的心理,還會強化緊張的情緒。

3。不要給他人“製造”壓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實力雄厚,但在比賽時卻失誤不斷,表現糟糕,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素質不好。主要是得失心過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很大程度上與他人的期望有關。越出色,別人對他的期望就越高,他的心理壓力就越大,這樣總有一天會崩潰。

預防及應對:

要摒棄心中的不合理觀念

過強的壓力也容易引起焦慮,不利於正常水平的發揮。要避免詹森效應,教師和家長應首先以平常心對待考試,不要給學生太多壓力,並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注意校正學生不合理觀念,幫助他們培養以平常心對待考試的好習慣。其次,要淡化結果,注重過程。學生在考試時要將精力集中於解題過程,不要過多考慮考試結果。這樣不僅能提高答題的準確率,而且能使心情保持平靜與放鬆。最後,多用肯定的詞語來喚起積極情緒。特別是遇到困難時,要用“冷靜”、“沉住氣”等詞語暗示自己,進行深呼吸等放鬆調節,而少用否定性詞語警戒自己,如“別緊張”等。

證人的記憶效應

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說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有個人的觀點和意識。我們把這種心理現象稱為“證人的記憶效應”。證人的記憶效應告訴我們,證人的記憶並不完全可信,其往往都帶有傾向性,所以在對某件事做判斷的時候,不能只聽某個人的一面之詞。

注:侵刪!

標簽: 效應  自己  瓦倫達  無聲  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