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作者:由 青亭網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11-21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一直以來,大家都在圍繞著如何讓VR接近現實。首當其衝的就是關於顯示效果,包括提升螢幕清晰度,改變VR頭顯內部結構等;其次就是更多擬人化的支援,包括了眼球追蹤,手勢識別,體感背心,氣味模擬器,跑步模擬器等等,目的就是在VR獲得“真實化”的體驗。

提升“真實化”的體驗,當前主要集中突破的工作就是提升清晰度。因此,我們先來看看有哪些提升清晰度和觀感的技術。

提升顯示:提高解析度

提升螢幕解析度最為直接,我們知道螢幕的ppi直接代表著螢幕的細膩程度。此前谷歌和LG合作推出1443 ppi的VR專用螢幕為例,它的效果足夠驚豔。據青亭瞭解,這是一塊4。3英寸的OLED顯示屏,解析度為4800×3840,ppd接近40。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左:LG與谷歌合作1443 ppi螢幕實拍,右:常規538 ppi螢幕實拍

即便如此,根據公佈的訊息來看,人類視覺系統(HVS)視場角水平約160度、垂直約150度,ppd約60,這也意味著在VR環境中至少達到9600×9600解析度才有可能達到接近清晰的顯示效果。

當然,達到人眼的清晰度可能還難以實現,但最終目標就是無限接近人眼的清晰度。

提升顯示:改變VR顯示結構

除了提升螢幕的清晰度外,還有幾種技術也值得談一談。首先,是Oculus在今年F8大會上展示的Half Dome原型機。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Half Dome原型機

Half Dome頭顯特點是採用了變焦顯示系統,機身內建了一個機械結構,作用就是根據你眼鏡注視到的區域去移動頭顯內的顯示屏,以此來移動光學系統的焦點,代替模仿你的眼睛變焦的過程。

Half Dome變焦系統展示

這樣做的優勢是,可以實現更清晰的影象效果,即便是近距離的虛擬物體,例如手中的物體進行移動,總之保持較清晰的狀態。

其次,還有一個解決思路就是採用雙顯示屏的組合,Varjo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該公司旨在開發一款“人眼級”解析度的VR硬體。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Varjo Bionic雙屏VR頭顯原型機

考慮到當前可能沒有較好的適用於VR的超高ppi顯示屏,因此在自家Bionic VR原型機給每隻眼睛配備了兩個顯示屏:一塊1080×1200解析度的副顯示屏,一塊尺寸更小的1920×1080解析度的微顯示屏作為主螢幕。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左:Vive Pro,右:Varjo Bionic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由於眼睛自身特性是保持在中間區域,因此透過中間的高ppi微顯示屏提供更高的畫質,而眼睛的餘光區域則用解析度較低的副顯示屏填充,讓每塊螢幕物盡其用,而且還擁有更為清晰的觀看體驗。

模糊對VR來講同樣重要

前面講了很多提升VR清晰度和觀看體驗的案例,那麼今天我們為什麼又說模糊對VR來講同樣重要呢?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Tobii眼球追蹤演示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項技術:眼球追蹤。眼球追蹤技術對VR來說有以下幾個好處就是儘可能模模擬實世界中你的狀態,可應用在VR社交、遊戲、系統UI,其中更重要的功能就是注視點渲染以及相關的“動態模糊渲染”(這裡是我為了好理解自己起的詞,並非常說的由於重新整理率等導致的動態模糊,英文原詞為defocus effect,即散焦效應,也可理解為聚焦過程的反動作,非注視區域的虛化效果)。

也就是說,這裡指的“模糊”,指的是非焦點區域外的模糊。

注視點渲染就是著重渲染你眼睛注意區域,而非注視區域則進行次要渲染,以此來達到節省硬體計算資源的目的。

而動態模糊渲染,就是實時渲染讓非注視區域保持模糊狀態,其和注視點渲染是個相反的過程。

一直以來,動態模糊渲染都被忽視的一項特性,究其原因一是當前主要任務是提升VR清晰度,二是該特性帶來的改善並沒有提升ppi那麼直觀。

既然這樣一項不那麼直觀的特性還被拿來說呢?

接下來我用一個有關單反相機和手機攝影的案例來分析一下。我認為,人類總是在追求視覺上更舒適的場景,例如綠色背景讓人放鬆。對於一張照片或一段影片而言,焦點突出以及自然的背景模糊能夠更好的突出主體,從而更利於創作者表達自己的東西。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大小光圈效果展示,圖片來自網路

單反相機之所被很多人喜歡,那是因為它能夠拍攝出具備自然虛化的照片,而不是經過後期處理,這樣的照片看上去足夠自然,適合人像、風景等場景。通常來講,單反鏡頭的光圈越大,就能拍出虛化效果更好的照片。

而到了智慧手機時代,其受限於手機體積、感測器尺寸等物理因素,所拍攝的照片往往不能達到單反相機級別的虛化效果,即便照片很清晰。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vivo手機人像虛化效果展示

為了實現更好的虛化效果,手機廠商也會採用一些方法,包括所謂的“人像”模式,其中最有效的莫過於演算法,透過演算法去對照片進行模糊渲染,已達到更理想的視覺效果。當然,很多機器學習演算法並不理想,仔細觀看其模糊並不如物理大光圈效果真實,例如人像演算法並不能完美的呈現出人物邊緣,甚至錯誤識別等等。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iPhone Xs可調景深功能

甚至,蘋果今年新推出的iPhone Xs主打功能之一就是先拍照後對焦,其支援先拍照,然後再透過編輯進行模糊渲染,而且速度足夠快,效果理想。實際上,該功能和我們所講的VR中的動態模糊渲染原理相似。當然,這相功能對硬體依賴也很大,憑藉A12處理器強大的AI能力,該功能才得以實現,以至於iPhone X就不支援。

之所以人類喜歡帶有虛化效果的圖片和影片,那是因為人類的眼睛本身就具備這樣的特性,這樣做能夠儘可能接近真實。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今天Oculus公佈了一項名為“DeepFocus”的最新研究,這是一個能夠提供逼真視覺效果、眼神凝視效果,以及上面提到的支援偶然和實時性的動態模糊效果。

為什麼說:模糊對VR同樣重要?

DeepFocus動態模糊渲染演示

從過上圖來看,DeepFocus呈現的視覺效果足夠理想,其能夠很好的把眼睛的注視點進行清晰的渲染,而其它區域則進行模糊化渲染。

DeepFocus動態模糊渲染演示

DeepFocus出自Facebook Reality Labs(以下簡稱:FRL),其研發總監Douglas Lanman表示:這套系統是提供未來全天候使用VR的基礎,因為這是基於人類眼睛特性而言的,即便長時間觀看VR也會比較自然。

據悉,這套動態模糊渲染的開發過程並不順利,起初就是因為不夠自然,尤其是在VR遊戲中,這些都是經過遊戲引擎的,另外就是偶然性的模糊效果並不理想,速度不夠快,因此我們並不確定眼睛下一秒將會盯向何方。

DeepFocus深度資訊效果演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FRL決定透過給這套系統融入AI技術。據悉其中負責參與深度學習開發的研究員名為雷曉(音譯,Lei Xiao),應該是一名華裔,其博士階段研究包括了計算機攝影的機器學習技術。

最終,經過眾多開發人員的努力,打造出的DeepFocus具備效果逼真的模糊效果,並且適用於Oculus商店所有遊戲,無需應用開發者做任何修改。據悉,未來DeepFocus還支援多焦點和光場影象合成的能力。

當然,AI計算需要強大的算力,而當前DeepFocus系統演示是在一臺4塊GPU的計算機上執行,未來就是著手讓這套系統變得更易用,例如用一臺常規的遊戲PC就能驅動,已降低實現難度。

顯然,這套動態模糊渲染讓我們看到了未來VR該有的樣子,被看作是下一代VR頭顯的必備技術。

雖然本次的演示基於DeepFocus和Hals Dome頭顯,但是基於機器學習的動態模糊渲染技術和硬體無關。重要的是,Facebook已經開源了DeepFocus原始碼和訓練資料,所以一起感謝Facebook吧。

標簽: VR  渲染  模糊  DeepFocus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