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為什麼繁體字好像很少用兩點水?

作者:由 俳佪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19-07-11

首先,不妨先來瞭解一下「兩點水」代表甚麼。

漢字的兩點水「冫」代表的部首一般是「仌」。「仌」為「冰」的古本字,兩字讀音、含義相同;「仌」作偏旁時省作兩點水「冫」。注意:「仌」這一結構偶爾會出現在其它漢字中,但含義往往不是冰,如「俎」(其中的「仌」表示漢字「肉」的一部分)。

《說文解字·仌部》仌:凍也。象水凝之形。凡仌之屬皆從仌。《說文通訓定聲》:「仌,經史皆以冰為之。」

《康熙字典·人部·二》仌:《廣韻》筆陵切《集韻》悲凌切。 冰本字。《說文》象水凝之形。本作仌,旁省作冫。◎按《說文》仌自為部,今依正字通列人部。

此外,目前大陸的規範字形中「次」字的寫法包含兩點水,這其實是「二」的譌變。這一譌變也一倂影響到了其他包含「次」的漢字,如「資」、「瓷」。

《說文解字·欠部》次:不前,不精也。從欠二聲。

然後,再來說說問題本身。

題主的疑問應該源於這一現象:大陸規範漢字(卽簡體字)中的一些漢字相比港臺標準中對應的(部分)繁體字,基本衹是將三點水改為兩點水了而已,如「涼;涼」、「衝;沖」、「減;減」、「盜;盜」。

從字源上講,這些漢字均應以作三點水的版本為正字,作兩點水的版本為俗字。牠們的字理都與「冫」(卽「仌」)無關,而與「氵」(卽「水」)有關。書證省略~

而由於這些漢字往往都是較為常用的,所以題主便產生了這樣的印象。

標簽: 漢字  兩點  文解  含義  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