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為什麼說尊重孩子的秩序感,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作者:由 釋然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07-07

NO。30 為什麼說尊重孩子的秩序感,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孩子有規律的生活(有規律,包括每天起床看到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時間點做什麼樣的事、甚至平包括平常吃的蘋果都是吃完整的),會給來孩子帶來很大的安全感。這是因為人的恐懼來源於對情況的不明朗。

看不清前面要走的路就感到前面危機重重,這是人的共性。而孩子也不例外。

因為每一個孩子,但生下來都非常的弱小。天生有強烈的秩序感。這種秩序感,是孩子的安全感來源之一;是孩子對於事物做出準確分辨與判斷的基礎;也是孩子建立道德意識的奠基石。

前幾天早上發生一件讓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我們的孩子才兩歲多,送他去小區附近的幼兒園,前面是阿姨送她去的。我是因為找檔案被耽誤了,沒跟他們一起下樓。

我上班是路過幼兒園門口的,當我路過時,兒子就在幼兒園門口嚎啕大哭,阿姨和老師怎麼哄勸都不行。

這時阿姨告訴我。:“本來還好好的,剛下樓的時候園長看見我們,讓我們上他的車,把我們送到了幼兒園。佳佳一上車就開始哭了,他真不給面子,幼兒園園長是好心吶。”

我就告訴阿姨說“你把佳佳帶回去,再從我們家的門口從那走過來,他就會好了。”

園長和阿姨面面相覷看著我,不明白我話裡的意思。看著嚎啕大哭的佳佳,阿姨無計可施,只好按照我說的提議去重新走了一遍。

過了幾分鐘他們走回來了,看到佳佳破涕為笑平靜了下來。老師就悄悄地問我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後來我告訴園長佳佳這種情:以前也發生過,被我發現了,如果把他的生活秩序打亂了,他是肯定會哭鬧的。而從每一天所走的線路他都非常的明確。這是他認為正常的秩序。

而今天坐上園長的車,將他帶到幼兒園,打破往常秩序,他就會感到非常的難過,哭鬧就不足為怪了。

孩子在一歲之後對秩序的執著追求,是他內心追求安全感的表現。他們堅持每做一件事情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式或者自己的設計來完成。

如果大人們忽略了孩子的要求,沒有準確理解他的意圖,會導致認知事情過程的偏差,孩子會固執的要求重新來一遍。

孩子的秩序感來源於對環境的控制慾望,這種控制慾望的根源在於對未知的恐懼。生活有序,孩子感到安全。

當他原來遵守的這個劇秩序有所變動就會感到自己不能掌控,會產生焦慮和恐懼的情緒。

只有透過從原有的秩序來鞏固安全感。直到孩子把握了這個秩序的恆定,內化療守恆概念,在這個秩序範圍內所做的事情不會影響後果,確定的知道這個事情的發展結果。

在這個時期,如果父母不瞭解兒童的秩序敏感需求,誤認為“小孩被慣壞了”“他誠心找茬”從而批評和斥責,斥責孩子的情緒反應,破壞孩子的秩序感。阻撓孩子對標準和完美的追求,扼殺他們自律感的萌芽,將會導致孩子在遵守規則和發展道德方面出現障礙與問題。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理解並尊重兒童的秩序感,以此來培養孩子對自我的掌控感,非常的重要

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從什麼時候樹立比較合適呢?

一般來說,我們是在孩子一到三歲時樹立規則比較合適。它是兒童的秩序敏感期。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這個特殊要求,儘量滿足孩子對事物固定秩序完美無缺的追求。不強求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保護孩子的物權意識。

給孩子安排規律的生活,固定的時間吃飯、外出、洗漱、講故事、睡覺的規律生活給孩子安全感,有助於他們遵守規則。

當孩子對熟悉的生活規律被打破哭鬧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覺察孩子為什麼哭鬧,如果孩子不明原因的哭鬧,先平靜的陪伴他,並詢問孩子為什麼哭,傾聽他的理由,然後有針對性地協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孩子要求“重新來一遍”那麼我們不妨尊重他,花費幾分鐘時間按照他的設計重來一遍。否則可能我們會花更長的時間來平息他的不安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用擔心孩子會因此變得任性、小氣、浪費,不要把大人的想法硬強加給孩子。我們需要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這個階段,以便能好健康的成長。

謝謝大家點贊+關注+評論。

標簽: 孩子  秩序  佳佳  園長  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