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作者:由 天諾影像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1-11-02

膠片時代,照片很少,只記錄下人生的幾個瞬間,如今數碼相機盛行,人們能夠以極低的成本獲得大量照片,可以隨時上傳到網路上與人分享。就在這數碼當道的年代,依然有很多人,不顧一卷三十六幅的膠捲幾十元的高昂成本,與暗房裡費心勞神的沖洗過程,堅定地支援著膠片攝影,樂在其中。

在數字時代,膠片攝影的魅力何以歷久彌新?當紅膠片攝影師Joe Greer用他的作品和思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JOE GREER

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現居紐約布魯克林,專注膠片攝影,也擅用影片分享攝影背後的故事與經驗,累積過百萬觀眾。他所創造的影像世界,與世無爭,浸透情緒色彩。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 攝影師:Joe Greer / 機型:Leica M6

不完美的化學反應

徠卡:為什麼對膠片攝影情有獨鍾?

Greer: 數碼和膠片攝影都有自己的位置,但

膠片是與眾不同的,它是直接的,是物理性也是化學性的。

膠捲的化學性質讓它呈現出有機的、混亂的、獨特的美,

對我來說,那些不完美使它更加美好。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攝影師:Joe Greer / 機型:Leica M6

“慢速播放”的平行世界

徠卡:用徠卡進行膠片攝影,有什麼不同?

Greer: 它改變了一切。

用膠片攝影,你必須放慢速度、呼吸、睜開眼睛,看著世界從你身邊經過。我的徠卡M6教會了我放慢速度,教會我如何從容不迫,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生活

。它讓我以如此簡單和美麗的方式看到世界,我對此永遠心存感激。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 攝影師:Joe Greer / 機型:Leica M6

精選徠卡M系列相機

膠片攝影的靈魂與傳承

“徠卡一直堅守M系統,在相機數碼化的路上以新技術去適應M系統,而從未考慮過相反的思路。”——Peter Karbe(徠卡鏡頭研發部門總監)

精選徠卡M系列相機,或以無懈可擊的機械設計,助你開啟膠片攝影世界;或將膠片靈魂注入數碼機身,帶你從容跨越歷史與未來。

機械美學——徠卡M-A

徠卡M-A,徠卡公司在2014年9月,為慶祝徠卡M旁軸相機M3釋出60週年,專門推出的一款全新全手動純機械旁軸取景膠片相機,代表了最原始攝影形式的迴歸。

純粹之美

作為一臺純粹且輕巧的機械相機,以精準的機械工程設計,為攝影師開啟全新視界。

有兩種不同顏色的外觀,繼承了徠卡60多年的傳統設計,所釋放出的標誌性的快門聲,是由精密機械才能帶來的原始愉悅感。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它沒有顯示屏、測光表、電池,只有使徠卡百年的機械質量,且快門和光圈的資訊僅能從鏡頭與機身上得到,讓攝影師在拍攝時,只需專注於拍攝的主體上。

手握徠卡M-A拍照

一切將安靜下來,彷彿只能聽到所釋放出的美妙的快門聲,以及那一瞬間被定格的世界。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攝影:Luis Andrei Muñoz / 機型:徠卡M-A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攝影:Mark Mcquitty / 機型:徠卡M-A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攝影:JO Song / 機型:徠卡M-A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攝影:brian smith / 機型:徠卡M-A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攝影:Film Santa / 機型:徠卡M-A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攝影:beechnut1969 / 機型:徠卡M-A

數碼時代,為什麼有人痴迷膠片?

▲攝影:Hiromi Sobajima / 機型:徠卡M-A

裝上膠捲、過片、上弦,

調整光圈快門,對焦,然後咔嚓。

清脆的快門聲音響起,

便將眼前的美好凝固在膠片上。

關於膠片攝影你有怎樣的記憶?

膠片攝影作品的特質是什麼?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標簽: 膠片  攝影  機型  Greer  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