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微波遙感在遙感學界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作者:由 拎壺衝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1-07-27

微波可穿透雲層無視雨雪,這點比可見光近紅外強多了,雲的問題很麻煩,南方部分地區國情普查一直做不了就是因為常年雲霧繚繞根本沒影像。當然穿透性還有其他作用,比如在利用二次回波得到植被厚度等等。

白天晚上都能進行(主動遙感)使它在軍事上和災害偵查方面很重要。

差分干涉能夠檢測到毫米級的形變,檢測地震後的地形形變(文章當年上了nature)、城市沉降、鐵軌的穩定等等方面超級重要。

問題也很多,首先微波遙感是斜距投影(越遠比例尺越大),幾何上和可見光近紅外影像不匹配;然後是疊掩和陰影,雖然可以利用它提取高度資訊,但是看起來太醜了,解譯困難;還有就是角反射效應、虛假現象、多普勒頻移等等。這使得解譯它需要單獨培訓。

附贈一張微波遙感影像,當時覺得酷斃了。美國當年用微波探測尼羅河區域,右上方可清晰看到尼羅河古河道,原因自己琢磨一下吧,很有意思。

微波遙感在遙感學界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上面是可見光,下面是微波影象。古河道在右上方。

♪♪♪♪分割♪♪♪♪

(被推送了,解釋一下)

古河道會被探測出來,個人覺得是因為覆蓋在河道上的沙子是乾燥的,而古河道的河床是溼潤的。因為含水量越多地物的介電常數越大,反射能力越強。因此能穿透幹沙的微波遇到含水量較大的古河床就無法繼續穿透了,形成了反射回波,於是在影象上就顯現了

有不同理解的歡迎討論

這個只是我本科上課的一個簡單的總結,歡迎大牛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