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改變你的關注焦點,可能就改變了你的人生走向

作者:由 花開生涯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1-11-10

今天早晨跑步聽書的時候,聽到一個說法叫做“

改變你的關注焦點

聯絡到近年在工作實踐、在自身的經歷中看到和體驗到的很多事情,我對這句話很有共鳴——因為我發現,

我們的關注焦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人生走向。

01 關注願景而非障礙,才能跨越障礙

我幾年前的一個來詢者小Z,一位三十幾歲的姑娘,獨自一人在一個小城的體制內單位工作。她說她內心很嚮往改變,諮詢中我們也已探索出理想的方向和她希望實現的人生狀態——當年我們諮詢結束制定下來的行動方案,是等到她的腳傷養好之後就開始行動和努力。

但是,小Z一直沒有跨出改變的那一步;她說,是因為早年運動造成的腳傷一直沒有完全痊癒,這似乎成了她通往想要的未來的一個最大障礙。

半年前,她聯絡我說,單位內部出現一個機會,可以調到宣傳幹事崗位——這原本是她早期非常想去的一個崗位。我很是為她高興,然而,她卻猶豫徘徊是否要放棄,因為覺得自己健康狀態不好,心理上也沒有準備好,擔心“適應不了,也幹不好”。

結合以往她跟我討論別的事情的狀態,我發現,她的猶豫、她的每一次放棄,其實都源於同一個思維模式——她會設想種種消極的、負面的結果,然後因為對此的恐懼而妥協放棄。那些時候,她似乎會自動遮蔽心中曾有的願景,眼中看到的,只有橫旦在眼前的障礙。

事實上,如果改變我們的關注焦點,聚焦在自己想要的願景上——我們會生髮出更多的內心力量,然後就會發現,面前的障礙並非不可逾越。更何況,就像美國作家邁克爾·海亞特說的:

我們面對的大多數阻礙,都只存在於想象之中。

02 關注資源而非限制,才能擺脫限制

在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中,作者羅伯特。清崎對他的窮爸爸和好友的富爸爸的思維模式做了很多對比,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場景是——面對較為昂貴的東西時,窮爸爸說:“這我可買不起”;而富爸爸說:“我要怎麼才能買得起呢?”

兩句話的背後,反映著兩種思維模式:富爸爸關注的是如何創造資源以使自己負擔得起那個昂貴的東西,而窮爸爸關注的是自己的資源限制,因為這種限制而自動放棄了對那個東西的願望。結果就是,

關注資源的人可以利用或者創造資源達到自己的目標,而關注限制的人大多被困在了限制之中。

這樣的思維模式在財富以外的其它領域一樣普遍。舉個職場的例子:

面對老闆交代的有難度的任務,有的人會說“行,我想想辦法”,而有的人會說“這太難了”,甚至直接說“這不可能”——這不也是關注資源還是關注限制的區別麼?如果你是老闆,你更願意把好的機會給誰呢?

03 關注目標而非成因,才能成就未來

在生涯領域的幾年浸泡,我漸漸養成了覺察和反思的習慣。對於之前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或是一些負面的思維模式,難免會自我批判。直到後來的一次課程中,我發現,原來我關注的方向似乎出了問題。

那是在生涯規劃專家趙昂老師的生涯教育進階班課程中,有一個以小組為單位的團隊遊戲——小組成員需要步調一致扮演鬥獸棋,小組之間如同猜拳一樣決出勝負,輸了的小組淘汰,贏了的小組對決另一對競賽小組中的勝者。

遊戲結束分出勝負之後,老師會讓大家先進行組內討論,然後再讓各小組派代表分享。討論和分享的核心問題只有一個:

怎麼才能讓團隊贏?

學員分享的時候,一開始會陷入慣有的模式,一開口就總結哪裡做得不好所以輸了,言語間會透露出一些遺憾甚至是抱怨。老師在聽到這種論調之後, 會簡單有力地強調:就只用說“怎麼才能讓團隊贏”!漸漸地,幾次糾正之後,所有人的發言都聚焦到了如何能夠讓團隊贏得比賽的策略上。

“怎麼才能讓團隊贏”,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把大家的思維從關注在過去的失敗原因,調整到了

更多地關注在未來如何做得更好的角度

。而在這樣一個轉換的過程當中,現場的氣氛也發生了一個微妙的變化,人們的能量狀態很快從消極低落轉向了積極高昂。

正是在觀摩了那個過程之後,我發現,面對過去,似乎我們總喜歡關注是什麼原因導致做得不好,卻忘記

我們最終的目標應該是讓未來變得更好

自那之後,每每進行某事的回顧與反思,我很少再去糾結於不好的原因,取而代之的是,我總會自問:我未來的目標是什麼?我要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如此轉移了關注的焦點之後,我發現內心少了曾經時常出現的自責與內耗,多了更多的能量與篤定。

結語

在《思維的囚徒》一書中,有一個原則說到:

對每一個問題,總有三個以上的不同觀察視角。

這些不同的觀察視角,可能就取決於我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的關注焦點,背後可能就是不同的人生走向。

那麼,未來的你,是要關注障礙、限制、成因,還是要關注願景、資源、目標呢?

2021的年末漸行漸近,也意味著2022的新年即將來臨——

歡迎來與我連結,我們一起做出新的改變!

標簽: 關注  小組  思維  窮爸爸  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