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葩—潮汕民居建築

作者:由 潮城小事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1-08-05

民居最能體現飛區的特色和時代特點,對旅遊者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傳統潮汕民居的基本建造單元有“下山虎”、“四點金”和“駟馬拖車”幾種形式。

下山虎也叫“跑獅”,是潮汕地區最常見的傳統民居建築形式,也是其它民居建築形式的基礎。它採用中軸線佈局,只有一廳兩房。進門是天井,天井直接進去是中廳,中廳的兩側各有一間大房,天井的兩側又有俗稱“伸手”的小房和大房相接。整個結構的平面近似於北方民居中的三合院。下山虎還有一些更簡單的結構,例如“單跑獅”。這種結構就是將大門側開,佔去一邊廂房的位置,只剩下一邊的廂房。如果再簡單一些的,就是把廳房改為廊屋。

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葩—潮汕民居建築

下山虎的屋頂是硬山頂,也就是後高前低。這樣的設計既通風又便於洩水,是為了適應潮汕地區炎熱多雨的氣候。比較有錢的人家還會用彩畫等具有濃厚潮汕特色的工藝裝飾院門,這也就更充分體現潮汕地區民居獨有的特色。

四點金也是傳統的潮汕民居基本建造單元之—。它採用“井”字形格局,中心對稱,由相向的兩個一廳二房構成。四點金一進門就是一個廳,俗稱“門廳”,門廳的兩側各有一間房,叫做“下房”。建築的後半部分就和下山虎基本相同,只是天井兩旁的小房改成廊屋,把上下廳和房連線起來。整個平面近似於北方的四合院,讓人感到穩定、安靜。

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葩—潮汕民居建築

四點金的院門,通常建成門樓的樣子,在門肚、圍牆上面和屋角都畫上彩畫,門樓的頂端和屋脊還用潮汕地區特有的嵌瓷工藝作為裝飾。這樣華美豔麗的門面,具體地體現出了潮汕地區人們的文化取向。

駟馬拖車是一種大型的民居宅院。它的整個格局可以看做是兩座四點金的合併和擴充。中軸是—座三進的大廳堂:走進正門是門廳,廳的兩側各有一間下房,下房比較小,所以叫“庫房”。門廳下面是天井,天井進去又是一個廳,叫“前廳”,前廳兩側各有一間大房,這就是第二進了。天井兩邊的廂房將它們連起來。前廳一側有門通到第三進,第三進的廳房結構和第二進的一樣。前廳和後廳都是三開間,又寬敞又明亮。駟馬拖車的屋頂是穿鬥式樑架的硬山頂結構,地平面前低後高,後廳高於前廳,前廳又高於門廳。這種三進的大廳堂,也就是方誌上面所說的‘家廟’。駟馬拖車的構造有兩種型別。其中一種是在家廟兩側各建有一排或兩排的房子,叫做“排屋’,宅院最後還有橫連排屋的“後包”房;另一種型別的駟馬拖車則是在家廟的兩邊各建有兩座四點金,外面再建火巷排屋圍起來。

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葩—潮汕民居建築

一般來說,駟馬拖車的正門前面會留一塊地作為廣場,廣場的兩邊有大門,叫做“龍虎門。廣場前面還挖有池塘,叫做“兜池”。更大型的駟馬拖車,家廟後邊還建有成片的下山虎或四點金,不過這一般就已經算是—個頗具規模的聚落了。

駟馬拖車宅院多為蘸富或顯宦的人家所建造的。前廳用來接待客人,後廳用於供辜祖宗的牌位,是祭祖的場所。內眷一般住在後院,前院的房間是作為客房用的,排屋則作為族人、傭工的住所。後包比較幽靜,一般做書齋用。門前的廣場可供客人安頓車馬。整座宅院的結構都很講究,嚴格區分尊卑上下、男女內外,又注重崇敬祖宗,力求閣族和睦。反映了潮汕地區的正統文化觀念。

標簽: 駟馬  民居  拖車  潮汕地區  前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