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

大豆分離蛋白在肉製品中的應用及使用方法

作者:由 食品研發與生產 發表于 寵物時間:2021-12-09

大豆是我國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它不僅可以用來提取食用油,而且其富含的大豆蛋白是一種重要的植物蛋白來源。食品加工領域常用的大豆蛋白種類有很多,比如大豆分離蛋白、大豆濃縮蛋白以及大豆組織蛋白等。其中大豆分離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是一種以脫脂豆粕為原料,在低溫條件下生產的全價蛋白,蛋白質含量高達 90%以上,SPI 具有不含膽固醇、營養豐富、價格低廉易獲得、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的特點,可作為

動物蛋白

替代品應用至食品工業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國外大豆分離蛋白生產工藝、技術發展很快,由萃取方法、到改性方法,已形成多系列的配方技術。按照產品的應用領域、產品效能不同,其萃取方式、改性方法均不同。由此生產出的產品廣泛適於肉類、乳品類、輕化工類等領域的不同需求,真正體現大豆蛋白的高營養、高附加值特性。

大豆分離蛋白在肉製品中的應用及使用方法

然而天然的 SPI 難以滿足食品工業生產的要求,SPI 在某些極端條件下容易變性,變性後的蛋白質會進一步形成水不溶的聚集體甚至沉澱,從而導致

溶解性

變差。

SPI 可以與肉中的肌原纖維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形成混合凝膠,研究表明天然的 SPI 與肉製品混合會使成品凝膠性下降,這是因為在肉製品生產中,中心溫度在 70 ℃左右,7S 和11S 蛋白作為 SPI 中兩種最重要的蛋白在此溫度下還未變性,而此時 MP 已經到達變性溫度,凝膠開始生成,凝膠形成過程中需要不斷吸收水分,導致複合凝膠不僅結構疏鬆而且彈性不好,限制了 SPI 改善 MP凝膠質構相關性質的能力。對 SPI 進行改性處理,可以改善其功能性質,擴大其在肉製品生產加工中的應用範圍。

01、改性大豆分離蛋白在肉製品加工中的主要功能特性[1]

MP 是肉製品生產加工中發揮主要功能的一種鹽溶性蛋白質,可以賦予肉製品許多理想的理化特性。在食品工業生產中,SPI 不僅可以作為非功能性的填充物加入到肉製品中,也可利用其功能,作為一種新增劑和肌原纖維蛋白混合從而改善肉製品品質。

一、持水性

持水性是檢測肉製品在生產加工中品質的重要指標,因蛋白的三維網路結構可以鎖住肌肉組織中的水分,且 SPI 肽鏈上的極性基團的親水性可以在製作肉製品過程中儲存肉的汁液,提高了肉製品的質量和生產率。

馬宇翔

等將 SPI 與鹽溶肌肉蛋白製成混合凝膠,SPI 高溫處理後,複合凝膠的

超微結構

變得粗糙但持水性顯著提高。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可以研究混合蛋白的水分分佈,添加了改性 SPI 和卡拉膠後的肉糜凝膠的水分損失率下降,提高了混合凝膠的持水性。

二、乳化性

乳化性及乳化穩定性是指水和油混合形成乳狀液的能力,也是評價肉製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SPI新增到肉製品中,可以防止肉糜製品中油脂的滲出,改善產品的組織結構,從而提高肉製品的乳化性。在加工肉製品中,改性後的 SPI 乳化效果可以得到增強,氮溶解指數(nitrogen soluble index,NSI) 決定其乳化性,當 NSI 為 80%時,有利於 SPI 在肉製品中乳化效果的改善。

何進武等將天然 SPI 和糖基化 SPI 新增到鯉魚肌原纖維蛋白中,糖基化後的 SPI 處理與天然 SPI相比,明顯提高了混合蛋白的乳化性。

江連洲等人研究了經過超聲處理後的 SPI 與豬肉 MP 混合後的乳化性變化,經過 400 W、20 min 處理後的複合體系乳化活性和乳化穩定性最好。

梁婧

等研究了改性 SPI 與肌原纖維蛋白共混體系乳化性變化,結果顯示熱改性可以提高乳化活性,鹼改性效果次之,但超聲波和輻照改性效果不明顯。經過 95 ℃高溫改性處理後的 SPI,可以顯著提高複合體系的乳化性。

大豆分離蛋白在肉製品中的應用及使用方法

三、凝膠性

在高壓或高溫環境中,肌原纖維蛋白分子先變性,然後再聚整合網路結構,水、脂肪被包裹起來,這就是凝膠形成的過程。在肌原纖維蛋白凝膠過程,交聯混雜的蛋白質只能形成不具有彈性的蛋白質顆粒,只有蛋白有序地連線,形成的凝膠才能具有彈性。

豬肉宰殺後,過度的空氣氧化會增大凝膠的孔隙,導致凝膠強度降低,豬肉持水性也會降低。SPI 受熱可以形成凝膠,所以常常在肉製品中加入 SPI 從而改善肉製品的凝膠性。

Feng 等將經過 90 ℃高溫處理後的 SPI 新增到肌原纖維蛋白中,結果顯示 SPI 經過改性可以提高疏水作用力,與肌原纖維蛋白混合後,能夠顯著增強混合蛋白凝膠的彈性和硬度,未改性 SPI 則會使凝膠強度降低。

孟林研究了高壓對 SPI 和

氯化鉀

結合對低鈉豬肉糜理化性質的影響,隨著壓力水平的增加,豬肉糜的硬度彈性以及蒸煮損失率顯著增高,在 200 MPa達到最高,200 MPa 可以改善低鈉豬肉糜製品的品質。

Jiang 等用 pH12 和 pH1。5 這種極端 pH 值環境處理 SPI 和肌原纖維蛋白混合凝膠,發現其硬度與添加了轉谷氨醯胺酶的凝膠硬度相似,明顯高於熱處理的混合凝膠。

王博等將糖基化後的 SPI 與肌原纖維蛋白不同比例復配,結果表明,經過糖基化後的混合蛋白凝膠硬度和彈性都顯著高於天然 SPI 混合蛋白,微觀結構也要更加均勻緻密,但白度值下降。

王玲娣用高溫和轉谷氨醯胺酶處理 SPI 然後與MP 製備混合蛋白凝膠,結果表明,轉谷氨醯胺酶可以促進 SPI 和 MP 的交聯,形成

聚合物

,有利於改善混合凝膠的彈性。

張明成

研究了酶水解以及酶交聯這兩種方式共同處理 SPI,使其加入到肉糜中,結果表明先經過

木瓜蛋白酶

水解後再使用轉谷氨醯胺酶交聯的肉糜具有均勻的組織狀態,加熱後能形成緻密的凝膠網路,產品的硬度、回覆性和咀嚼性都明顯增加。

02、改性大豆分離蛋白在肉製品中的應用

改性SPI 應用於肉類製品中,可以增加風味、防止肉汁分離、改善肉製品的品質以及延長貨架期等。

一、塊肉製品

塊肉製品通常指大塊或整塊的肉製品,但是其完整性在加工中容易受到破壞,透過新增改性 SPI,可以減少脫水收縮,改善組織特性,提高產品質量。使用改性 SPI 不僅可以因其優良的持水性和凝膠性保持塊肉製品的外觀和水分,還能利用其天然的抗氧化性作為塗層材料,延緩肉製品的氧化,延長食品的貨架期的同時保持塊肉製品的感官品質。

二、碎肉製品

肉餅、肉丸以及魚糜製品等都屬於碎肉製品,瘦肉與肥肉結合形成具有穩定性質的肉糜是決定其生產品質的關鍵。SPI 因為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油性,可以將瘦肉和肥肉結合起來,提高營養價值和產品得率。

周陽

等在魚丸製作過程中添加了蛋清粉和大豆分離蛋白粉,SPI 可以顯著增強魚丸凝膠強度及改善魚丸品質。Li 等研究了大豆分離蛋白經高壓處理後豬肉糜的色澤、乳化穩定性及流變性等變化,結果顯示高壓處理後的 SPI 可以改善豬肉糜的乳化特性。

三、乳化肉製品

乳化類肉製品主要指香腸、火腿等,SPI 可以和肉中的鹽溶性蛋白特別是肌原纖維蛋白形成穩定的乳化體系。SPI 優良的乳化性質可以防止肉糜中脂肪聚集造成的油脂滲出,提高肉製品的保油性,賦予乳化香腸等產品優質的口感風味。Paglarini 等用經過超聲改性後的 SPI、

卡拉膠

以及菊糖為原料製備法蘭克福腸,結果顯示改性後的 SPI 能夠減少動物脂肪攝入並提升產品的口感。

四、仿肉製品

SPI 因為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凝膠性常常作為一種替代動物蛋白的原料。SPI 透過擠壓等過程,在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會發生複雜的變化,從而可以模仿天然肉的口感及風味。因其營養價值高且風味獨特,深受素食主義者喜愛。莫重文研究了利用分子重組技術使大豆蛋白質構化,結果顯示蛋白能夠具有瘦肉狀的纖維組織結構,製成的仿肉食品口感好,貨架期長達 6 個月以上。

大豆分離蛋白在肉製品中的應用及使用方法

03、大豆分離蛋白的使用方法

大豆分離蛋白在各種組合使用方法中,已被大多數廠家廣泛接受,尤其是斬拌機法最受歡迎,主要原因是其功能多,且製造過程較具伸縮性。今就其應用,比較以下幾種應用方法的優缺點。

一、覆水法

先將大豆分離蛋白同4~5倍的冰水放入斬拌機內用高速斬拌1~2min,然後,再加入瘦肉、冰水、多聚磷酸鹽和食鹽,以高速斬拌2min,以抽取鹽溶性肉蛋白,此時溫度剛好控制在2~4℃ ,因為在此溫度下是鹽溶性蛋白抽取之最適當溫度,鹽溶性蛋白抽取後,再加入肥膘和冰水,繼續斬拌2min,此時溫度應在6~8℃ 左右,這是最普遍的方法。

二、凝膠法

先將大豆分離蛋白用4倍水,用斬拌機高速乳化後待用,再視其需要量和瘦肉一同加入斬拌,其他步驟和上述覆水法相同,另外凝膠法可儲藏在冷藏庫備用,雖然分離蛋白在冷藏室可存放2~3d,但是,容易產生酸敗和容易滋長細菌,建議儘快用完。

三、注射法

不超過6 cm 的小型塊肉可以將大豆分離蛋白使用滾揉的方法新增,而對於一些質量較大的肉製品可以採用注射的方式,將改性 SPI 溶於鹽水中,再將溶液注射到肉塊中,醃製液就可以均勻地在肉塊中分散,縮短醃製時間的同時提高產品得率。

四、乳化油法

利用分離蛋白生產

乳化油

之原料,可以利用雞皮、肥膘、牛油、

大豆油

和豬皮等作原料。製造乳化油之方法,最主要是用斬拌機將分離蛋白覆水後再加入油,繼續斬拌成乳化油後再備用。在乳化產品生產過程中,乳化油在鹽溶性肉蛋白被抽取後加入,較凝膠法複雜些,但是乳化油加工及新增適當,不僅可以降低產品成本,還可增加產品香度和柔韌性。

五、幹加法

此法使用方法簡單,先將分離蛋白加入瘦肉裡,稍做斬拌,再加4倍水,斬拌1~2min 再加入多聚磷酸鹽、冰水和食鹽,繼續斬拌2min,其步驟與上相同。但也有直接將分離蛋白與澱粉等幹物質最後加入斬拌的方法。此法固然便捷,但因大豆分離蛋白未能完全覆水,功能也未能完全發揮,所做產品在配方相同條件下會較軟,吸水性和保油性都會較差,因此不建議採用此法。又例如:將分離大豆蛋白和瘦肉一起加,但沒有覆水,此效果既不能將大豆分離蛋白有適當覆水,又影響鹽溶性蛋白的抽取,所製造產品會更軟。因此,覆水和新增步驟也影響最終產品的品質。

由於分離蛋白本身效能的影響,遇鹽會發生一定的可逆反應,減弱其乳化特性、保油性、持水性的效能。故不論使用何種方法來生產乳化肉製品,要使大豆分離蛋白能發揮最大的功能性,必須將大豆分離蛋白完全覆水。

引用資料:

[1] 耿亞鑫,陳金玉,

張坤生

,等。 改性大豆分離蛋白在肉製品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21,42(18):159- 165。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內容採取行動,因此導致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請聯絡我處理或支付稿酬。

標簽: SPI  蛋白  肉製品  凝膠  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