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

談談你對鄭板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理解

作者:由 桃子味的cattle 發表于 寵物時間:2022-06-28

談談你對鄭板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理解

鄭板橋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建議回顧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第十三章“宋元書畫美學”

與以下幾個命題聯絡起來,可以充分論證觀點

1。 郭熙《林泉高致》“身繼山川而取之” —— 眼中之竹

2。 蘇軾“成竹在胸”—— 胸中之竹

3。 蘇軾的“身與竹化”—— 手中之竹

4。 莊子“庖丁解牛”、“心齋坐忘”—— 手中之竹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第十三章“宋元書畫美學”中:

1. 郭熙《林泉高致》

關於“林泉之心”即審美心胸的命題,可追溯到老子、莊子的審美心胸。

審美心胸:

老子“滌除玄鑑” = 管子“虛一而靜” = 荀子“虛壹而靜” = 莊子“心齋坐完” = 宗炳“澄懷味象”= 郭熙“林泉之心”以及

對山水畫家創造的審美意象應達到的要求

,也就是,“身繼山川而取之”的命題 ,與鄭板橋“眼中之竹”相似。

2. 蘇軾“成竹在胸”、“身與竹化”的命題,

是郭熙“身繼山川而取之”命題的補充。這也是唐代張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命題的延續與發展。

3. 莊子的“心齋坐忘”可以看作是審美心胸真正的發現,

某種意義上是審美主體的發現,因此可以說,在中國古典美學中關於勝美行兇的理論就是莊子建立的。

而莊子“庖丁解牛”

表達了一種審美的境界,可以與“工匠精神”聯絡在一起。

鄭板橋的這三個詞非常形象、恰當地描述了藝術創作所經歷的三個階段:

1)“眼中之竹”——藝術體驗

“眼中之竹”指藝術家進行藝術體驗的過程。這是創造主體在長期積澱的審美經驗的基礎上,充分調動情感、想象、聯想等心理要素,對特定的審美物件進行審視、體味和理解。

2)“胸中之竹”——藝術構思

“胸中之竹”指藝術家進行藝術構思的過程。藝術家在藝術體驗和藝術發現的基礎上,以特定的創造動機為引導,以各種心理活動和藝術表現方式為中介,使得藝術意象得以創造和成熟。透過藝術整合、變形、移情從而凝結藝術意蘊,將主體的審美情感、審美認識與把握到的客觀審美物象融合,並以一定的藝術表現方式和語言為媒介,形成存在於主體觀念中的藝術意象。

3)“手中之竹”——藝術表現

“手中之竹”指藝術家進行藝術表現的過程。藝術家將自己的藝術構思中已經基本形成的藝術意象轉化為藝術符號,並以物化形態使之得以顯現,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情境或形象體系。然後在藝術意象物化與表現之後,將藝術內涵進一步深化,主體在物化過程中呈現出鮮明的審美傾向,不斷進行藝術語言的錘鍊,提升藝術意蘊,最後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成於文字。

更多藝術設計/設計類理論知識,請關注【桃星知識】公眾號

標簽: 之竹  藝術  審美  莊子  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