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淺談國畫如何用墨攻略

作者:由 筆尖的藝術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1-02-17

水墨畫怎樣調墨的濃淡乾溼

筆墨技法是學好國畫的必備利器。筆是繪畫的工具,墨是繪畫的材料,用筆與用墨,相為表裡,二者互為依存,相得益彰。故有“書畫同源″之說。書畫的神韻出於墨法,學國畫如何用墨,是本文詳述的重點,其用墨技法介紹如下,僅供大家參考。

淺談國畫如何用墨攻略

李苦禪善於用墨

筆和墨實際上是分不開的,一談到用筆,就涉及到墨,尤其是乾溼濃淡的問題,幹筆就是幹墨,溼筆就是溼墨,濃淡也是如此。筆法中的渲染斡刷等,都是在以筆塗墨的過程中進行的:反過來蘸、破、積、潑等墨法,也要靠筆來完成。同時,墨和水也是分不開的,墨的幹、溼、濃、淡,都由水分的比例來決定,沒有水,就談不到墨,所以說,墨法也就是水法。而這種水分的作用和效果,又要靠中國畫特用的宣紙滲化性質來發揮。

墨在中國畫中居於重要地位,傳統上認為“墨即是色”,就是說墨可以表現一切複雜的顏色,把水墨畫當成個 獨立自主畫種。

在彩繪中,也常把墨作為統帥顏料的主色,可以說,沒有墨很難突現中國畫的特點。前人對於墨有“墨分五色”之說。所謂“五墨”,就是幹、黑、濃,淡、清。用這些不同的水墨色彩,來體現物象的色階和色調,藉以表達物象的陰陽,明暗、凸凹、遠近,以及燥潤、滑澀等立體感空間感和質量感。

淺談國畫如何用墨攻略

墨色內涵

此外對墨還有“六彩“之說,即黑白、濃淡、乾溼。其實當中的所謂“白”, 並不是由墨塗出的,而是指畫面上的白紙,因墨色對比產生的色彩感覺。嚴格的說,“五墨”中的“黑”,也只是墨色最濃的表現,應歸入濃淡的範圍。故墨色雖然千變萬化,總的來看,不過幹、溼、濃、淡四個方面而已。濃淡,是因水墨混合的比例不同而區分:乾溼,則由筆端含水量的多少所決定。用墨不管濃淡,都有乾溼不同:用筆不管幹溼,都有濃淡差別。可見操縱筆墨,關鍵在於用水,首先要善於以水調墨,同時還要善於控制筆端的水分,二者不可偏廢。

淺談國畫如何用墨攻略

濃墨易,淡墨難

繪畫用墨,一般都是濃研淡用, 作畫前,先把墨磨得很濃。作畫過程中,再根據物象各部的表現需要酌加清水,調配成不同的濃淡應用。

硯中磨得最濃的墨,含水量很少,叫做“焦墨”,也稱“燥墨“。墨色烏黑髮亮,在畫面上非常突出,常用於表現物象的某些區域性,如翎毛的點睛,花木的枯枝等。

在焦墨中,酌加少量清水,墨色濃重飽滿,蒼鬱沉實,稱為“黑墨”。用以點苔,勾畫蒂蕊、葉脈、鳥翎、樹枝等。

淺談國畫如何用墨攻略

濃淡適宜,燥潤相間

焦墨和黑墨。因色調重濁,多在濃淡墨畫完後,最後加在上面,使畫面形象醒豁、層次分明、以資提神。在黑墨中繼續調入清水,則墨色的強度漸漸減弱,出現了灰色傾向,在這個範圍裡,叫做“濃墨‘。水分不斷增加,墨色就由黑轉為深灰,進而為淺灰。這些色調,統稱為“淡墨”,或“明墨”。

如水分大大超過墨的比重。灰色已在似有似無之間,稱為“輕墨“、“微墨”或“清墨”。這些濃淡,都是相對而言,在繪畫上的“五墨”,並不是機械的色階數目或界限,而是根據表現物象的實際需要機動靈活調配使用的。

淺談國畫如何用墨攻略

齊白石 畫蝦用墨精品

豐富多彩的濃淡墨,是墨法的基礎,濃墨一般用來表現色調濃重、陰凹和較近的景物,象花木的重點枝葉、翎毛頭背、石坡樹木的皴裂等。淡墨般用 來表現色調輕柔、明凸和較遠的景物,象花瓣、襯葉、翎毛的胸腹、石坡樹木的向光面等。

那些輕清的微墨,則多用於繁花密蕊的背景處,隱隱約約,若即若離,以增加層次,開闊境界,體現花木層雜的空間感,舒發耐人尋味的餘韻。這些濃墨和淡墨,雖然各有其特點和用途,但在實際應用中,則同屬於整個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孤立和分割,也不能使用過度或不及。

淺談國畫如何用墨攻略

如畫面濃墨過多,就會重濁呆滯:淡墨過多,又會浮薄怯弱。它們之間互相聯絡、互相制約、互相生髮、互相對比,就象音樂中千變萬化高低、長短、強弱、斷續不同的音符,統-於主旋律一樣,匯成一曲“水暈墨章”的交響樂,創造出餘音繞樑的藝術效果。

要想學好國畫,用墨技法是關鍵,只有造型準確,墨色精彩,才能玩味於藝術之中。

標簽: 濃淡  墨色  用墨  濃墨  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