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是芳華還是無奈

作者:由 會呼吸的痛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8-08-24

何多苓住宅

之前看過嚴歌苓的《第九個寡婦》和《小姨多鶴》,因為喜歡和對胃口,兩本書都看了至少兩遍,而且以後還會重新再讀。

小姨多鶴被拍成了電視劇,我只瞄過兩眼,並沒有去看,因為太過喜歡原著,喜歡書中的人物,就很難再去喜歡劇中的角色,小環的潑辣和大度、多鶴的沉默和乾淨、張儉對兩個女人的感情以及在特殊時代背景下三人以及他們家庭的走向……,還是以後再讀一次吧,再回味下去今天就又要走題了(捂臉)。

還是再要插一段:第九個寡婦是多年以前看娛樂新聞,趙薇讀研的時候在教室有一次被媒體拍到在讀一本書,就是《第九個寡婦》,我是因此開始讀嚴歌苓的書,從這本書裡認識了王葡萄,這個書中的女主角,看一遍能讓我回味好多天,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除了善良,在該“壞”該“絕情”的時候也絕對不含糊,在那個時代,好人是混不下去的,其實,王葡萄是最有情有義的一個人。《一個女人的史詩》也是嚴歌苓的作品,但是我沒有看過書,只隱約記得看過趙薇演過同名電視劇,已經沒印象了,所以剛剛又去查證過,趙薇和劉燁演的,我確實看過,但是你瞧,看過的書印象之深刻,對比看過的電視劇卻已經忘了。

《芳華》是先看的電影,雖然煩馮小剛,但是客觀地說,這部電影拍的我也比較喜歡,嚴歌苓的小說背景基本上都是那個特殊的時代,她本人經歷過的。因為時代特殊,所以作品都有一種壓抑的基調,不會有視覺感官上的大刺激,卻又是壓抑而且震撼。當然相對於原著來說,電影所能傳達的內容很有限,所以我這幾天在看書,還沒有看完,也決定等讀完書再重溫一遍電影,很難得我能在喜歡原著的同時不排斥影視劇。

這本書不同於我之前看過的嚴歌苓的兩部作品,《芳華》是以第一人稱寫的,電影中的蕭穗子就是書中的“我”,蕭穗子(我)、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電影中的何小萍,這名字改得,呃……)、劉峰,每個人的人生被分成了兩段:文工團前和文工團後,我寧願相信每個人包括何小曼在文工團都度過了一段還算是愉快的時間,相比後面每個人的人生,文工團的經歷就像是每個人的童年時光,但是書中的兩個重要人物:林峰和何小曼的人生變故也都發生在文工團。何小曼六歲失去了父親,很快也因為母親的再嫁失去了母愛,雖然母親再嫁的時候也帶上了她這個“拖油瓶”。在這種渴望被愛和重視的環境中長大,在文工團同樣沒有得到尊重,一個估計連自己都放棄自己的時候,卻因為時代的需要被“包裝”成一個備受矚目的英雄,何小曼招架不住,於是瘋了。林峰,每個曾經或多或少受到這個活雷鋒好處的人,在觸控事件後都適當地給了他一腳,這是時代的諷刺,我也認同嚴歌苓的分析,人其實都有陰暗的一面,怕自己成為笑話又等著看別人笑話,等大家公認的老好人站不穩了,誰都會去推一把,因為大家都推了,心裡也沒了愧疚,反正即使我不推,別人也會把他推下去的……,這不是大作家的原話,我胡謅的(再次捂臉)。林峰後面的遭遇更讓人唏噓,中越戰爭中失去一條胳膊,後來娶妻生女,媳婦跟人跑了,女兒留給奶奶,他一個人在深圳在北京討生活,跟妓女同居又分開……,後面我還沒有看完。郝淑雯出身好,嫁得也“好”,不過婚姻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體會了,後來也離婚了。林丁丁,不能去假如她嫁給劉峰會是什麼結果,她連讓她左右為難的攝影師和內科醫生都沒有嫁,更何況是劉峰,我也不覺得嫁給劉峰就一定會幸福,劉峰是好人沒錯,但是好人跟婚姻是兩碼事。離開文工團後林丁丁如願以償嫁給了首長的兒子,在大家庭裡得不到尊重,離婚了,再如願以償嫁到國外,又離婚了,這次的理由是吃雞翅吃吐了,這是看芳華的過程中唯一讓我笑出來的地方。

蕭穗子、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劉峰,他們有什麼共同點呢,除了都在文工團呆過之外?還有就是他們都經歷了至少一段的失敗婚姻。林丁丁離過兩次,劉峰離過一次,但是跟妓女同居又分開也算吧。何小曼,是沒離過,可是丈夫犧牲了,也算是一次失敗吧。

雖然都是特殊的時代背景、壓抑的基調,可是芳華整本書都讓人感覺壓抑到不能呼吸,不像我之前讀過的第九個寡婦和小姨多鶴,雖然也壓抑,但更是痛快淋漓,值得一再回味。芳華讀完,我會感覺想要休息,從這幾位主角的人生中解脫出來,人生和婚姻,沒有誰是容易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覺得芳華沒有那兩本書寫得好,導致我認為,嚴歌苓更擅長於用第三人稱來寫。

芳華一剎那,無奈卻是平常。

她的書,我都會一一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