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關於《長尾理論》的總結和思考

作者:由 Cody Lee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8-05-15

Chris Anderson在長尾理論中提出了未來商業不應該僅僅關注的“暢銷商品”,由“冷門商品”組成長尾也是有巨大的商業價值。這種變化的出現基於一個固有特徵和三個技術變化。

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是固有的前提,其基礎是環境的多樣化,文化的多樣化和基因的多樣化。容易理解,不多解釋。

技術帶來的三個變化分別是,庫存成本低、生產成本低和資訊匹配高效。

1。 庫存成本低:網際網路的誕生是很多商品從原子變成了位元,庫存成本幾乎為零;而更高效的物流體系,也使倉庫能更集中建設,在不影響消費體驗的同時,降低成本。

2。 生產成本低:科技的進步使生產工具更廉價,而且很多娛樂產品的生產未必是出於盈利目的,很多生產者只是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在他們看來製作影片和音樂的成本為零;再加上數字產品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的特質,使得很多產品的生產成本可以說就是零。

3。 資訊匹配高效:網際網路的高效資訊匹配讓在地理上散落的需求聚集形成可觀的市場;其次,推薦演算法降低了消費者的資訊搜尋成本,使需求和供給得以匹配。

在需求多樣化的基礎上,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逐步下降,多樣化的需求得以聚攏,當需求超過最小效益規模時新的利基市場就誕生了,眾多小眾市場的誕生成就了大大的長尾。

《長尾理論》對我更大啟發是對最小效益規模和邊際成本的思考。科技對生產力的提高主要體現為三種形式,創造新的產品、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而降低生產成本可以分為降低固定成本和降低變動成本兩類。大熱門的壟斷是變動成本下降的結果(邊際成本下降),長尾的出現則主要是固定成本下降的結果(最小效益規模變小)。

我的猜想是降低變動成本的技術造成壟斷,降低固定成本的技術創造競爭。由此引申出一個結論,降低生產的固定成本能緩解財富分化的問題。

具體的分析還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