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作者:由 巴啦啦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2-07-03

2021年各家大廠 AI Lab 的現狀如何?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一句話,名存實亡。」

具體怎麼講?

「拿著最高的職級,幹著永遠沒法落地的專案。」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評價機制、同行壓力,研究也「內卷」

提及國內頂級AI Lab, 首先想到的便是三巨頭BAT。

「達摩院半死不活、騰訊優圖淪落為內部演算法外包、百度AI Lab在Andrew離職後一蹶不振。」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還有位元組 AI Lab 直接變成業務中臺。

與國外DeepMind、FAIR、Google Research等實驗室對標,國內大廠的 AI Lab 真實處境又如何?

在百度研究院,研究員們僅僅是純粹做研究,沒有任何工程壓力。

考核就以論文數量和質量為KPI。純研究團隊規模較小,採取小而精的模式。

在騰訊,不僅只有AI Lab,還存在很多Lab。

總體上說,他們研究方面雖然會明確發表多少篇論文作為KPI,但是有很大的同行壓力。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新智元此前深度探訪的騰訊前AI Lab主任張潼表示,「對於內部考核指標,其實還是相對比較寬鬆,主要會關注paper的發表和產品的應用。」

阿里達摩院是以業務為導向的研究,不僅兼顧業務還得兼顧研究,相較於百度和騰訊,業務壓力比這兩家都大得多。

再來看位元組AI Lab,網友表示,「純粹掛羊頭賣狗肉,算是業務壓力比較小的業務部門。」

總之,國內大廠實驗室存在的一個問題是「評價研究員的機制」不夠清晰。

現在大廠不會再單純去比較論文數量,而是以「影響力」為指標。

論文數量不再僅僅是考核的指標,影響力也成為各大廠的評判研究員的標準。

但是影響力卻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最後還是依據引用量、論文數量、比賽獎項等標準。

此外,內部的同行壓力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比如有人一年5篇頂會,其他人就會使勁投,研究就逐漸變成了短平快的工作。

BAT這樣頂級實驗室正處於尷尬處境,同時國外AI Lab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但不管怎麼說,也是做出了許多劃時代的工作。

從AlphaGo到AlphaZero,再到AlphaFold,DeepMind的成果每一次都是學術界「海嘯級」存在。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前段時間,DeepMind開源了AlphaFold2,並公佈98。5%的人類蛋白質結構全部預測出來!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將其做成了資料集,全部免費開放。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還有Open AI的GPT-3在2020年可謂是紅極一時,能寫小說、與人聊天、還能下象棋等,被冠以最「全能」語言模型的稱號。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Google的語言模型Transformer和BERT,在產生巨大學術影響的同時也優化了搜尋和機翻體驗。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至於FAIR,一直憑藉PyTorch穩坐深度學習框架寶座,這期間暫未有引爆學術界的研究成果。

反思國內大廠,「不缺錢也不缺人,缺的是有遠見的領導者,無畏的決心和健全的AI工業體系。」

正如一位網友的經典總結,

「簡單來說,大廠需要的是大牛的光環,大牛需要的是大廠的經濟回報和資料資源,一旦不匹配就會好聚好散。」

大牛的光環沒了,大廠的未來何在?

AI大牛紛紛離職,網友道真諦: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其實,許多大廠AI Lab開始會打著「不做業務,只做基礎研究和技術積累」的旗號。

而事實呢?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對於高層/資本家來說,時間一長看到自己付出的投資並未得到回報,還面臨著落地,競爭對手等內外界多方面的壓力,就容易產生動搖。

對於許多科學家們來說,學術首位。

當兩者衝突無法調和時,互聯大廠這些AI大牛、首席科學家們離職再正常不過了。

最新的訊息便是,位元組跳動AI Lab總監李磊離職加入UCSB!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現在,位元組已有2位資深計算機科學家離職!

AI Lab總監李磊入職四年,論文引用量3000多次,2021年離職,入職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馬維英任位元組AI Lab主任三年,2020年離職加入清華大學。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滴滴:葉傑平加入滴滴五年,領導滴滴AI Labs兩年半,曾帶領團隊推進滴滴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的研發。

2020年離開滴滴,「希望去探索AI在其他領域的可能性。」此後,加入貝殼找房,擔任技術副總裁。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騰訊:張潼2017年出任騰訊AI Lab主任,2019年加盟創新工場,兼任科研合夥人,並出任港科大和創新工場聯合實驗室主任。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百度:2017年痛失兩名大將!「時代的眼淚」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圖為吳恩達與林元慶一起向記者介紹百度AI 技術,2016年

吳恩達(Andrew Ng):Google Brain專案創始人,2017年從百度研究院院長卸任,出任Woebot公司董事長。

林元慶:深入學習實驗室主任,百度曾喊出「做成國內最大深度實驗室」口號,2017年離職, 創立行業AI解決方案公司Aibee。

可見,大牛們離職後大多加入高校或工作室,對AI研究始終不離不棄。

科研人員迴流學校這一趨勢表明,即使是做AI研究,「也該把求職目標放在學校上,而不是覺得工業界Lab能作為永遠的家。」

也有少數像葉傑平這樣的加入另一家公司,留在業界繼續攻克業務技術升級。

AI Lab 定位失敗?

許多網友認為,對於目前名存實亡的國內Lab,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對自身定位不清晰。

商湯一位高階演算法研究員表示,

核心矛盾:國內各大廠對AI Lab的定位不清晰。

現狀:定位不清,內外界壓力大,夾縫中求生存,又要科研又要落地,處境尷尬。

有位網友認為,「時間再次證明,國內靠譜的研究院只有MSRA一家。」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我們又一次荒廢了巴別塔,但也埋下了光榮和夢想的種子。」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對於2021年各家大廠 AI Lab 的現狀,你怎麼看?

參考資料: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4765

41860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4765

41860/answer/2034696027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4765

41860/answer/2033466285

本文來自於新智元

全方位構建資料探勘能力,熱門行業真實專案實操,數十個實戰案例,內容包括 Tableau PowerBI Python SQL HIVE Hadoop SPSS 資料視覺化,資料探勘,面試題講解

資料探勘實戰專案訓練集合課 - 網易雲課堂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AI大牛紛紛離職!2021大廠AI Lab現狀盤點,網友:名存實亡

標簽: ai  Lab  大廠  離職  百度